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不足之处,就是过高估计了孙刘联盟。关羽的战败清晰的表明了东吴的立场,三足鼎立,可以,统一,不行。因此,阻碍统一大业的第一因素,恐怕不是曹操,而是孙权。攘外必先安内,联盟内有个人不想让你得势,那你就只能先除了他,这个刘备看的很清楚。刘备在战略上是一流的,而在战术上,犯了一些致命的错误,也有可能当时确实不具备统一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孙权方面的选择太简单了,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坚守,待以时日,便可反胜,况且还有曹魏支持。对比一下朱元璋的时代,当时陈友谅是老大,迫不及待的想击败朱元璋,而朱元璋反败为胜,一枝独秀了。照此看,刘备成功可能性极小,孙权以劣势的地位,不可能跟他速战速决,必然是持久战,而且有打持久战的纵深,刘备无论如何,在战术上都难以抉择。

夷陵之战时,曹魏的确是内部不稳,实际上从曹丕死后魏明帝继位一直到“高平陵之变”,曹魏政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稳当过。但,曹魏内部不稳不代表魏军没有进攻的实力。而陆逊大败刘备后,正是因为曹魏进兵东吴的意图明显,才迫使陆逊停止追击刘备而返身备战,可以说曹魏的行动是陆逊撤兵的主要原因。当然,赵云领兵提前到达永安(白帝城)也是增加了吴军继续追击进攻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可笑的是非常多的人认为赵云率军到达白帝城不算在“夷陵之战”这场著名战役的一部分。所以,很明显:曹家是想在这场“鹬蚌相争”中“渔翁得利”的。而刘备之所以能在白帝城托孤,不是他指挥的有多高明或战术有多精妙,而恰恰是他应该感谢曹魏的军事行动,和一直反对他出兵却最终来援的赵子龙。

就当时的局势,东吴集团第一种选择,北伐,但难以取胜,且即使与关羽共同出兵也难以颠覆强大的曹操集团;所以孙权选择与关羽共同出兵,没有益处。第二种选择,孙权按兵不动,关羽无论有没有被徐晃击败,都不至于赔光老本,失掉荆州,那么对孙权来说,处在上游的荆州兵,依旧是可能势如破竹,并且难以消灭的存在;所以不白衣渡江,孙权集团危如累卵。

第三种选择就是朝十分空虚的荆州下手了,两面夹击可保证关羽插翅难飞,堵住夷陵可阻挡益州援兵,拿下后建立完整的长江防线,可扬长避短,东吴固若金汤。所以孙权拿下江陵才是正确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权其实不是割据守成派,一方雄主的他也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前后北伐十余次,是陆战太差的客观因素才使北伐毫无成果,而占领荆州可保江东大本营无虞,保全自己才是以图发展第一步,就单对东吴集团来说,孙权非但不鼠目寸光,反而目光长远,睿智英明。

刘备伐吴是纠正诸葛隆中对战略蓝图很关键的一步,隆中对的战略蓝图,是建立在盟友关系牢固的前提下。东吴孙权,是个根本毫无道义可言的奸臣,不但没有任何复兴汉室的政治抱负,而且还是个反复无常自私自利的小人。蜀汉全力攻打魏国,魏国只要许些城池土地,东吴就会马上反水偷袭蜀汉。这种盟友在身边,是没办法成功伐魏的。

曹丕篡汉,内部不稳,魏国内部动荡,却在边境沉兵防止蜀吴来袭,这正是一举灭吴的好时机。只要蜀汉动作够快,完全有机会消灭东吴。可惜诸葛不愿意承认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不但在舆论上给刘备制造压力,还多方节制了东征兵团实力。而且荆州的作为东吴的战略缓冲区,战略纵深太大,刘备一鼓作气也没有冲过夷陵。

就算陆逊不去夷陵,刘备打下了整个荆西荆南,他还是要面对东吴军事重镇长沙江夏,后边还有庐江柴桑。东吴沿长江从西到东,排布了他们所有的军事要地。想快速突破这条防御链,没有天纵奇才的计谋,是万万没办法的。刘备虽然在临阵的军事指挥上很有造诣,但是并不是这种奇才,可惜法正走的太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刘备自知命难久矣,打算尽快再用一次兵,进一步打开局面。而汉中初定,不足以用来做根基北伐,就算小胜也难以保住胜利果实,最多像后来诸葛亮一样,趁战胜掠夺一些人口。而出兵江东就不一样了,有可能一战而定,然后就可以与曹魏南北平分天下,试想如果诸葛亮有富庶的江南为后方,从合肥一线出兵,那一统天下未尝不可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