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生动物威胁到人类生存时,人类一直在做的就是消灭,消灭是一种看似可以永绝后患,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方法。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广义上看,人也是动物,也是大自然中的生态的一个构成部分,而自然生态想要维系就离不开平衡。但人类现如今的做法,无疑是在打破平衡,因此,消灭这种清除野生动物威胁的方法从长久发展的角度看,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人类该如何处理野生动物威胁这个问题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矛盾

早在400多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和其他的动物一样都是野生动物。而在自然界中,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是所有动物的生存法则。因此,即使在猿向人进化的初级阶段(南方古猿),都没有停止与野生的摩擦。这一点从已发现的一些南方古猿化石上动物的齿印就能看出,比如恐猫。在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上,有多个骨骼化石上都有与恐猫齿印高度吻合的伤痕,这证明,恐猫是当时南方古猿最大的天敌。

从南方古猿开始,人类的进化正是走上了“高速公路”,从之后的能人到直立人再到最后的智人,人类的大脑不断的进化,大脑的进化使得人类拥有了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于是,许多工具被人类发明出来。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最大的威胁就是野生动物的捕杀,因此,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最常见的就是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武器,从石器到铁器再到现在的尖端武器。随着武器的升级,人类逐渐的在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下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在人类的“升级”之路上,最大的转变是从猎物转变为捕猎者,最后由捕猎者变为了滥杀者。而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矛盾点也发生了改变。起初是为了自保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之后,由于食物的需求,人类开始一边猎杀食草动物,一边抵御食肉动物的威胁,到了现在,已经转变为人类可以有一万种理由,杀死野生动物。

尤其是在人类进化到智人阶段之后,人类已经有了制造武器的能力,这样在野生动物面前就多了保障,人类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就是繁衍问题了。当野生动物威胁越来越小,人类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就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因此,人类开始大面积的开垦土地,一些山林也被夷为平地,成为人类的居住地。

但是,这个举动实际上是在压缩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原本早已经意识到人类强大躲进深山老林的野生动物被迫与人比邻而居。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野生动物袭人的几率。于是,一场人类单方面的屠杀就此开始。

以上就是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就近代来看,人类与野生动物最大的矛盾就是“领地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在开始我们就说过,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在以前与其他动物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但是,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最终脱颖而出。按照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来看,人类猎杀野生动物貌似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物极必反,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疯狂的猎杀野生动物,最终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食草动物们吃的是极容易生长而且数量极多的草,它们的粪便可以成为草木的天然营养,让草木更加茂盛。而食草动物是食肉动物的食物,食草动物减少,会影响食肉动物的生存,而食肉动物减少,则食草动物就会缺少制约,食草动物一旦缺少制约,会大量繁殖,大量的食肉动物会草木过度的消耗后造成土地的沙化,最终食草动物还是要灭绝。因此,自然界的生态本身就是环环相扣的,人类过度猎杀野生动物,最终生态环境会崩塌,最终影响的还是人类本身。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相处方式

过度的猎杀野生动物会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而一些野生食肉动物对人类又是一种威胁,那么人该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呢?

我认为在当下,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威胁已经很小了,这一点从大多数的动物都已经成为保护动物就能看出来,而且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已经有大量的物种已经灭绝。就连在野生环境下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老虎,也因为人类的猎杀变成了濒危动物。所以,用猎杀的方式解决野生动物威胁的问题是不合理的。

但是近些年,野生动物袭人的事件频发又让我们不得不对野生动物产生敌意。其实,就以目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减少野生动物威胁最好的方式就是划分区域。现在的野生食肉动物,大都栖息在远离人类居住地的地区,所以只需要在这些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边缘设置一些障碍,同时设置一些警示牌,让人不要随意进入该区域。这样就能达到互不影响的效果。

总结

现存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早已经对全人类的生存够不成威胁了,反而人类随时能让一种野生动物永远的消失。所以,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威胁要远大于野生动物对人的威胁。在这种前提下,如果还是不放心,只需要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边缘设置障碍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