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犹记得从小学开始,只要国内哪个地方有大灾大难,学校都会举行捐赠仪式,当然以前读小学大家都没什么钱,大部分都是几块钱,50块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笔很大的捐赠了,反正有钱没钱,大家在当时都会出一份力。社会越发展,大家的收入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高,所以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捐赠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高。大家也热衷于捐赠,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别人。但是今年6月份,某机构对外想要筹60万善款,最终却只收到了2000多元,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大家都“不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大家“不捐”了,也是有苦衷的,近些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再加上房价越来越高,大家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手里并不怎么宽裕。今年又碰上了疫情,收入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靠着吃老本在过日子,一些没存款的人可能还要靠着花呗、信用卡度日,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有多余的钱拿出来捐,没让别人捐给自己就不错了。

其次大家捐钱都是想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本身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情,能帮助别人解决生活问题。慈善机构原本在大家的心目中也是很神圣,可信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慈善机构开始让大家不再信任,以前提到慈善机构,给我们的标签是“爱心”、“奉献、“乐于助人”,如今很多慈善机构存在着弄虚作假的行为,让人心灰意冷。毕竟捐赠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甚至是攒下来的,捐出去的钱不知道会被用在什么地方,这种情况下,还能有多少人愿意捐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慈善机构的一些行为,让大众不再信任,很多人捐款都局限在身边。 其实捐款是最敷衍的一种方式,因为你捐的款最后不一定能够出发挥你想象中的作用,还容易助长不好的社会风气。比如对于一个得病的人,钱固然重要,但他更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医生或者专家,对于一些长期失业的人员,钱固然重要,但他更需要的是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技术。我真的不提倡盲目捐款,你能给他最需要的东西,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做善事不一定非要捐款,只要平时行善事,问心无愧,何必在意表面形式的捐款。真的要捐款的话,我更愿意直接捐给我认为需要的人,而不愿意被别人代表。中国人算是最善良的一群人,从古至今都是会帮扶弱者,不管是下到百姓还是上到国家,都一样善良友爱,希望一些慈善机构能够以身作则,不要消费捐款人的善心,否则善心被“磨灭”之后,就真的筹不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