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傅作义,我们都很熟悉,他是国军将领,抗日名将,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建国后还做了水利部的部长,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国军高级将领,他戎马一生,在抗日战场上也很英勇,说起他功劳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在我军解放华北的时候。当时,我军在华北实施大规模的作战计划,准备解放平津,而国军的队伍也被我军包围了起来,他们在人数上和我军相差悬殊,而他在平津解放后也无力回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当时他面对强大的我军已经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他想挣扎一下,破釜沉舟,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当时他们有七个军的兵力,在城里还有多达25万人马,算是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但是他却并没有和我军拼个你死我活,在细细思量之后,干了一件大事,没错,就是率部起义,和平解放北平。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事情,不仅让城内的老百姓免受战火的洗礼,而且还给他带来了好名声,不至于被人唾弃。当时跟着他起义的有4个军长级别的将领,他们都很支持傅起义。那这4个人都是谁?起义后他们过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人叫朱大纯,他是35军的一把手,而之所以能这么快响应起义号召,就是因为这是傅的嫡系部下。他曾经也抵抗过日寇,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战役刚开始的时候,35军的2个师都被我军打的伤亡惨重,他临危受命,接管了这支受挫的队伍,并且又重新组建了35军。这支部队起义之后也被收编,他也在我军中任职,后来还被授予大校军衔。在1991年的时候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叫黄翔,他出身黄埔军校,是92军的一把手,他也在抗日时期出过一份力,傅打算起义后,他二话不说也跟着响应,带着部下接受收编,后来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在1990年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叫李士林,他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是101军的一把手,同样参加过抗日,之后跟随傅起义,101军也被收编了,他在建国后任张家口水利局的一把手,因为他也擅长水利这一块,1958年,他与世长辞了。

最后一个叫安春山,他也抵抗过日寇,是傅将军最信任的部下。他是104军的一把手,在平津战役第一轮104军被我军打的溃不成军,后来的104军是重新组建的,他跟着起义之后,104军也被收编,建国后成为内蒙林业厅副厅长。他在1979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