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娴

如今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整个家庭系统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妈妈因为身体原因以及繁重的家务而无暇顾及“大宝”,爸爸可能因为家庭结构的改变承担了更大的经济压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仅有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二胎宝宝身上,结果大宝偏偏不省心,各种状况不断,令父母头疼不已。

江先生和妻子有个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年初他们又刚刚生了二胎,是个女孩,凑了一个“好”字,全家人都很欢喜。

没想到,最近几个月来,儿子变得很反常,处处粘人,吃饭让人陪、写作业让人陪,睡觉让人陪,这些都是他自己早已习惯独立完成的事情,现在却都要人陪。不仅如此,还越来越不听话,动辄发脾气、摔东西,而且不能说,越说越厉害,大喊大叫,甚至咬自己的胳膊。

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令人堪忧,一向比较守纪律的他,竟频频跟同学打架,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完成,成绩大幅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些现象,是在父母生了二胎之后,父母关爱的侧重点都向“二宝”倾斜,“大宝”感到被忽视心理失衡所致。表现出来就是求关注、易发怒、情绪焦虑,甚至通过攻击自己和他人来宣泄情绪。

这个案例中儿子对妹妹有明显敌意,他认为是妹妹把父母从自己身边抢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这让他很不愉快、不习惯,没有安全感。结果其情绪和行为均出现紊乱表现,比如行为上的退化、幼稚化倾向,容易哭泣,乱发脾气,模仿婴儿以博取父母的注意和陪伴。

当大宝出现这些情况时,父母要反思以前的教育方式。

曾经的过度保护

在大宝是独子时,父母有没有对他过度的保护和照顾,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被过度关注的养育模式。突然因为二宝的到来,父母的注意力一下子撤离和转移了,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受不了,情感上甚至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不安全性依赖

原本的亲子依恋关系就是属于不安全型依赖,那么本来孩子得到的情感支持就不够,这时候又多了一个孩子,爱就更不够分,从而表现出嫉妒和消极心理。

不管出于上面哪种原因,都是教育方式不当所致,父母要积极改善。任其发展,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心理危机,同时也不利于家庭和谐。大宝已经上三年级,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调整家庭教育来改善。

01 情感上支持和沟通

如果只是因为孩子的不合理认知造成了情绪上的波动,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去跟孩子谈,告诉孩子父母对于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大宝也是被从小婴儿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养育起来的。多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沟通,而不是一味迁就大宝一些退化的不合理要求。同时要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和接纳的时候,更容易缓解情绪问题。

02. 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能力

帮助孩子通过语言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训练孩子在出现问题和冲突时怎样缓解压力、控制情绪,更好的表达自己,去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其实“危机”也可以看作是“转机”,如果能从积极的角度帮助孩子成长,孩子也可以从中获益。孩子在家庭系统里学会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把这个本领延伸到家庭以外。

03.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当大宝出现激烈情绪时,父母要有同理心,要尽量保持冷静,认真聆听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他的生气和不满意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多一些耐心,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再进行家庭交流。同时,积极帮助孩子拓展新的兴趣点,开阔孩子的成长空间,让他把注意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父母要明白,原来的独生子女,他们曾经得到了家庭全部的关注和爱,处在高度的兴奋状态中,被宠溺,依赖性强,所以一旦面对挫折,情绪上的起伏也会更大。所以大宝和一出生就身在多子女家庭的二宝是不一样的,大宝在心理的需求和转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如果消极地压抑那些需求,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

作为父母,不只是生养,更要懂得正确的教育,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文:安娴,欢迎关注@安娴,您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