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聊一聊最近在上海看房的一些感想。

了解我们公号的小伙伴知道小编是属于在上海混不下去逃到苏州来的,我是不打算再回去了,但看着身边这傻乎乎的小东西心想总归要给他创造一个好点的平台,因此在上海买套房子这个需求还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有个朋友他们公司搞全民营销,他也有了个销售指标,正好他们公司在上海有个新项目马上要开盘了,就把我给推荐了过去,横竖我也是要在上海买套房的,就去看了看。

去之前在地图上看了看项目的位置,基本完全提不起兴趣(偏的一塌糊涂)

但谁叫咱是穷人呢,只有个400来万的预算,在上海也就能看看4万左右的小三房,可选的地方真的不是很多,所以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还是去跑了趟。

没想到,去现场看完之后眼前一亮,心里顿时躁动起来。

周末又把老婆鼓动了一起去看,看完之后两个人在路上就开始合计怎么凑钱了,可以说离最终购房只差临门一脚了,但最后小编还是决定放弃了购买。

从没去之前的不屑一顾,到看了之后的心动不已,再到鼓动老婆一起去看,然后琢磨着凑钱,再到最后放弃购买,这短短2天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编就通过聊聊自己购房的经过,来给大家日后的选房做个参考。

作为一个穷屌丝,预算只有400来万,在上海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所以地段偏一点、离市中心远一点这些都不要紧,小编心里是有准备的。但核心诉求不能丢。

什么是核心诉求?其实只有2点:

1 出行要便利

高架和地铁,至少要沾一样。实际上小编对于出行的要求比较高,是希望二者兼而有之的。

另外苏州呆多了,对于地铁房的标准也提高了不少。

上海那种动则离x号线仅1.5公里的地铁房我是无福消受的。我能认可的地铁房基本属于地铁上盖的那种,最远不超过步行10分钟的距离,也就是500米左右。

高架也一样,5分钟之内能上高架的都算,最长不超过10分钟。

2 要有中等的学区

上海的房子很贵,上海的学区房更贵,这点小编还是很清楚的。

我不是一个学区房的推崇者,所以不会拼了老命给孩子整个老破小的学区房,但也不能接受上海的“菜场小学”(外地人居多的学校)。

我能够选择的只有那种全新建设的,周边全部是商品房小区的新学校(不要有动拆迁房混杂)。

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区,这样的学校未来还是比较有盼头的。

去年很多人爆炒园区学区房的时候,我们就明确建议过不如考虑下园区的B+潜力股学校,比如星汇,果不其然,今年星汇第一年成绩出来就非常亮眼,一举名列园区第6。

学校的成绩最终是由学生的素质决定的,而新建商品房社区的业主素质要明显高于普通的老旧小区。

就这两点诉求,其他都不重要,当然如果生活还能便利点那就更好了,但这不是关键。

而去看的这个项目之所以一开始能打动我是因为发现了“意外惊喜”,什么“意外惊喜”?

那就是环境。

说实话,400来万的屌丝预算在上海买房,对于居住环境是真的不报啥太大希望的,所以当一眼看到项目的整体环境时,还是有点小惊喜的。

从大板块来讲,项目位于上海的浦江,是一个很大的动拆迁基地,类似园区车坊这种的。

虽然是动迁安置基地,但项目所在的位置周边有大片平整的空地,并与安置房有明显的区隔,加上看的项目在内,已经有3个商品房项目在动工,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这里将会是一个纯商品房的板块。

并且,整个板块三面临水,上海市政府在市政上的手笔还是非常不错的,所有临水的部分都有环水步道,绿化景观也都做好了,非常漂亮,让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日后晚饭后在这里溜达溜达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就在项目门口)

所以,光从居住环境来讲,项目是大大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的,这也是第一眼打动我的原因。

第二,商业配套也不错。

家门口就有一家万达广场,只隔了一条马路加一条河,5分钟步行可达,还不受其干扰。真的是相当的方便。

因为浦江是大型安置基地,人口众多,但大型商业目前只有万达这一家,所以生意好的是不得了,周末去的时候门口排队进场的车子快把万达给整个包围了,我们只好放弃。

环境也好,配套也不错,可以说项目的第一印象加分不少,于是进去之后直奔主题,

交通怎么样,学区怎么样?

交通方面我们暂且不提,先看学校,毕竟这是我买房的第一诉求(给小傻蛋备的后路)

巧了,学校方面也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在某些方面真的是行动力超强,苏州都是先拍地建小区,然后让小区代建学校或者等新小区成规模了之后再配建学校。上海是先把学校给建起来放那晾个两年,等新小区建好了再招个学校过来!

1、学校已经建成了,幼儿园到中学都有,就在项目不远处,小编实地考察属实,这就让购房者放下了后顾之忧。

2、学校建成快2年了,但一直没有招生,这明显就是在等商品房业主入驻后再统一招生,不想招动迁房的生源,这点极度符合小编的预期

所以看到这里,小编心里那股购房的火算是燃起来了。

所以,在交通方面不是太满意的情况下,也鼓动了老婆过来再次看房,果然我老婆看了之后也比较满意,她有点恐高,不喜欢高层,而这个小区又是个最高14层的小高层社区,挺符合她的需求。

环境不错,房子也不错(不喜欢高层),生活也便利,纯新板块,纯商品房社区,新学校,生源素质统一,价格么4万左右也能接受,于是2人一合计,成,就它了。凑钱吧。

这里要讲个小插曲,别看房子是这么大件,其实人性是一样的,甭管买多大件东西,冲动购买都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时项目现场是有一房一价表公示的,小编研究了一会之后对于买哪套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当时如果能定那付个10来万的定了就定了。只要付了定金之后心里上就认可已经购买,后面变数就小了很多,只要没定,那再喜欢的东西都说不准。

果然,上海因为必须统一开盘摇号,所以不能直接订房子,所以我们只能先回去凑钱了。就在回去的路上,变数还是出现了。

这个变数,就是前面一个被忽视掉的,第一核心要素,交通的便利性。

项目的出行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如果出行满分10分的话,我只能给他打2分。

1分是给轨交延长线的概念。

1分是赌项目旁主干道快速化的预期。

其他现在所有的,真的是0分。

先看看轨交,按照上海那种离轨交2/3公里远都算轨交盘的标准,这项目也算是正宗轨交盘了。

项目距离8号线的延伸线起点站直线距离1.2公里。

有些小伙伴可能认为,1.2公里么,其实也还好啦,走起来累的话,骑个小毛驴也凑合吧。

当然你标准这么低我也没话说,我们要轨交是要解决出行的实际需求问题的。

这条轨交是8号线的延伸线,本身和8号线是各自独立运行的,也就是说到了8号线起点站还是要换乘的,这个换乘很可能就要多个10分钟左右的通勤时间。

最奇葩的是,这条延伸线的走势是标准的S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蛇皮走位。

短短的4、5公里的直线距离,愣是需要小20分钟才能到,到8号线的速度,公交都比它快。

为啥呢?因为周边有大量的小区需要通过它来连接8号线。

看似大家都便利了,实则一个都不便利。

想要坐上真正的8号线,项目出发至少20分钟,正常得半个小时。

什么概念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半个小时通勤才能到达苏州5号线太湖起点站的感觉。到园区那还得1小时起步呢!

所以,项目所谓的8号线延伸线概念,看似有轨交,实则和没有一个样。

而高架呢?更是尴尬。

小编从项目用高德查了下距离上海外环的距离。恩,正好12公里!

按照上海的路况小编实测下来,半个小时才能上高架!

这个就有点让人无语了,除非以后就混浦江镇不出来了,否则住在这样的地方去个上海不和出城一样?

外环高架立交处其实已经在扩建高架了,但查来查去这段高架也不会延伸到项目附近,起点至少离项目还有7公里左右的距离。高峰期车程至少20分钟。离我们高架盘的距离还是太遥远了。

小编实在接受不了远离市中心并且开车20分钟才能上高架的板块。

这个就是最终放弃项目的根本原因。

在回去的路上,被惨烈的路况拉回了现实!

那些加分的因素,环境,低密,商业配套便利,都很好,但都不是最核心的要素,

核心的要素只有2个。

交通and学区,对于刚需来讲,只有这2点都满足的前提下,谈其他的才有意义,否则都是空的。

最后吐槽一下价格。

距离上海外环线还有整整12公里的板块,没地铁,没高架,限价4万(地价大概2万左右)。

苏州内环旁,双轨上盖的核心板块带学区的新房,限价也是4万,

你说让一个整天看苏州房子的人怎么下得了手?

苏州与上海的差距是大,但是不是大到核心板块全资源新房的价值=远郊0资源新房的价值呢?

这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上海今年的新房总体上来讲卖的还不错,但结构分化明显,内环、中环的新房非常抢手,认筹率动辄800%,900%,但外环外的新房平均认筹率不足50%,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现在4、5百万预算在上海买房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而有1000万甚至1500万预算则能买到真正不错的好房子,这就是上海楼市的矛盾所在。

对于小编这样的穷屌丝来讲,去上海看房真是一种折磨。

声明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嫌侵权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