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京剧《沙家浜》中,有沙奶奶这样一段经典唱段: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遭沦亡,尸骨成堆鲜血淌,满目焦土遍地火光。

这里的“八一三”,说的就是1937年8月13日发生在上海的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淞沪会战”,也称第二次淞沪抗战,以区别于发生在1931年1月28日抗击日军的“128淞沪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缘起与战略意义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日双方进行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是由国军主动发起的,意图把日军赶入黄浦江的战役,也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敌我双方一共投入了近百万大军,在上海地区进行了长达近三个月的残酷战斗,其中日军参战20万人,伤亡4万余人,国军参战80万人,伤亡30万人!更惨重的是,国军精锐在此战中损失超过60%!

从参战人数,战损情况看,日军的实力是远超国军的,无论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作战能力上,这也是国军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

此战国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将士用命、悍不畏死,不但使日军伤亡惨重,更是达到了战略目的,那就是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仅仅在上海一地,日军就消耗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强大意志和慷慨赴死的牺牲精神。

近期热演的,由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就取材于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壮怀激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谢晋元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军事与政治意义

淞沪战役由于国军损失较大,为了保持有生力量,蒋介石决定将主力部队撤至西线重新组织防御;同时,为了在11月6日九国公约的签字国会议召开前,争取最大的国际同情与声援,蒋介石又下令由孙元良的88师留下抵抗日军的进攻,战略目标是抵抗日军7天,把日军拖在苏州河北岸,然后结束战斗退入租界。

孙元良明白蒋介石的决策只是个为了博取国际社会支持的政治任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抵抗,感觉留下一个师损失太大,就决定以262旅524团一营为基础,组成一个加强营,由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中校坐镇指挥,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四行仓库以前为88师师部,这里有着充足的水和粮食,更配备了不少枪支弹药,于是,留下迟滞日军的一营,就把这里作为了主战场。

同时,选四行仓库也是另有道理。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是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一方面,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同时,由于是银行业的仓库,出于安全考虑,整个建筑物十分坚固,寻常枪炮根本奈何不了,是一个打狙击的好地方。

四行仓库,一个注定要重重的载入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史册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枪眼,这里的每一个弹孔,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记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都述说这中国军人面对强敌时的铮骨与铁血,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过程

1937年10月27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天空那短暂的宁静和街道上沉闷的压抑,压抑的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的日军,他们沿着被炮弹打得破破烂烂的街道,向苏州河方向进军;打破宁静的是正对日军前进方向的四行仓库里面喷射而出的愤怒的子弹!刹那间,猝不及防的日军就被干倒了十几个,其余的日军一看遭到中国军队的射击,急忙停止前进并仓皇后撤。

这部被中国军队攻击的日军,是后来的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先头部队。在遭受突然攻击后慌乱了一阵子的日军,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四行仓库进行研究,发现这个地方实在是太不好办了,中国守军真是选了好地方。

日军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和周边设施就可以发现,和其一河之隔的苏州河南岸是英美的公共租界,同时,在黄浦江上还有美英等国家的舰队一直在虎视眈眈。由于日军此时还没有与美英撕破脸皮,而且他们的战争物资还有赖于美国,因此,对于中国军队选择四行仓库作为据点,让日军不敢使用重武器,生怕炮弹越过苏州河打到租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再者,在离四行仓库不远的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东侧的苏州河边,还矗立着一个几十米高的巨大煤气包。万一炮弹击中煤气包,引起煤气爆炸或泄漏,势必会波及租界,会造成更大的破坏与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等进攻的日军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怎么办呢?那还能怎么办,硬着头皮进攻吧。进攻可想而知,虽然日军采取了两路夹击的办法进攻四行仓库,但由于中国守军火力相当猛烈,加上又是居高临下的打击,日军的进攻毫无意外的被击溃,这次又被打死了20多个。

四行仓库保卫战,日军的每次进攻都被中国军队打退。面对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日军因为不能使用重武器,实际上也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双方就这样处于胶着状态。

四行仓库保卫战战果

保卫战从10月27日开始,一直到30日,日军一直无法突破国军的防线,四行仓库一直牢牢地控制的国军手里。四天的战斗,国军牺牲不到10人,负伤30余人,而日军则遭受了死亡200人的代价,战果可谓辉煌。

国民党中央社对四行仓库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 ,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 ,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戏也 。”

谢晋元和将士们

撤离条件、过程

战斗的持续,让英美等国有点坐不住了,因为交战地点离租界实在是太近了,随时都有被炮弹击中的危险。于是,他们出动了,派代表要求国军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战。

蒋介石认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引起九国会议关注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反正上海也守不住了,也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牺牲,于是下令谢晋元率部停战,于10月31日撤到租界,计划与在上海西部作战的第八十八师汇合。

然而,谢晋元部的撤退并不顺利。当国军方面和租界达成撤离协议以后,侵华日军松井石根部从报纸上了解到了四行仓库守军人数的确切信息,原来只有区区的400多人,而他还以为有至少一个旅两三千的规模。现在看来,战时新闻管制非常重要的。

一向自傲的松井石根感觉被愚弄了,心理不平衡了。于是他就向租界方面施压,提出谢晋元部撤退可以,但到英租界后,必须全部予以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否则,日军将追杀到底。

英租界方面担心日军把战火引导租界,也不和国军方面沟通,直接答应了日军的无理要求。

而谢晋元他们还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在期待和88师本部会合后,再赴抗日战场。

实际上,谢晋元他们坚决不答应撤离四行仓库,要在这里和日军血拼到底!因为当他从孙元良将军处受命坚守四行仓库时,他已经立下了“殊死报国,誓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誓言。此时让他撤退,心理上难以接受,在淞沪会战期间,他们的部队损失了不少,这仇,还没有报,再说,原来给的任务是七天,现在才仅仅四天!

通知谢晋元部撤退的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没办法,因为他说服不了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不得已,只好由八十八师参谋长张柏亭出面劝说,据说,蒋介石还亲自给谢晋元发电报让其撤退,在这种情况下,谢晋元只好率部撤退。

作为激励,蒋介石给参战将士每人提升一级,并授予谢晋元与杨瑞符青天白日勋章。

怀着对敌人的无限愤怒,和对牺牲战友的无限哀思,谢晋元部撤到了英租界,至此,四行仓库保卫战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晋元将军

四行仓库保卫战对上海抗战的影响

淞沪会战虽然没有达到将侵华日军赶到黄浦江的目的,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从大战略上来说,中国方面的目标已经实现,上海已经守不住,再做更大的牺牲也将得不偿失,于是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实际上,这个决定对当时上海地区民众的心理是有很大影响的,一方面感觉被抛弃了,心里很是沮丧,另一方面,面对猖狂的日军,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也无可奈何,只盼有奇迹会出现。

突然之间出现的谢晋元部狙击日军的战斗,给上海人民极大地鼓舞,他们认为并没有被抛弃,还有国军在和日军做殊死搏斗!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再次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各种抗日后援组织行动了起来,将士们需要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被送到四行仓库所在苏州河岸边。白天有日军的炮火覆盖,无法直接送到四行仓库,夜幕降临的时候,守军花了数个小时才把市民们送来的食品、水果、衣物、药品等物资及一大袋慰问信拖到了仓库里。

谢晋元通过上海商会,要求美军帮助将送10名重伤员送出去治疗,美军随即协助伤员撤退,不幸的是,3名中国士兵在运送重伤员的过程中被地堡里的日军枪击牺牲。

四行仓库保卫战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四行仓库保卫战,不但使日军寸步难行,而且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谢晋元不愧是中国军人的骄傲,在紧张的战斗中,也没有忘记弘扬国威军威。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进驻四行仓库的时候,由于事情紧急,没有携带国旗军旗。要知道,在战场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军旗,能够给前线的将士们带来很大的心理作用,能够激发他们和敌人战斗到底的豪情。

于是,谢晋元就向上海市商会提出能否给他们送来一面国旗,他们想挂在四行仓库顶上,提振士气。这样的要求肯定要满足,上海市商会迅速做好了一面大国旗。但如何送到四行仓库,却是一个难题,因为前方战火连天,流弹横飞,想渡过苏州河把国旗送过去很困难。

但这个难题,被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给解决了。那么,她是如何做的呢?坊间的说法与记载各异,差别也大,我们看看杨惠敏在武汉发表的针对这个问题的《自述》:

“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要知道,当时杨惠敏才十几岁,她的壮举得到了四行仓库守军的敬佩,也收获了将士们郑重的军礼。

高高的四行仓库楼顶上,国旗升了起来。当杨惠敏问谢晋元今后的打算时,在场的军人望着迎风飘扬的国旗,齐声回答:誓死保卫四行仓库。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天亮时分,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

杨惠敏

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守军数字的来历

在给守军运送物资的同时,几位勇敢的记者也沿着守军堆积的防护沙袋爬行几十米,来到了四行仓库,并要求采访谢晋元。

由于谢晋元忙于部署战斗,就由机枪连连长雷雄代表谢晋元与杨瑞符接见了记者。在被问到守军有多少人时,雷雄说,我们有八百人!实际上仅有423人,为什么要说成800人呢,自然主要是隐藏自己的实力,迷惑日军,同时也给国人以信心。

关于这个问题,据记载,送国旗的杨惠敏也问过这个问题,谢晋元回答说:800人。而营长杨瑞符回忆,所以战士,包括被送出治疗的伤员都被要求,若外界问起仓库中还有多少守军时,统一回答说800人。

谢晋元根据原524团的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交给了女童子军杨惠敏,由她带了出去。

实际上这个名单也不算完全伪造,因为在淞沪会战初期,524团的参战人数确实在800左右,经过近三个月的战斗,有近半将士牺牲沙场,这个名单也有纪念他们的意义。

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试图破门的日军

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那些英雄壮举

穷凶极恶的日军打不下四行仓库,因为对租界的忌惮外,也和守军的拼死抵抗有关。据记载,为了阻止日军工兵试图破坏四行仓库大门,有守军士兵把多颗手榴弹绑在身上,拉响手榴弹后,勇敢地从楼上跳入日军中,与日军同归于尽,当场炸死日军20多人。

谢晋元与保卫战英雄们的结局

按照日军与租界达成的协议,撤到租界的国军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要求交出了武器,然后被集中安排在一处环境很差的地方,史称“孤军营”。

最为不幸的是英雄谢晋元的牺牲。日军将谢晋元视为眼中钉,就授意汪伪政权的76号除掉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76号派兵痞混入租界,趁谢晋元不防将其刺杀,年仅37岁!抗日英雄没有死在战场,却被敌人暗杀在租界,痛哉悲哉!

其余幸存的将士们也各自经历的不同的遭遇,有的被日军抓走,有的牺牲于租界,有的因为不愿打内战而解甲归田。

无论如何,他们英勇抗日的壮举,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985年9月,四行仓库被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批准为抗日纪念地,供后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