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吞并印度各土邦,到1840年代,印度各土邦基本上都被英国征服,听命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由东印度公司转到国王手中,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皇帝”,从此英国从王国升级为帝国,印度也成为英属印度。

英国控制整个印度之后,为防西藏落入俄国之手,对英属印度构成威胁,随即先下手为强,对西藏展开了两次大规模入侵。第一次入侵发生在1888年,西藏方面虽极力抵抗,但双方武器装备差距过大,西藏方面战败,被迫与英印当局签订《藏印条约》,承认英国吞并锡金,并开亚东为商埠。第二次入侵发生在1904年,这次战争也就是冯小宁的电影《红河谷》中故事的历史背景。1904年的英国军队比1888年的英国军队武器更先进,而藏军的装备却毫无改善,因此这一次西藏方面再次毫无悬念地战败,被迫签订《拉萨条约》。

电影《红河谷》剧照

《拉萨条约》除了赔款、通商等条款外,英国人还在条约中居心叵测地提出所谓“西藏一切事务不准任何外国干涉”,但却又不明确地界定这里的“外国”是指哪些国家。明眼人一看便知,英国人在这里是挖了个坑,企图把中国也列为“外国”,以便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转而接受英国控制。

当时的清政府虽然腐败昏聩,但还没糊涂到看不出这个坑的地步,随即派出代表同英国据理力争。经过艰苦的外交谈判,最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国承诺不谋求吞并西藏,也不干涉西藏内政,当然,中国政府也承诺不允许其他国家干涉西藏内政,这就从法理上确认了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在对英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总算通过外交手段保住了最后一条底裤。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光靠外交手段保证西藏不受英国吞并是不现实的,要赶紧改革西藏的管理体制,增加西藏的防卫力量,用实力保障西藏的安全。当时正好赶上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也在新政内容当中。原来由驻防将军或蒙古王公管辖的边疆地区,清政府开始一一谋划将其改为行省,由中央直接管辖。西藏改为行省的计划也已经摆上了清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

《拉萨条约》藏文和英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政府原有的西藏政治体系下,达赖和西藏贵族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且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也一直原封不动,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西藏的汉人移民也极其稀少,整个西藏犹如一个与世隔绝的堡垒。现在清政府要拆掉这个堡垒,让中央任命的巡抚来治理西藏,并对西藏的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改革,这当然就严重侵犯了达赖和西藏贵族们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在英国入侵西藏的战争中清政府没能有力地支援西藏,所以西藏上层对清朝的态度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他在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之后,看到英国实力强大,清政府国力衰微,于是心态发生改变,渐渐倒向了英国一边。在清政府打算对西藏进行改革时,他就打算勾结英国,抵制中央对西藏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与达赖和西藏贵族的冲突也就能不可避免了。

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

1905年,为了抵制清政府对藏区的改革,康藏巴塘地区的喇嘛发动叛乱,杀死了驻藏帮办大臣(即驻藏大臣的副职)。在镇压此次叛乱的过程中,一位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官员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脱颖而出,引起了清廷的注意,此人就是时任建昌道的赵尔丰。

赵尔丰应该说是一个仕途非常不顺的人,他近四十岁才靠花钱买了个知县,然后在仕途上沉浮了二十年,到了六十岁要退休的年龄,才混到一个五品的道台。赵尔丰深知,这次平息巴塘叛乱将是他一生最后的机会,所以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战必身先士卒,率领清军以果决的行动打垮巴塘叛军,并将参与叛乱的土司、喇嘛等全部处决,因而获得了“赵屠夫”的雅号。他的勇毅坚韧和雷霆手段却让清廷为之赞赏,平叛之战结束后,赵尔丰从道台一跃升为川滇边务大臣,成了省部级干部。

此后三年的时间里,赵尔丰在康藏地区以武力强力推动改土归流,凡是敢于抗拒的土司和喇嘛都被杀得人头滚滚,曾经统治康巴地区的明正、德格、巴塘、理塘四大土司和昌都、察雅两地的活佛,全部被赵尔丰以武力废除,清廷建立西康省的计划终于接近现实。由于赵尔丰的出色政绩,他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驻藏大臣,终于成为了大清朝的封疆大吏。

平定康藏的赵尔丰

然而,赵尔丰出任驻藏大臣,却引起了达赖为首的西藏地方政权的强烈不满。他们深恐赵尔丰会用在康藏地区同样的手段在西藏强行推动改土归流,废除他们的世袭权力,毁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建农奴制特权,因此,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的消息一传到拉萨,西藏方面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1908年四月,西藏方面开始以剿灭叛匪的名义调集藏军前往昌都,企图拒赵尔丰入藏。另一方面,他们又上书北京,说赵尔丰“仇视黄教,拟请另行简放”。以武力抗拒中央任命的官员入境,这已经是等同叛乱了,更过分的是,西藏地方政权给北京的上书中居然还提出“按照唐朝界址,统归于藏。”我们都知道,唐朝的时候吐蕃是独立的国家,和唐朝对峙交战了两百多年。而且吐蕃控制的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西藏和青海全部、四川西部以及甘肃、云南一部,面积比清代的西藏政区大得多。

西藏方面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分裂国家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再不果断采取手段,西藏有可能从中国分裂出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命令赵尔丰率领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四川边军武力入藏。经过长期准备后,1909年秋天,赵尔丰率领两万四川边军从成都出发,开始了清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史诗远征。

清末四川边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月底,清军抵达昌都。此时,藏地早已入冬,寒风彻骨,但是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赵尔丰却毫无畏惧。曾跟随赵尔丰入藏、后来成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亲眼看到,赵尔丰“戎装坐马上,寒风吹衣,肌肉毕见,略无缩瑟之状。潞国精神,恐无此矍铄也”,颇有古代名将的风范。

昌都一带的藏军早就听说过“赵屠夫”的威名,现在一看到赵尔丰大军到来,军心动摇,很快就被清军击败。拉萨方面得知昌都防线已破,遂收拢各路藏军,在江达到工布一线布防,赵尔丰于是率领清军,经藏北的三十九族地区,一路向江达、工布进军。藏北地区气候奇寒,风雪漫天,清军士兵们在严寒中苦苦行军了二十多天,一个个“帕巾长袄,步履蹒跚,已无复人形矣”。所幸三十九族地区藏民对清军态度非常友善,清军在此地得以休整,并补充了给养和牦牛,得以继续进军江达和工布。

藏军根本没有料到清军竟能在寒冬中穿越藏北地区,长途远征直捣江达,顿时军心大乱,把江达城洗劫一空,然后全部溃退而去。清军攻克江达之后,又趁胜进军工布,藏军已全军动摇,无法组织防线,工布也很快被清军攻克。至此,清军已经完全打开了通向拉萨的大门。

陈渠珍所著《艽野尘梦》,书中以亲身经历记载了清军入藏的过程

清军连战连胜、逼近拉萨的消息传到布达拉宫,达赖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们都陷入巨大恐慌中。早在清军进军昌都的时候,达赖已经意识到凭藏军的实力可能抵挡不住,于是向印度的英国当局紧急求援,请英国军队入藏帮助他抵御清军。但他万没想到的是,清军克服种种困难,只用一个多月就穿过藏北地区,直抵拉萨的大门江达和工布,距离拉萨只有几天的路程了。眼看英国援军已经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达赖干脆直接跑路,从拉萨一路跑到了印度境内,在英印当局的卵翼下组织起了所谓“流亡政府”,成了彻头彻尾的民族叛徒。

达赖出逃后,西藏地方政府更是树倒猢狲散,1910年初,清军进入拉萨,平藏之战取得胜利。清廷随即宣布,土登嘉措叛国投敌,废除其达赖名号。同时,赵尔丰也开始主持对西藏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和各项改革。他把原来各地贵族、土司统治的地区纷纷改为县,废除贵族和土司的封建特权,开设新式学堂,还自己出钱鼓励西藏年轻人学习汉语汉文。为了改善西藏的交通通信条件,他又组织平整四川入藏的道路,架设电报线,铺设桥梁,并着手创办警察队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西藏,终于迎来了近代化的一缕曙光。

清军入藏之战进军路线图

赵尔丰在主持各项改革的同时,还组织了对当时的西藏最大的割据势力——波密的白马青翁政权的进剿。波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连工布,东界康藏,南接藏南,不把波密割据势力消灭,不但不能保证康藏的安全,也无法进军藏南。于是他派出一部军队,对波密展开了攻击。波密之战是清军入藏以来最艰苦的一战,一路上“绝壁千切,山岭皆万年积雪,亘古不化”,“高山逼狭,时行山腹,时行河岸,军行甚苦”。清军凭借极其坚韧的意志,通过几个月的苦战,终于消灭波密割据政权,活捉白马青翁,打通了通向藏南的通道。

1911年春,清军越过雅鲁藏布江,进军藏南,一直前进到察隅地区,并在当地设立了察隅县。此时,英印当局已经开始向藏南地区进行扩张,并且开始勾结波密割据势力。假如清军不果断消灭波密割据势力,进军藏南,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英国势力侵吞整个藏南地区,并趁势扩张到波密,四川通往西藏的道路将被断绝,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一点看,清军的这次远征可谓是意义极其重大。

波密所处位置示意图,控制波密,才有可能进军藏南

就在清军进军藏南、设立察隅县后几个月,辛亥革命爆发了。当时已调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被四川的革命党政府处决,驻西藏的清军也发生兵变,官兵纷纷跑回了四川。十三世达赖趁机从印度返回西藏,从此一直到1951年,西藏保持了四十年之久的半独立状态。清政府对西藏进行的改土归流和各项改革事业也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西藏又回到了之前那种封闭落后的状态中。而下一次改革,就要等到1959年了。每每阅史至此,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辛亥革命前夕驻防西藏的清军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清王朝覆灭的前夜,清军还能发起这样一次史诗远征,粉碎西藏反叛势力,进军藏南,最大限度地为中国保住了领土完整,赵尔丰真无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他所指挥的这次远征,也理应彪炳史册。百年之后,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应当向这些先辈们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清史稿》、《艽野尘梦》、《西藏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