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伟大,不愧为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在他任总参谋长,就用它宏远的眼光,要求军委,国防部,组建中国强大的机动战略兵团,来应对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真正做到海陆空立体防御,积极防御在海空上,要求拒敌于国门之外,主建外海空防御联合体系,至今我国的防御体系还是按照粟裕将军提出的观点精神来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豫东战役是粟裕率领华野外线兵团发起的,之前没给其他部队分派明确的配合任务,但打着打着山东兵团,苏北兵团,中原野战军都扯进来了。这些部队不受粟裕直接指挥,更不了解粟裕的整体战役计划,是被动参与的。能出多大力量配合,能配合得多好,就看各部指挥员自己的态度和能力了。

粟裕名义上是华野副司令,但当时华野分成四块,各部只会战略配合,无法战役配合。跟中野的配合就更差。陈士渠有肉吃,当然积极。许光达本来就不服粟裕,山东兵团又没有什么好处,阻援的积极性自然不可能太高。但不积极是不积极,不能说他就是见死不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都没想到黄伯韬,胡琏会那样积极救援,也没想到一贯滑头的邱清泉突然发力,都没想到的。但相比力量弱小的苏北兵团和不是一个单位的华野,山东兵团有能力阻击却没有,自然更受人指责。正是有了豫东的教训,加上后来的济南战役许光达又闹了回脾气,等到淮海战役许光达就下课了,才有淮海战役是华野高效的配合作战。但这边华野内部理顺一点了,转背陈士渠又给中野邓政委一个冷脸,共军的山头问题真不是那样好解决的。

有人说豫东战役是败仗,伤亡大。豫东战役前中期大胜无可置疑,后期基本全身而退。整个战役歼敌9万,自己伤亡4万,确实是粟裕大将指挥战役之中我敌伤亡比例较高的,但换了其他人指挥,这个结果毫无异议是大胜。只是我们习惯于粟大将的神仙仗,不自觉地提高了期望值,才觉得不太满意。从结果看,这场战役确实把中原国军打怕了,随后的济南战役打了8天,中原几十万国军竟没人敢去救援,坐观14万济南国军被全歼。

解放战争中真正敲响蒋家王朝丧钟的粟裕,之所以有林彪粟裕谁是解放战争第一战神争论不休,本人有以下浅识:第一林帅资历老,虽然歼灭蒋军人数同粟不相上下,但从战略地理位置来看,粟打的是掏心战,林打的敲边鼓,林使蒋军元气大伤,粟使蒋军再无翻身的可能,彻底断了蒋军的生路,至于打仗的指挥技巧,后人自有公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毛主席评价中,横刀立马彭大将军,世界头号美国称其为战神,苏中七战七捷,每一战毛主席都写一首诗。解放后接待外宾时说,我的战友最会打仗是粟裕同志,没有见主席对林彪的评论,有一句评林彪只是小学生,观彭总经历打的仗是最全面,朝鲜战场,可谓恶仗,苦仗,延安战场2.5万对胡宗南30万可谓智仗,百团大战等。

粟裕打仗特点以弱胜强,四面皆敌黄桥战役,苏中七捷,淮海战役,林总特点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打,从平型关到横卷大半中国,多以优势兵力打仗,我相信就算大将级别的人都能完成的任务,但想以弱胜强相信大部分不能做到。

元帅更多是讲的体系,也就是方面都要兼顾到,陈毅元帅从战斗值(消灭敌人数量来说不多,但新四军体系需要有个代表入帅),同时评军衔肯定会攀比,所以用粟裕做大将之首,萧克做上将之首来平息其他人的攀比怨气。粟裕一直在陈毅扶持之下才能压制统领华野诸将,未做过方面年主帅是硬伤。几辞主帅(华中、华野),也是没有当仁不让的底气。

我非常尊敬粟裕同志,他战功卓著,勇于负责,又谦虚待人。粟裕从来不在元帅的名单上,要让也是让大将,真正让的是当时华野的一把手,因为他怕自己资历不够压不住场子,因为新四军太复杂,都是当年各种游击队出身。粟裕毕竟只是方面军双代,大军区副职,总参那会也和现在不同,隶属国防部下属单位。比起十大元帅的军内地位粟稍微差点,放大将里又比别人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主席委员这些都是虚的,四大高层都支持你,哪怕林这么一个中央委员战时都能指挥四个政治局委员,这就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区别,战争时期怎么有利于取得胜利怎么来,战争时期看能力; 和平时期怎么有利于分配好各方的利益叫各方大佬都没意见怎么来,和平时期看地位。简单说就是粟裕要评帅,先要独立领导大军区才行,豫东战役是他独立领导的,可惜战绩不理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