做一件事不难,能一直做一件事就真的不简单!只有毅力超强的人才能做到,令人敬仰的康震老师就是如此。

从康震老师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送给肖战一幅国画开始,在微博上康震老师,每天都是发一到两幅中华传统诗文的书法作品,并配上“中华经典诗文,让我更有力量”。自始至终没有断更,就算偶尔一天没发,第二天也会补上,这样的毅力令人十分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庚子年七月初八这次,就是七月初九补上的,康震老师补的是明代诗人赵滂的《登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长的诗文,写的是黄山三十六峰中最高的炼丹峰。炼丹峰可能不怎么出名,但是在它身边的第二高峰“光明顶”,因为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而名冠天下。

诗中讲的是诗人自己游黄山,登顶炼丹峰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自己游览黄山的时间“当严冬”,目的“欲求昔人栖隐处”,随行人员“有高僧同”,路上所感“目已眩,心为忡”表达的一清二楚,所以这首诗个人感觉更像是一篇游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是游记性质,不乏其中有不少引人深思的佳句。像其中我最喜欢的那句“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这句诗非常有意境,不过需要配合着前面一句看。

前面一句是“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说的是诗人登顶炼丹峰后,看着昔日仙人成仙飞走之前留下的药臼遗迹。抚摸半天感慨道,真希望可以早点出生可以跟仙人在一起。这才引来下面那句关于李白的诗句,说是怜惜李白,其实也是怜惜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这句诗也是有出处的。李白曾经写过一首《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的诗,诗中有这么两句“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赵滂说的“李白升绝顶”说的就是李白曾经也登顶过黄山“伊昔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更明显,就是完整的李白诗句。“菡萏金芙蓉”是李白形容黄山石柱的形状,有的像莲花,有的像金芙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懂了康震老师发的这首诗,会感觉到一丝丝的仙气袭来。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登顶的诗人,如腾云驾雾般,站在峰顶看着仙人升仙,望着李白升顶吟诗,仿佛自己已与这大自然融为一体,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