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战争史上,有一个俗语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粮草一直是提高军队士气的保障,因此每当军队出征打仗的时候,都会有许多后勤部队为前线的士兵运送粮草和物资。而古代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也有一句俗语叫做“狗儿吃饱,出猎不利”。

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俗语是蒙古人的先民在打猎时悟出来的,古代蒙古人在打猎的时候,喜欢携带许多猎犬进行辅助,猎犬和战马一样,是蒙古人最忠实的伙伴。但是在携带猎犬打猎的时候,蒙古人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如果猎犬在打猎前吃得太饱,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对猎物也没有太大的兴趣,直接降低了打猎时的效率。

不仅仅是猎犬,当人吃饭吃的太饱的时候,也会出现犯困和反应迟钝的现象,而如果在战场上犯困和反应迟钝,对于一位士兵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士兵在作战时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因为一次失误足以致命。

成吉思汗的画像

因此在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时候,曾给部下立了一条规定,在打仗的时候,每位蒙古骑兵只能携带一半口粮,在进入战场之前,也只能吃个半饱。看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都会疑惑了,如果没吃饱肚子就去打仗,是否会影响人的力气和耐力?是否会直接降低士兵的作战能力?

确实,当士兵陷入长时间的作战,如果战前没有吃饱肚子,那么时间长了之后力气和耐力都会下降,从而影响战斗力。但是这个现象在蒙古人之中是不存在的,因为蒙古人擅长闪击战,他们很少会和敌军进行长时间的消耗战,他们常常在还未感到饥饿之前就已经结束战斗。

帖木儿帝国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人认为打仗前吃饱饭会让人变得萎靡不振,在厮杀时会缺少凶狠劲,所以他们在打仗前都会尽量少吃饭。不过战前少吃饭的行为,好像只适合像蒙古人这样的游牧民族,比如在帖木儿帝国时期,帝国统治者帖木儿为了效仿了成吉思汗的这个方法,便命令士兵在作战时只准携带一半口粮,以此来保证士兵的凶狠劲。

当时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分为以突厥人和蒙兀儿人为首的骑兵,以及波斯和塔吉克人为首的步兵,帝国的骑兵很多都和帖木儿同族,他们被称为“帖木儿的兄弟”。在非战争状态,这些突厥和蒙兀儿游牧民就会离开军队,过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当发生战争的时候,这些游牧民就会聚集在帖木儿的身边,为自己的主公征战四方。

帖木儿的画像

相比于帝国的骑兵,帖木儿手下的步兵地位要更低一些,因为那些骑兵拥有许多步兵无法拥有的权利,游牧民骑兵的家人拥有不纳税的权力,而且还可以随意迁移,他们得到的战利品也有要比步兵更多。但是帖木儿的这个命令,却对骑兵和步兵一视同仁,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在进入战场前都不准吃太多饭。

而这个命令对于手下的游牧骑兵来说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他们拥有战马,而且也不用携带太多装备。但是对于帖木儿帝国的波斯和塔吉克步兵来说,这个命令是却让他们苦不堪言,因为步兵要比骑兵更耗费体力,他们除了携带装备之外,有时候还会携带攻城器械,体力的消耗会使他们迅速陷入饥饿,导致那些步兵常常因为吃不饱肚子而向帖木儿抗议。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帖木儿帝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