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发现有的人看上去很聪明、思维敏捷知识也很渊博却一事无成,这是什么原因?

这样的人一事无成,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善于伪装,表面看起来很聪明、思维敏捷知识也很渊博,实际上肚子里并没有多少东西;二是因为这样的人虽有些小聪明,但缺乏韧劲。

一、表面上的“专家”

以前有一个同事,人很聪明,善于交际。陌生人一接触,很多都被他唬住了。

时间久了,我发现他说话有个特点:就是“大词”多。

什么叫“大词”?就是高大上的词汇。

他一张口,三句一个“发改委”,两句一个“国标GB***”,第四句一定有业内专家***。即便是业内人士,也被他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给唬住了,更妄论外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的真实水平呢,除了一张嘴,别的你都别指望了。分派给他一些技术性强的工作,基本没戏。但他也能给你完成了,因为他会请别的同事代劳,私下给别人一些好处。以前的单位是一个纯技术公司,他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但几年后,这位兄弟凭借“发改委”、“国标GB***”、“专家***”三板斧的功夫,将某投资人拿下,拍板给他投了一个亿创业。他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然后开始招兵买马,我的同事都收到两倍工资的邀约,不少人纷纷投奔而去。这位兄弟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光时刻。他们租高级写字楼,拿高薪,每个人都有了鸡犬升天的感觉。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项目没进展,钱花得差不多了。投资人一看不好,及时止损。公司倒闭清算。

二、朝三暮四的“聪明人”

很多这样的“聪明人”一事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韧劲,不够专一。

上面说到的那位兄弟,三五年换一个工作。每当“发改委”、“国标GB***”、“专家***”失效后,就另谋高就。十几年来,技术没有沉淀,业务少有提高。

还有一个身边人的例子。我的同学老高。

老高和我是初中高中同学,我们的学习差不多,都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那是高考的录取率很低,我们的水准就在录取线附近。很遗憾,第一年高考,我们双双落榜。

没有学业就意味着没有前途,我们开始了补习生涯。那时我们住在学校,生活学习完全靠自己,父母完全帮不上什么忙。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就是学习--吃饭--睡觉。

高三的时候,我已经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一遇到考试就浑身冒汗,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每次考试都是按照思维惯性在答题。

老高和我差不多。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咬牙坚持。

补习了一个学期,我们的成绩没有大的改善。老高开始想新花样了。他开始研究录取分不高,但前途不错的学校,比如什么乡镇企业大学。说白了,就是交钱就能进的野鸡学校。

第二年高考来了,我通过一年的调整,在无数次放弃,又无数次咬牙的坚持下,终于拿到了大学通知书。老高的巧心思把他送入了他看好的乡镇企业大学。

随后我们的人生就完全不同,老高的文凭在社会上完全没有价值。他今天研究专利,明天研究发明。每次我们见面,总看到一个不同的老高。但实际上,他混迹社会多年,摆过小摊,开过租书店......最落魄时,回家的路费都需要母亲赞助。一个人连自己都照顾不过来,更别说成家了。

好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老高终于醒悟了。发愤图强,在那一年,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成为一个律师。以前夸夸其谈的利嘴成了他的执业优势。拿到律师证以后,几个月就入驻了省城的一个律师事务所。现在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如果十几年前,老郭能够死死咬住那个补习的机会。以他的聪明和能力,考一个大学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但关键的时候,老高放弃了。这样就需要十几年的苦难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