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首先需要知道自卑心理的来源。有一个词和自卑长得很像,那就是谦虚;与自卑相反的词是自大,而自大的正面是自信。

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卑、谦虚、自大、自信进行比较来理解自卑的来源。

谦虚是一种品质,但它更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状态。达到谦虚需要对外界事物和自身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但光有认知还不足以达到谦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必备条件是进行深入探索,这里探索的事物包含两个方面:其他除人以外的有生命体、所有无生命体

用旁人的眼光来评价谦虚状态,可以与其本质相对应。对外界事物和自身有清晰认知时,旁人便会给予有自知之明的评价。

当两个条件都达到时,旁人则会评价这个人谦虚。因为谦虚的人必然比周围大多数人的能力强或能量高。

那么自大是什么呢?相对于谦虚而言,自大是对周围事物和自身的认知不正确,夸大了自己对事物的掌控能力,并对事物的探索不够深入。

在旁人看来,自大的人能力不足还总是彰显自己。与自大相对应的正面状态是自信,自信和自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力很强,能够自如地掌握事物,但对于事物之外的领域没有进行探索。

而自卑和自大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对周围事物和自身的认知不足;不同之处则在于前者有一定的环境掌控能力、对事物的认知比较深入,但由于认知歪曲,认为自己不行。

自卑和自信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定的能力,但自信来源于正确认知,而自卑来源于错误认知。最后,自卑和谦虚的差别就更大了,毫无比较可言。

但可以说同级别的人里,谦虚、自信的人更为厉害,因为他们不光对自己的领域非常专业,对专业以外的领域也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他们明白自己对于世界来说是渺小的,从而形成了谦虚的状态。

从以上分析来看,自卑的孩子其实也是有能力的,只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出了问题。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到做到位了,但是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没有给予孩子相应的心理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心理学上,自卑的专有名词叫做自我效能感不足,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感觉程度。

那么父母在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或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时,会伤害到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一、对孩子该年龄阶段的能力没有清晰的认知,给孩子制定不合适的目标

父母对孩子应当表现出来的能力没有准确的判断,比如一个从小生活在宽松环境的七岁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却突然要求他必须每天认10个字。

读过幼儿园的孩子也许认10个字很轻松,但对于他来说却非常艰难。许多父母不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各方面素质,仅仅考虑年龄因素,自以为是给孩子拟定目标,导致孩子没有能力完成而感到自我效能低下。

另外,给孩子制定过低的目标,让孩子自大,也会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环境。

二、对孩子进行不合适的批评或赞美

首先,简单粗暴地批评和表扬都是由于对事物认知过于片面。

比如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没考及格或者考得不错,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者表扬,其实这次考试并不能证明孩子的真实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批评的孩子会看轻自己的能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学会了说谎。所以在下定论的之前,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了解,进行适当的鼓励或惩罚。

三、由于对事物和心理的认知不清,实行自以为是的教育手段

有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他在同学面前有面子,就可以培养他的自信;或者是不给他与家庭收入相匹配的物质条件,就能让他学会节约。

采取此类做法等于掩耳盗铃,孩子都很聪明,与父母朝夕相处,虽然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存款,但是对家庭的生活状态是有一个基础判断的。

强行让孩子的吃穿用度和家里实际物质条件不匹配,只会导致相反的结果。给孩子超出与家庭匹配的物质条件会让孩子养成虚荣的状态,相反会让孩子对父母有异样的看法,认为父母不爱他。

用最自然的状态教育孩子,使自己言行一致,创造精神生活都和谐的环境,不管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养出心理素质健康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父母的心态不够健康,才会强行扭曲环境或自己去教养孩子。所以,健康的父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