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IPV9”项目,成为全球物联网头部公司股东,这种二十年前就被广而告之的骗局,近两年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卷土重来!

“2020年是IPV9国家主权网开关之年!”

“8月1日,IPV9我国互联网根服务器正式运行了!”

日前,《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有关“IPV9”项目的宣传又开始在各大微信群和自媒体上频繁出现。与此同时,这些宣传还伴随着“物联网”“互联网霸权”“免除高额租金”“北斗系统”等字眼,高举“高科技”“民族情感”的旗帜,然后再将IPV9的技术安在一个根本不存在或者“皮包公司”上,目的就是吸引大众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宣传靠着亲友微信群广泛传播,对“IPV9”项目的投资一般来说单笔数额为100元-10万元不等。100元就可以入股全球物联网巨头的噱头,让很多人深受其害。

但讽刺地是,IPV9的提出者Julian Onions早已公开承认这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然而,这个26年前的玩笑经过包装后在中国大行其道,几乎每年都要拿出来“炒作”一次。

一个玩笑成为“科技骗局”

“8月1日,国人无感觉,静悄悄的我国互联网根服务器正式运行了。我国的lPV9母根服务器研发出来并可以正式使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听上去像是IPv6更新一代、被宣传成为“自主可控”“安全命门”的IPV9起源于1994年4月1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一个RFC 1606文件,这个RFC的文章名为《使用IPv9的历史观》,作者是Julian Onions。

这篇发布于愚人节的文章通篇并没有对技术细节进行描述,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回顾了IPV9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在成文上就与大多数国际标准的文本不同。

据光明网报道,事后,提出IPV9概念的Julian Onions向媒体澄清,RFC 1606不过是一篇戏谑之作,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他表示,1994年写下这篇文章的动机是因为在当时有关IPV6的讨论中,某些提案比较短视,在规划中存在地址浪费的问题,所以与大家开了个“玩笑”。

但这个“玩笑”在2000年左右传到中国后却变了味,被包装成一个所谓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标准协议。近年来,假借IPV9名义“圈钱”的骗局将IPV9改成了“IPV9”,在全国招募销售代理和分销商,收取“IPV9”数字域名注册费,或者收取投资费用。

记者在QQ上搜索“IPV9”后发现,有不少相关的QQ群,且其中部分的群标签还写着“步入千万富翁的行列”。

后来,“IPV9”们还开发出了据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n”域名。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IPV9”所弄出来的号称“自主可控”的互联网技术其实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背后还是需要经过IPv4(互联网协议第4版)和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转换,用的还是现有的互联网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内“群起而攻之”

IPv4和IPv6是全世界目前开放采用的IP协议。IPv4有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就是网络地址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

所以对于宣传采用10进制、拥有比IPv6更多地址的“IPV9”其实意义并不大,而且还会给互联网带来更多的算法压力。

目前,IPv6是我国重点推广的互联网协议。早在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主要目标是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之后,我国官方媒体也多次报道要坚定不移推进IPv6规模部署。

关于近期网上广泛传播的“IPV9我国互联网根服务器正式运行”的谣言,刘启诚向记者指出,学术界和产业界几乎都知道了,大家的反应是“群起而攻之”。对于“IPV9”的概念,不论是官方(包括政府和国际互联网组织),还是绝大部分产业和研究方面的业内人士都不认可,现在IPv6真正推广部署的时间并不长,谈更新一代技术本就为时过早。只有少部分民间组织在“包装”这个概念,这套技术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是IPv6的更新一代。

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IPV9”项目都是通过绑架大众民族感情来获取不正当收益,近两年更是搭上了中美关系摩擦的“快车”。刘启诚表示,即使中国开发出拥有自主可控的IPv9技术上可行,但也让中国和世界在互联网上分隔开了,这个协议如果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兼容就没有什么意义。

记者 肖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