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听到别人说:“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在学生时代中广为流传。虽然是这么说,但都是作为一种调侃。我想其中的难处,也无非就是日常的学业繁重,再加上无穷无尽的背诵,背了忘,忘了再背,可以说是至死不休(确实是夸大其词了)。但总归还是有不少美好的回忆的。

期终

之所以会先提到医学,法律这两个专业,因为这两个经常被人拿来说事(还有点让人挺无奈的),但今天我要讲一讲土木工程专业,一个传统到不能在传统的工科专业,从入学到毕业到工作,其中不知道隐藏着多少辛酸。

提到土木工程专业,我想大家也都会调侃一句,“提桶跑路啊”,“桶已经买好了,准备跑路了”。玩笑中透露出不堪回首的经历。

1.做这一行,意味着你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长期待在工地上(说好听点是待在项目上),一年到头来没有周末,没有法定节假日,还好有一个春节假期,我想如果不是老板们要回家过年,可能春节假期都没得休息。可能连续几个月待在工地上,住着简易临时搭建的房板屋。遇到工期紧张的时候,早上六点起床,天天加班到晚上十点以后,没有休息过一天,回到住宿的地方,累的不能行,手机都不想玩,只想静静的躺着。这个时候也最怕打开朋友圈,因为每一天都会看到以前的朋友在朋友圈晒着可口的饭菜,又或者分享自己最近旅行的美景美照,转眼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天下来灰头哭脸,衣服鞋子更不堪入目。简直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赶紧退出朋友圈,期待睡个好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做这一行,意味着你没有美好的爱情。

施工与爱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做这一行没的说都是跟着项目走,没有固定的城市,没有固定的住处。在下刚到工地第一眼,就断定这地方不可能接女友来玩来住。 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机械轰鸣,满地都是光着膀子的工人走来走去。吸进肺里去的除了臭气就是粉尘,板房里跺跺脚整层楼都能听见,怎么会忍心自己女朋友来到这里看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还有,因为完全没有休假,只能在晚饭后抽空打打电话,有点矛盾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解释,慢慢的感情就会淡了下来。虽然说男女朋友交往过程中没必要整天见面和打电话,而在工地上可能半年都不会见一面,可能在某一天自己就变成了前男友都不知道,这里丝毫没有夸张。

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毕竟毕业前已经有了女朋友,虽然说不一定长久。但想想那些大学期间一心求学,并没有找到女朋友的,毕业后就匆匆的来到了工地上,那才是真的真的痛苦。在这里你几乎见不到女的(同龄的女生那是想都不要想),偶尔会有一个女的项目员过来,也只能用来养养眼。卖饭的阿姨一定会是自己见到最多的女的了。

然而还不够,家里安排的相亲都不一定有机会见面,即使见面了,当提起自己日常的工作时,我想就没有后续了。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日子更不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做这一行,意味着你会陷入无尽的懊悔

大多数男生刚毕业时斗志昂扬,想要奋发图强,想着三总五项,干一番事业。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整天每日每夜的工作,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哪里。我想要朝九晚五有双休的工作,我渴望能有自己的生活,转行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那段日子,我每天回宿舍只有一件事,就是上网各种搜转行,搜转行行业,搜转行途径,越压抑搜的时间就越长。

过年时还参加了同学聚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占了一半,日子过得那个舒坦就别提了。剩下在设计院和房地产公司的也是春风得意。几个当年同宿舍的好兄弟出于好意,纷纷过来介绍去其它单位工作的机会,当时那个屈辱啊至今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做这一行,日常所见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由于大学生近年来的迅速贬值,投身施工的毕业生,尤其是大学本科生数量与日俱增。就连清华和同济这种传统的土木名校每年被施工单位骗进去的也不在少数。当然,进去的虽不在少数,但是能留下来的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在我看来,是进入施工单位的大学生,没有不后悔的。但劝阻大学生进施工单位,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一句话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师弟向我咨询施工单位的事,我无一例外的规劝他们不要搞施工,但每每都是被怀疑成别有用心的人。师弟们倒反过来向我夸耀他们有多么多么能吃苦耐劳,如何如何踏实。希望以后干几年转行,或者当个项目经理就出头了之类的。唉!

可惜,师弟们的决心和能力神马的都是浮云,但凡到了工地,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一年半载,没有不后悔的,最后无一例外是哭爹喊娘的要辞职。

都说工地如何苦,但是年轻人总是不理解,觉得自己能忍受恶劣的环境,能接受低廉的报酬,这就是所谓的能吃苦耐劳。但是以在下的观点来看,工地最苦的就是没有盼头,只要你呆在工地一点,那些苦你就得咽下去,干一辈子施工就要吃一辈子苦。这不像军训或者下乡体验生活,咬咬牙就能挺过去,这是一辈子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