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当个男人有多苦?

1. 上高中时,因为是男人,所以随时要为了集体荣誉牺牲掉自己微不住道的个人利益。

2. 上大学时,因为是男人,所以要帮女同学扛箱子,要帮女同学干重活,最主要,这女同学,最后还不是你的女朋友。

3. 工作了,因为是男人,就算生活再艰难,对家人还是报喜不报忧。因为是男人,就要努力变得强大,靠自己给首付,靠自己赚大钱。

谈恋爱,还不能在另一半年前表达自己的软弱,因为软弱等于在示弱。

结婚后,是父母后半辈子的依靠,是妻子下半辈子的钱包,是孩子前半辈子的榜样。

做个男人真的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衡量一个男人的方式简单粗暴:能力是否到位?资源是否齐备?

有资源、有钱、有身高还长得帅,这叫高富帅。

没资源、没钱、有身高长得帅,这叫小白脸。

我们这些没有父母可以靠,没有富婆可以找的普通人,好像除了自己奋斗没有其他的途径。

但是很少有人想过,如果一门心思的蛮干,可能一辈子也发不了财。

学习有效并且能实施的投资原则,才能更好让你摆脱财务上的窘境。

年仅6岁的巴菲特在那年圣诞节收到了一个礼物——镀镍的钱包。

这个钱包成为了巴菲特当时最珍贵的财产,更让他发现了赚钱的乐趣。

因为有了钱包,于是他可以把家长给的零花钱存起来,这样他就有了一笔启动资金。

靠着这一笔钱,他能从爷爷的杂货店以25美分的价格批发来6罐一包的可口可乐。

然后小巴菲特把这些可乐拆散,以每罐5美分出售,这样他就能赚5美分,这5美分可是20%的投资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投资回报率更高,也为了让赚钱的途径增加。

小巴菲特在家门口放了一张桌子,向每一个过路的人兜售自己的商品。

在每个周末,他还要去当地人最多的橄榄球场兜售自己售卖的爆米花、花生和汽水,这也让小巴菲特的钱包变得“胖”了起来。

那时候的小巴菲特还没有喜欢钱,他只是喜欢这种与人打交道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时的小巴菲特家遇到了经济大萧条,他的父亲工作丢了,存款也因为银行倒闭清0。

虽然巴菲特的父亲很快振作起来,带着家庭渡过难关。

但那时候巴菲特就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变得非常、非常、非常富有。”

巴菲特从未停止过这个念头,也是在这种力量驱动下,他在12岁就研究股票,高中毕业时就积累了9000美元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认为自己爱钱,但是你却从来不想怎么赚钱,才想到一个也许能赚钱的点子,不想怎么行动,就先想放弃。

钱就和女人一样,你都不在意它,还指望它能来投怀送抱?

高中毕业的巴菲特,已经成为了一名投资的能手,

这时候的他甚至想为了投资放弃大学的深造,不过在他父亲的力劝下,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

这时候巴菲特的聪明才智一览无余,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那时候的巴菲特头脑灵活,喜欢经商,也喜欢股市。

但没有经过详细学习的他,和大多数散户一样,也只是看图表,做技术分析,猜股价趋势,到处打听小道消息,追涨杀跌。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股民,靠着聪明没大赚、也没大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50年大学快毕业时,巴菲特读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著《聪明的投资人》,茅塞顿开,原来真正的投资之道是价值投资。

他投身到格雷厄姆门下成为了研究生。

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巴菲特终于学会了什么叫科学的投资。

他依靠科学的分析,减少主观的判断。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在研究生毕业时,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从大学毕业时的9800美元激增到14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件事十分了解,但是是真的了解吗?能够提出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判断吗?有相关原理能够支撑判断吗?

如果一件事能成功那是侥幸。

如果知道内在规律,然后成功,这就是可复制的经验。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选择离开纽约,他怀揣着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投资知识,以及家庭的金融背景还有朋友们的支持,成立了投资合伙企业。

成立企业没多久,巴菲特如鱼得水,也赚得盆满钵满。这时候年轻的巴菲特有点飘,对自己的投资理论产生了过度的自信。

但很快巴菲特就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过度自信,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纺织的控制权。

当时的巴菲特很清楚纺织这个行业没什么前景,但因其价格实在很便宜而受其引诱,他觉得自己肯定能获利。

但是,这纺织厂让巴菲特失望了,即使持有时间长达20年,巴菲特依旧没赚到钱。

最后只能割肉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研究表示:95%的人都会觉得开车水平超越他人,但是其实这比例只有50%。

人总是会过度相信自己以前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些主观判断,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