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南方多地进入汛期,一些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然而,安徽省内一个小村庄却能顽强抵御汛期,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要介绍的这个地方名叫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宏村能够规避洪涝灾害的原因,还得益于整个村落的设计形态。

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经过多次改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村庄坐北朝南,古宏村人为防火瀼田,设计了一个牛形的村落,建造出一套独特的人工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子的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村子里鳞次栉比的房屋,就好比是牛的“身子”;村中央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命名“月沼”,之所以挖成半月形,是取其“花未开,月未圆”的寓意,这里如同“牛胃”;村南面是人工开凿的水渠,叫南湖,是“牛肚子”;贯穿每家每户门前蜿蜒流淌的水圳,是牛的“肠子”;最后村中有四座古桥,就是四条“牛腿”了,正所谓“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从空中俯瞰,宏村就像一头巨大的牛,俯卧在青山绿水间。

为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宏村很好地避免洪涝灾害呢?秘密就在于利用自然的地势差。宏村自北向南地势落差较大,从北边的西溪河处开挖兼备灌溉和泄洪功能水圳,引水入村,因为水圳是沿着每家每户门口修建的,正所谓“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这也算是古人使用的纯天然“自来水”了。接着河水顺势流入村中央的“月沼”,形成一个小蓄水池,雨水多的月份可以削减洪峰、降低径流流量,雨水少的时候又能够缓解干旱。从“月沼”流出来的水源最终汇聚到“南湖”,“南湖”同样是一座人工蓄水池,在它的边上聚集着大量农田,取南湖水直接灌溉。

源源不断的活水让整个村子都流动了起来,那么这么精巧的水系设计究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智慧的女人——胡重娘。据传,胡重娘嫁入宏村后,便开始对整个村子的地形进行考察,历经10年,利用地势的落差,终于将西溪水引村入户,并开挖了“月沼”“水圳”和“南湖”。由此,牛形村落的人工水系初步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村子除了牛形水系结构,还有另一个防洪秘密,就隐藏在每条青石板的小路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宏村路面上石板和石板之间有着明显的缝隙。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石板缝隙快速渗入地下,不会造成路面积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因势利导,人与自然和谐正是长久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