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马寅初,想必大家都听过他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中国人口学第一人”,曾经担任过北大的校长,在他身上,还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生在1953年,当时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数为6亿多,增长率为百分之二,马先生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到各地对人口进行了实地的调查,他发现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实际上是高于百分之二点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细思极恐,如果照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发展下去,50年后我们的人口就会变得非常多,土地面积不够,这样一来,粮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此他还写了好几篇文章来分析相关的对策。

刚开始的时候,主席也很重视人口问题,1956年的时候,主席在南斯拉夫会见妇女代表团时提出了“计划生育',次年,主席再次强调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但是在这一年受到大跃进的影响,主席转变了对于人口的思想,他认为人多力量大,可以有利于社会生产。

所以,马先生的《新人口论》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就像是和主席唱反调一样,接着就有人专门发文批判他,甚至把他当成敌人来看待。在这种窘迫的局面下,总理出面帮了他,认为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十分具有正义感,也是很热爱国家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下一波批判浪潮来临之前,总理还特意找到了马先生,希望他可以做一下检讨,这样就不会再继续受到批判了,虽然他很感激总理的好意,但是在重新梳理了《新人口论》之后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发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他觉得真理就是真理,只会越辩越明,所以他不愿意向那些批判他的人屈服,即便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独立面对那么多人的指责。

他还就没有接受总理的劝告表示歉意,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必须得较真,必须要坚持维护学术的严谨和尊严,所以无法作检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先生把这个问题是当成一个学术问题来严格对待的,但是有的人却没有将其看作是学术问题,所以别有用心之人便在北大制造了批判他的氛围,甚至连那些媒体报刊也参与到批判他的队伍中来,所以在众多外力的压迫下,他只好无奈地从学校辞职。

而后,他甚至连发表文章的权利也没有了。

到了1979年,他才被正名,他的学术观点被认为是正确的,他最终也恢复了名誉,那时他已经97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他现在已经与世长辞了,但是他为了国家和人民始终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这样的精神我们今天绝对不能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