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通过太阳能无人机、高清智能球形摄像机、远红外自动相机等多种技术手段,“2020我们与藏羚羊”科考队员们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看结果让专家认为,因保护区多种生态保护举措得力,今年藏羚羊产仔成活率高。

羌塘保护区的母藏羚羊,在夏季会从栖息地北上,到北边去产仔,7月中下旬,藏羚羊妈妈又带着小羊往南,边吃草边回迁。这当中最主要的天敌就是狼,迁徙之路危机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今年的小羊的成活率怎么样?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民:今年藏羚羊整体出生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在这一段,我们发现很少有母羊不带仔的,刚从产仔地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带仔,能够达到90%以上。

记者:那这个说明了什么?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民:每年从产仔地刚出来的时候,(成活率)一般达不到90%,一般80%多,但是今年这个程度明显高于90%以上,我们通过航测,包括很多地面的观察,在这个区段,小羊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说明从今年产仔情况来看,这一段保护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做的非常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是亚洲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主要涉及那曲市和阿里地区。来自西藏林业和草原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护区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在20万只以上、野牦牛1万多头、藏野驴8万多头。要在这么大面积的保护区用无人机展开空中航测,不仅难度大,还需要在线路上精心设计。

魅影无人机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 周洲:我们这次规划了大概有12公里的样线长度,大概有十平方公里的样方,然后我们在上方进行了羊群的观测和采样,通过结果来判断在这个样方里面羊群大概的分布情况。

科考队员用20天的时间,分别在保护区内的那曲市尼玛县、申扎县、班戈县等多个藏羚羊产仔地展开调查。除了空中观测,还在地面架设了高清智能球形摄像机、远红外自动相机,近距离24小时拍摄并分析藏羚羊的迁徙和栖息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这些羊还不睡觉。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民:对,不但不睡,它们还在活动,大羊带着小羊。九点四十七分这个时候,应该还在下雨,也有小雪,地面都有些发白,但是羊还在活动。因为我们更不容易接近小羊,而这个红外像机,它可以很近距离地接触到小羊的周边,让我们能看清很多小羊在迁徙过程中,与亲子间个体的一些行为。你看这个小羊,这应该就是十天左右的小羊。

采用多项高技术手段结合对多种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专家认为今年西藏羌塘的藏羚羊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藏羚羊迁徙路径上受到的干扰程度逐步减少,藏羚羊栖息地质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恢复。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民:它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个就是它栖息地的环境,跟它的产仔地,以及迁徙路径上的环境,变化是非常大的。今年从生态角度,从它的植被,从各种方面来看,可以说环境对藏羚羊的产仔迁徙是非常有利的。

记者:那么这一次咱们总体的科考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民:通过对它们数量的调查,另外是对它们分布区域的调查,还有对有些我们过去里没有确认过的产仔地实际的核查,已经初步确认。我们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成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