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字意上来说:““只是单纯的事物描写,并不带有任何的感情因素,比之“迟”、“末”之类的字 ,无疑更加中肯,其是一种包含着特殊含义的历史时段。

而唐、明、清三朝在立国时间上延续近三个世纪,血统一脉相承,并不像汉分东西、宋分南北、元朝短祚。况且在这几个朝代晚期,相较于汉、宋、元等等都表现得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唐

通常我们把唐宪宗元和年间之后称之为晚唐,大约是公元九世纪初到公元十世纪初,唐朝的最后一百年。

这一段时间内,先有宪宗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全国再次一统,虽然表面,但在当时来说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之后各种治世更是接踵而至:会昌中兴、大中之治、昭宗改革,再加上当时“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大家提倡复古运动,文学风气上也焕然一新,丝毫看不出末世之象。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虽然内党争不断、宦官弄权;外藩镇割据、边境收缩,但是除桀骜不驯的河朔三镇之外,其他藩镇对于中央的归属感还是比较强的,有点类似于周朝分封制度下,天子号令诸侯,诸侯遵从王命,毕竟威权尚存。

以藩镇为助,神策军为骨,以此维护中央政权的威严,政治无法斡旋还可以倚靠军事,东南财赋源源不断,度支和盐铁系统的强力运转,保证了帝国经济的命脉,经济稳,则军队盛,军事强则威权高,直到黄巢起义后朱温崛起,迁都洛阳之后,这种平衡才彻底瓦解。

晚明

晚明的时间节点通常认为是隆庆之后。彼时开关,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据统计,隆庆开关之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三亿三千万两,这一举措,大力的刺激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国内的丝绸、茶叶远销海外,同时为了应付庞大的海外贸易,造船业也有了蓬勃发展。加上万历前十年安定的国内环境,经济繁荣得无以复加。在彼时的南北两京、苏杭二州等一些 大城市生产关系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小农经济(佃户或者奴隶)到出现一定的工商业,滋生众多手工作者,生产关系一部分已经转化为雇佣,这是社会进步明显的表现。

同时为了解决当时市民阶层的精神生活,小说书刊开始流行:《金瓶梅》、《西厢记》等主流小说读物应运而生,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南方仍然保持着这种安定富足的社会形态,丝毫看不出末世之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清

而晚清,我们一般认为咸丰之后,同治、光绪(慈禧)统治的近半个世纪。彼时国门洞开,列强肆意侵占中华国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救亡图存。于是在著名学者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指导下,洋务运动应时而生,形成了中央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等实权人物主导的一次改革运动,打下了近代工业的基础。

所以晚唐、晚明、晚清相对汉末、宋末、元末的乱局有本质区别,同时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虽不乏内忧外患,但总体可控,社会生机勃勃,丝毫看不出末世之象,故而称“晚”不称“末”。

已故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在《是谁误读了晚明史》这一期讲座中,也明确提出了此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