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英国与法国曾在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进行了116年的战争,被称作英法百年战争,它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

十四世纪的英国,跟如今的英国又不一样,确切的说,那个时候的英国应该叫做英格兰。而英法百年战争的交战双方,就是英格兰王国和法国。那时的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和苏格兰还没有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9世纪,苏格兰王国建立。而后,英国便开始侵略苏格兰王国,自此多年,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国,并且法国也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这下,英国就不满意了,再加上英法两国间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相继有了冲突,多年积怨下,大战已是一触即发。

1337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即位,他一上位,便把苏格兰和法国当作是首要敌对目标。同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宣布,要收回英国王室在法国境内的所有土地,为此,腓力六世出兵攻击英国军队,战争由此而起。

战争初期,法国不管是陆战或海战,都是一败再败,就连法王约翰二世及众臣被都英军俘虏,英国更是借此向法国狠狠夺取了一笔巨额赎金。

而后,法国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再加上英军在法国占领区内蛮横异常,法国内部经济已经陷于崩溃的状态,直接导致的便是法国平民起义不断。此刻,法兰西王室已是摇摇欲坠,法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就在这时,一个法国农家少女横空出世。

一、16岁的法国农家少女,逆水行舟一心报国,成功预言前线战情,孤身踏上征程

贞德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在1428年,那时,她只是一个16岁的少女。那一年,她离开自小生活的村子,去往附近一个叫沃库勒尔的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沃库勒尔,贞德找到了城堡的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库尔,她希望指挥官博垂库尔可以带她去往希农。见到一个农家女如此做派,博垂库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即便大笑一番,只当贞德是个无知的女孩,也并没有理会贞德的要求。

博垂库尔如此反应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贞德一身布衣,灰头土脸,竟然还想去往希农,简直是匪夷所思。要知道,法国的合法统治者皇太子可就在希农城。于是,贞德此行,无功而返。

但贞德碰壁之后,并没有灰心,她没有就此打退堂鼓,而是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来。这一次,贞德不是一个人在行动,她有了两个支持自己的骑士——让·德梅斯和贝尔特朗·德普朗吉。

在他们的支持下,1429年2月12日,贞德获得第二次接见,这一次,贞德带来了一个惊天消息,她说,法军在今日于奥尔良将会有一场惨败。指挥官博垂库尔听后,心中大惊。

此时此刻,法国南部要塞奥尔良城正被英军围困,形势无比危急。贞德此番言语霎时有如晴空中一道惊雷,惊起万千骇浪。

1415年,法国内部出现内讧,勃根第、阿曼雅克两派出现争端,农民起义不断,英国借此再次大举入侵。同年8月,英军攻陷法国哈弗勒尔城,又于阿金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10月,英国与勃艮第公爵结盟,法国北部已完全失陷。

1420年,英法签订特鲁瓦条约,这一条约几乎让法国亡国。再往后,1424年,法国联合苏格兰王国,想要重振旗鼓,但是奈何不敌英格兰-勃艮第联军,在韦尔讷伊会战中,前来支援的苏格兰士兵全军覆没,几个苏格兰贵族均战死。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奥尔良城,直到1429年1月,贞德再次来到沃库勒尔城堡,奥尔良城仍旧处于英军的包围之中。

就在1429年2月12日贞德与博垂库尔见面这天,奥尔良城北部,一支从巴黎而来的英国运输队正在缓缓前行,车队里有十字弓、加农炮、以及若干桶的鲱鱼。这里稍微提一点,此时巴黎已经被英军攻占。

法军约有三千五百人,想要掠夺这些英军的补给。但法军虽然人数占优,可战场地势平坦开阔,英军将补给车辆横向并排,形成一列防御工事进行防守。

法国盛行贵族兵源制,由各地领主招募军队,每逢战斗,擅长使用重骑兵进行正面冲击。但英军依靠防御工事固守,工事前面又安置了用来阻止法军骑兵冲锋的尖木桩,再配合英国有名的长弓兵战术,让法军吃尽了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遭遇战也不例外,法军损失惨重,也没能冲破英军的防御,率军作战的迪努瓦公爵也身负重伤。此次战役因为补给中有鲱鱼的存在,便被称作鲱鱼战役。

随后不久,死里逃生的迪努瓦公爵便带着两千士兵离开奥尔良。内忧外患之下,奥尔良城内的军民士气变得异常低迷,甚至有人想开城投降。

几天后,鲱鱼之战法军大败的消息传至沃库勒尔,当地军民大吃一惊,贞德的预言竟然成真,因此,博垂库尔终于同意派兵协助贞德前往希农。

二、历经重重困难,得以面见皇储,而后统帅全国军队,参加奥尔良远征,一举迈向传奇

1429年2月23日,贞德在让·德梅斯和贝尔特朗·德普朗吉两位骑士率军护送下,离开沃库勒尔开始前往希农。

想要前往希农,必须穿越敌人勃艮第公爵的领土。一路上危机重重,贞德见到的,不仅有英格兰人和勃艮第人的凶残,还有沿途普通平民所遭受的苦难。所见所感,更坚定了贞德那颗要拯救法兰西的决心。

3月6日,贞德到达希农。

此时此刻,奥尔良守军已死伤过半,生者大都逃往希农,王储查理龟缩在希农的城堡,连军队的薪饷也发不起,可他麾下的两个公爵却还在内斗。奥尔良城若失陷,法国国土将完全暴露在英军眼前,那时便是法国开始亡国之日。

希农城内,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士兵,眼中满是疲惫与绝望,黑暗自人们的灵魂中升起,城内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信仰,惶惶不可度日。

就在那时,贞德出现在了希农,她告诉别人,她要拯救法国。贞德的声音里充满了信念,她说的每一个字,都让人们震撼。许多人甚至传言,贞德就是可以带来奇迹的“洛林圣女”。

3月8日,在希农的城堡,贞德接受的召见。在会面中,贞德高呼:为了祖国,我视死如归。

4月27日,法兰西的皇太子查理给了贞德一个“战争总指挥”的头衔。

于是17岁的贞德,开始统帅全国的军队。当王室的传令官宣布贞德为全法国军队指挥官时,整个希农沸腾了。 那些信赖贞德,相信贞德的士兵,瞬间感到十分自豪。

当日,贞德披上盔甲,手持长剑,跨上战马,高举旗帜,率领4000名士兵,自希农向奥尔良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奥尔良已经被围攻半年之久,贞德的援军,无疑是一道强心剂,大大振奋了城内法军的士气。

4月29日,贞德的军队达到战场。英军以为贞德率领的部队也是不堪一击,便大意轻敌,结果首战,贞德就冲突英军的围城战线。当晚,贞德便率军进入奥尔良,城内居民欣喜若狂,纷纷点燃火炬,前来迎接贞德,军民皆大声呼喊“洛林圣女”。

呼声高涨,连绵不绝,甚至连城外的英军都可以听到。贞德的到来,一扫奥尔良城内的低迷与消极,法军士气得到极大鼓舞,那些避战不出的将领,也纷纷加入贞德的军队。

贞德一改往日法军将领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往往是直接正面冲击英军,更是身先士卒,每次冲锋都在最前面。贞德的勇敢和无畏激励了无数法国士兵,在她的带领下,士兵变得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到5月8日,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已经攻克奥尔良附近的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等几个要塞,至此,奥尔良之围解除。

三、一举扭转战争局势,但最终不幸被俘身死,死后激起民族义愤,自此法国民族主义高涨

在之后的战场上,贞德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法军带来赢得一次次的胜利。她又总是亲上战场,就算受伤也仍继续战斗,士兵和将领因此都把贞德当作是神明一般的人物。

不幸的是,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场战斗中,贞德被勃艮第人俘虏,而后,她又被英国以4万法郎的价格买走。

在审判中,贞德倍受酷刑,但她仍高呼: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即使身死,也要一往无前。贞德心中的信念,是爱国,怜悯,善良,虔诚。正是这些信念,支撑着她离开家乡,踏上刀山火海,去寻找心中的救赎。

审判持续了足足一年,最后,贞德被指控有12项罪行,但审判是由英格兰主导,这些指控都是带有英格兰的政治目的。不管审判的过程如何,贞德最后都是一定要被定罪的。

在法官的逼迫与蒙骗下,贞德签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开认罪书。

1431年5月30日,贞德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骨灰被扔进了塞纳河中。死时,贞德年仅19岁。

贞德之死的消息传出,法国举国震惊。军民纷纷哀悼,哭泣不止。贞德虽然身死,可她的灵魂活在却在人们心中,变得不可磨灭。自此,法国的民族主义高涨。

之后,法军光复巴黎,解放诺曼底,最终于1558年彻底赶走英军,至此,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而正是在贞德的带领下,奥尔良战役胜利,这才一举扭转法国节节败退的局面,进而转败为胜,最终驱赶英国,实现国家独立。

奥尔良战役作为英法百年战争的转折点,贞德在其中功不可没。就算在贞德死后,她的精神也依旧辐射着法国军民,因为贞德所代表的正是下层人民的愿望和诉求。在法国节节败退,即将亡国之际,是贞德鼓舞了万千法国军民,她有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黑暗。

贞德被称作是奥尔良的圣女,无数法国士兵在作战时声称,如果我死了,也是为奥尔良的圣女而死,为了法兰西的自由而死。

以后的四百年间,圣女贞德逐渐成为传说级的角色,她的精神也永存于欧洲大地。

参考文献:《英法百年战争》、《欧洲中世纪简史》、《英格兰简史》、《欧洲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