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如何能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好的地位,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要识时务者为俊杰,站好队便可以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多的好处。而站错队就会面临很多的损失。例如在二战时期匈牙利曾经就因为站在了德国一旁,因为这次站错队而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国内遭受了战火的袭击损失惨重,与匈牙利不同的是保加利亚在二战时期就做出了很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加利亚为了报仇便选择加入了德奥的阵营之中,在战争初期的时候,德国和奥匈帝国在东西两个战线接连告捷,保加利亚也将宿敌塞尔维亚打得连连丢盔弃甲,然而到了战争中期的时候,保加利亚的战事却变得特别不顺利,最终1918年的时候奥匈帝国崩溃,德国只能求和,英法集团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个情况之下保加利亚只能选择了自救投降。1919年保加利亚被迫签署了《纳伊条约》,并赔款了一大笔钱。

多次在战争中的失利,让保加利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把握分寸和看清楚时事再战队。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加利亚便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圆滑的政策,1939年到1941年期间,德国善用闪电战,德军的装甲部队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能力,充分地向欧洲的各个国家展现出了德国的强势,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时期保加利亚便开始了亲德的路线。频繁的和德国进行各种各样的接触,在德国的帮助之下保加利亚慢慢收回了南多布罗加、瓦尔达尔马其顿、西色雷斯等地。这些几乎是一战时期丢失的所有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保加利亚精明的地方就在于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亲德,在德国入侵苏联以后,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都开始派遣大量的军队前往苏联战场,保加利亚却在这个时候找借口“不适应工业化战争”为理由去说服德国不向苏联派遣大量的军队。保加利亚甚至还号召保加利亚民众抵制战争。因为这样在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等国和苏联激战的时候,保加利亚却在后方享受安宁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保加利亚便保证了自己的实力,苏联对他的积怨也特别少。1944年的时候,苏联在东线上发起了十大斯大林突击,在当年8月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后,苏联军队便渐渐掌控了通向巴尔干的门户。保加利亚这个时期已然决定摆脱德国的控制,眼瞅着苏军也要来了便发动了起义。保加利亚渐渐远离德国本土,不像匈牙利那样容易受德国武装控制。所以这个时候大势已去的德国,也难以对保加利亚进行干涉。1944年10月保加利亚出动30万兵力,协同苏联乌克兰的第三方面军向西进攻,追剿德军残余力量。由此获得了和反法西斯阵营讨价还价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加利亚的这些举措整体来看是非常精明的,所以二战结束以后保加利亚也是获得了一部分利益,国家本身也没有受到太多战火的波及,战后重建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修复,二战前保加利亚是落后的农业国之一当时在战后在苏联的支持之下保加利亚迅速发展并因此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