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都说好人积德行善,长命百岁,这算是内心对于行善积德的一种渴望,同时也是一种内心对于有爱的人对于善良的人一种保佑。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一旦任用了奸臣的后果就是:有的祸国殃民有的败坏军纪。如果在国家多难之际奸臣排斥忠良,制造内讧致国家倾覆之际,奸臣或许投敌卖国以至于鱼肉百姓。贪污受贿更是奸臣普遍的特点。

怎么来判定谁是奸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王朝也积累了一些办法,就是在选拔任用官员的时候,往往要察言观色来辨别:

第一,从性格上看,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忠臣显得头昏脑胀,奸臣精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胡惟庸的性格相当犀利,而且精致,懂得如何取悦朱元璋,同时在打击异己的时候更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这就是说性格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也决定了在官场上的命运。

第二,从气质上说忠臣往往是刚正不阿,讲原则;而奸臣只有利益而没有立场,在立场上左右摇摆,一旦有利益触动的话,马上丢失立场;

第三,从痣相上看忠臣眼光远大;奸臣只顾眼前

第四,从接人待物上看忠臣爱惜人才;奸臣喜爱打小报告儿

第五,对待君王的角度来看忠臣能够直谏;就像李世民身边的魏征就是直言敢谏,喜欢给皇帝提意见;奸臣就像铅球,不提意见,反倒是一天到晚唱歌儿打马虎;

第六,从相貌上看,忠臣比较谨慎,正气。奸臣比较狼顾。什么是狼顾?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把头向前转180度,像狼一样向后看。奸臣多是贼眉鼠眼,这一点影响最大的就是戏曲里边儿的面谱化。人的面相确确实实可以判定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以及性格和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了解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儿,要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接触,依然未必有把握判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人很会掩饰自己,像我们经常说的很会表演。性格和相貌却是无法掩饰的,如果拿相貌来判定忠奸是没道理的。但是可以通过相貌窥探一个人的内心的基本想法。如果一个让人一见就生厌的獐头鼠目的人,怎么可能讨到好感呢?

气质和接人待物以及对待君王都是可以掩饰的,因为非主观的可以经过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什么样儿才能代表一个奸臣呢?真有一些奸臣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一,相貌出众,仪表堂堂,长了一张非常诚实的脸,给人一种安全感,信赖感,这是奸臣起码的一个条件。当然了,也有个别的奸臣相貌差一些,比如说王莽就是其中一个,它属于一个特例。史书里记载王莽长得特别难看,但是其他方面的长处弥补了他的难看。

和珅长得非常惊人一表人才,而且武艺精绝。

第二个特点绝大多数的奸臣才干突出,能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儿,奸佞之徒,没有一个是笨蛋。人要坏他也需要能力和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就是多才多艺。古代有很多的奸臣有的写字儿写得好,有的唱曲儿好,有的诗歌辞赋不得了。清朝的和珅的字儿写的就很好,同时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一个诗人,和珅的诗写的也不错,能和皇帝一唱一和互为师友。

第四善于表演,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口才相当的好。秦末的赵高精通秦律。北宋的蔡京大名鼎鼎的画家;南宋的秦桧颇具文采;明朝的严嵩书法造诣很高。所以说真的难以判别啥叫大奸似忠!

这些人以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君主的忠诚和信心,并且可能归功于一时的善行,这种善行使得他们从上而下得到一种认可的感觉,然后他们可以占据高位,继而伤害国家。如果他们在半途死亡,他们将没有机会实施各种诡计。

中国古代的忠奸之辩,往往成了狗咬狗的一个政治斗争,最可悲的是,被排斥、被清洗的所谓奸臣,很可能只是一个忠臣。宋明忠良的命运已经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总之,忠奸之争耗费了中国古代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奸臣出来,由此看来的忠奸之辩真的是一个无解的一个问题吗?

被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非常奇特的一个现象,就像隋炀帝和唐太宗几乎是同时代的人,隋炀帝手下没有一个忠臣,而唐太宗手下没有一个奸臣。绝大多数情况下隋炀帝和唐太宗手下的官员确确实实是有很大的差异。并且隋炀帝的奸臣投降起义之后到了唐太宗手底下就变成了忠诚。

比如说隋炀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裴矩,他给隋炀帝出过两个馊主意

头一个馊主意就是远征高丽,这属于国家战略的问题,未必能够上升到奸逆的高度。但是连年的战争,大伤王朝元气,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间接的就成为了隋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个馊主意有悖人伦。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长期赖在江都就现在扬州不走,隋炀帝身边有很多御林军的官兵,他们离家很久了,想念家乡的妻子,以至于军心浮动士气不稳,逃亡的事儿接二连三发生。

隋书里记载了裴矩的馊主意“咱们都在这儿住一两年了,官兵都是孤身一人长期漂泊在外,怎么也得找一家室。”隋炀帝一听这主要好。所以,裴矩被派去到处抓寡妇未婚少女,尼姑也抓了很多,让士兵可以自由选择。 士兵感谢裴矩。 但是,江都的人民受到蹂躏。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记载隋朝亡国后,裴矩转头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之一。有一天唐太宗想考察一下朝臣是否奉公守法,私下就拿出一部分钱财向官员行贿,如果官员拒绝接受的话,将委以重任,否则的话是将会严加处罚。

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有些官员确实没有扛住诱惑。唐太宗大怒要求严办。裴矩得到消息后,就赶紧劝说李世民“为例受贿,罪成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现于什么?”这不是“钓鱼执法”吗?谁能扛得住这么大诱惑呀?这不是用道德来引导吗?后来唐太宗认为裴矩说的对,就奖赏了裴矩。裴蕴在隋朝的统治下和在唐朝的统治下,简直判若两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

史学家司马光给了一个很好的论述“古人君明臣直。”裴矩奸于隋而忠于唐。司马光提倡“君明臣直”这一观点,以臣子中间转变为契机归于皇帝的好坏,这种观点很常见。在一个好的制度内,坏人都变成好人,在一个坏的制度内,好人也会变成坏人。所以品德低下的君主,是奸臣产生的一个内因。纣王坏,夏桀坏、周幽王坏、隋炀帝坏,为什么这么多帝王时期有那么多奸臣,前提是帝王自己没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如果皇帝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好,满朝大臣也会绞尽脑汁儿谋划安邦治国之策。“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只要皇帝励精图治,根本就不会出现奸臣,相反的皇帝的昏庸无道,奸臣就会层出不穷。

但是只要实行皇帝制度,就难免会出现昏君,皇权至高无上。废除皇帝独裁的体制,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让坏人不敢为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但这又绝非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所能够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