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一次,董小姐写了许多地产CIO、数字官阵亡、辗转的经历。一些金融行业的朋友反馈说,作为外来物种,阵亡的又何止是数字官。

原来,「任泽平们」在地产公司也经历了同样高开低走的故事。

两年前,时任万科中西部区域CEO的王海武,打算找一位首席经济专家,定位宏观经济研究,给业务指指方向。

这个新岗位的目标是,要能帮区首在战略层面提供指导意见,类似于万科的「谋士」。

因此,他瞄准的是曾供职知名金融机构,偏宏观视野与研究的角色。但特别注明,偏理论派的不要,仅仅在一线城市公司做市场研究的也不行。

后来,据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首席经济专家和万科区域已有的研策并不一样,前者更高阶,更云端视角,而后者相对接地气,必须进行许多城市研究和企业对标。

今年4月,李嵬上任万科中西部区首之后,研策部门更忙了。朋友说,李嵬更关心人口方面的研究。

首席经济学家在万科中西部一直缺位,但是在同期的其他地产公司,早就成了一股浪潮。

这股浪潮从2018年开始兴起,蔚为壮观。

恒大、金地、蓝光、佳兆业等不少公司,都纷纷成立了经济研究院,设置首席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分析师、研究院院长等角色。这个部门主要以金融人才为主,其中,很多人有投行、证券公司履历。

动过心思的企业更不在少数。除了万科,中梁董事长杨剑也想过要找宏观经济背景的战略负责人。

这些人作为地产外脑,大部分会从宏观金融和战略角度担任军师,对一家公司的业务联动、业务方向做出指导动作。

这几年下来,业内更早、影响力更大的经济学家跳槽,要追溯到任泽平去恒大。

虽然这件事刺激了一些金融人「入坑」地产圈,但它一直无法带来可复制的经验。

在恒大,任泽平的团队名额和经费都算非常充足。

「去年大概有50个人左右的名额,有时候一年预算都有一两个亿。」一位金融朋友这么说。

在其他公司,不同的老板预期,不同的自我身份认知,不同的公司特色,不同的部门使命,以及,不同的多业务权重,再叠加上复杂的沟通成本和利益关联,都会导致「任泽平们」——地产外脑这个高智商群体,完全不同的命运走向。

而他们和地产公司首席数字官们高开低走的故事,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入圈时光环夺目,下场时悄无声息。

任泽平,只是一个个案。

一位知名房企首席经济学家告诉董小姐,很多金融人士跳进地产做战略研究的人都待不久。

他说,「有些是不知道怎么下手改造而离开,有些是做出了可以影响老板决策的成绩,但是,被触碰利益的人搞走了。」

大部分金融专家在地产公司,都会担任对内、对外两个角色。

对内,他们要做老板的智囊,要从宏观金融、战略角度影响公司的方向盘。梳理数据,搭建研究体系,匹配政策和经济周期,去平衡投资、融资与营销等业务。

对外,他们要组建智库,跟专家交流,与官方对话,提升公司的专业话语权和气质。

归根结底,共同的原因,都是公司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一方面需要研究周期,一方面通过经济研究可以和政府建立关系,通过智库对话,做一些潜移默化的政策说服。

在这个领域,祖师爷是一些科技公司。

英特尔、IBM、微软首席经济学家的角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亚马逊聘请了全球最豪华的经济学家团队,为自己的商业决策护航,京东科技找来沈建光做首席经济学家。

一些了解内情的朋友说,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经济学家角色,有一部分工作是研究、处理大量的内部数据,同时发表报告,供政府部门参考,维系联系。

地产公司当然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多的数据。但是,地产老板能接触到各种层次的信息,信息混乱而矛盾,也需要一个懂宏观的人来过滤一遍。

很多房企首席经济学家是直接跟老板汇报的。不仅如此,在一些严肃公开场合,地产老板的发言稿也是由他们操刀。

他们进来后,还看到了什么?

大部分地产公司的融资业务没有真正的研究体系。不像投资有市场研究,营销有客户研究。

很多时候,各部门的研究人员都会为本部门说话,屁股决定脑袋,就算再有专业能力,也不得不参与利益之争,争取获得更大的支持与资源——研究就容易走偏。

金融专家进场,一开始都想来打造一个「参谋部」。

他们希望通过宏观金融视角来整合融资、投资、营销等业务的研究,打通数据和决策建议,向公司输送「望远镜」能力。

但是,本质策略玩的都是周期。一些房企提倡投融一体化,强调投资周期和融资周期相匹配。

设想美妙,但现实打脸。一旦实操,双方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

地产业务口的人,会觉得金融专家进来后,不过停留在研究报告阶段,务虚太多,不接地气。

而金融专家觉得,地产公司连基本数据都没有统一、打通,很难把研究成果落地。

和地产数字官提倡的透明一样,金融专家也倡导决策要讲依据,讲数据,要求业务变得越来越透明。

可是,地产行业是一个太多人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的行业,经验的惯性之力相当强大。

想透明,麻烦也就紧跟着来了。

首席经济学家这个新兴的外脑岗位,表面上看,折射了地产行业越来越金融化的导向。但本质上,首先还是基于地产老板对「门面工程」的重视。

一位投行的朋友告诉董小姐:

「中国房地产业其实才像中国的「华尔街」,是金融创新、人才待遇最适合对标的行业,当然路子也野。」

地产经济学家们想做好军师,必须跟各个业务「统帅」有默契度。但是,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人停留在圈外观望。

董小姐听闻,蓝光曾经跟一位国内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深入谈过,基本定了,无奈到最后关头,对方还是放弃了。

更多人来去匆匆,成为过客。

在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是很多地产经济学家对自己身份认知的缺位。

这就牵涉到,一个外来物种,对老板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董小姐觉得,在很多地产老板眼里,金光闪闪的地产经济学家,更像是一只「金丝雀」。可以用来装点门面,提升公司形象,是与官方对话的好招牌。

要搭台唱戏,请名戏班子。以至于,能力不太重要,名声与资源才更重要。

对于很多真正有志于改造地产行业的金融研究专家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初心。

可是,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的认知,你就有很大概率会被甩出这个行业。

所有的水土不服,都是因为,你脑子里的操作系统和公司的操作系统、行业的操作系统不一样。

为什么一些地产经济学家只能当「金丝雀」?

首先,这是行业的差异、生意的本质决定的。

金融出身的地产经济学家,大多长于在金融机构分析经济周期与投资热点,用来指导投资。

金融机构就像一个大中介。根据周期研究,天然能够立刻转变投资方向。股市、债券市场、基金市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都很强,一晚上就能掉头。

然而,房地产恰恰相反。

房地产是一个高度重资产、资源整合的行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从政府、金融机构、合作方那里拿到资源。

规模业绩的考核型模式也决定了,没有一家地产公司能够避开周期的影响。对于上市的地产公司来说,规模有时候比利润更重要。

很多时候,即使经济学家分析出了行业小年,也还要硬着头皮拿地;分析出了要退出的地方,反而是开发商已经重仓的地方;分析出应该要重仓的地方,可能根本拿不到地。

加上,他们研究的公司数据并不真实与完善,数据量也很有限。

这意味着,金融专家们的用武之地没有预想中大,他们的经济研究与分析的价值,一旦进入地产行业,会迅速打折扣。

其次,有经济学家坐镇,这个金字招牌,能有效加强地产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沟通。讲讲对方想听的故事,也有助于融资。

毕竟,在金融机构,比拼的是策略研究和核心资源的抓取能力。

而且,地产公司估值低,经济专家出个主意,分拆业务,或者注入新概念,抬高估值,都有可能。

最后,地产公司需要和政府沟通的新途径,经济学家就是一个光鲜的沟通渠道,方便和学者型领导对话。既能给决策空间注入新的影响,也能给地产公司增加名片与话题感。

一位地产朋友告诉董小姐,在地方公司做一把手,70%的工作是维护对外关系,20%是操心公司内部运营,10%再琢磨下怎么赚钱。

这一总结,可以说是相当直接了。

在这样的小算盘之下,新的问题也来了。

无才之人,老板看不上。有才之人,又参透了岗位本质,大多不愿意来。有才又有志于做事,但没有找准价值定位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董小姐写到这里,不知你的画面感如何。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能力强悍的地产金融外脑,不是被行业甩了出去,而是被自己不够全面的身份认知甩了出去。

这归因于一个很遗憾的岗位初衷,不然,这些极聪明的人士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有人水土不服,自然也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拿着高薪,把地产经济学家的光环放大到最大,在有限的边界里坚持做一些事,看看究竟能如何改变这个行业。

这也是所有地产外来物种最关心的结局。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永远是不确定的,永远无法盖棺定论。

上一次,董小姐写出了地产数字官系列,这次观察了地产经济学家的生存状态。

下一次,我们来聊一聊麦肯锡这类咨询公司人才在地产公司的命运。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

PS:插播一条最有爱的粉丝福利。

今天,是董小姐的生日。

我和我们可爱的团队,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件要向大家汇报。

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老派的地产行业开始变得姿势更多,故事更多,色彩也更多了。

越来越多的空降军正在杀入,站到行业与公司的C位。但是,他们的安全感余额并不够;越来越多的地产资深从业者,开始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跳跃。但是,他们的职场之路,并不是十分顺利。

晋升与跳槽,这两个关键词,7月21日,董小姐曾经在朋友圈做过一次民意投票,得分高居第一。

这反映了地产行业内外正在弥漫开来的焦虑与不安。然而,比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何会遭遇这一切?它背后的行业本质是什么?

2019年10月开始,一勺言团队耗费超过8个月,开发了一门精品课程,主讲人是帅气而厉害的郑云端老师。他有多厉害,你可以识别下图的二维码自行脑补。

而当董小姐听完这门课的前两节,我发觉,我只不过又一次重磅验证了我的一个人身经验:厉害的CHO确实是地产行业里最能窥见公司本质的人。

倾听他们的行业观,迭代自己的人才观,给自己一点点充电的时间,解锁你自己职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