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的这些天,白天还是热的,正午的阳光藏着火热的心情。

但入夜后,就大不一样了。

推开窗,有凉风吹过,快速地吹散了暑热。

窗前纳凉时,随手泡了杯正山小种,坐在榻榻米上慢慢喝。

寻常生活里,开门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饮茶对爱茶的朋友而言,既是米粮般的必需,又是诗画般的消遣。

回到茶的源头看,作为最早产“荼”的国家,我们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前。

从唐煎宋点到功夫茶的流行,缕缕的茶香一路相随至今。

可到底要怎么喝茶,才能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呢?

常遇到有的老茶客说,喝茶太淡没有味,要喝味道浓烈一些的才能感觉过瘾,刺激!

但这样真的好吗?

民间广泛流传的《饮茶诀》里,早已经给出了答案,“淡茶温饮最养”。

喝茶还是喝淡一点的茶汤,更能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养生喝茶,浓茶尽量要少喝

从浓茶的定义看,指滋味浓烈,苦重浓酽的茶汤。

茶汤的浓与淡和泡茶方式直接相关,当投茶量多,浸泡时间长时就会闷出一杯浓重的茶汤。

喝茶时,有部分茶友逢泡茶必闷泡,笃信“好茶不怕闷”。

长期喝闷泡出来的浓茶的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浓茶的强烈苦涩,刺激性强的口感。

觉得喝茶是闷久一点喝才有味道, 更好喝。

殊不知,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老祖宗一早就把道理说透了——过犹不及。

比如,像是炒一道菜,盐巴放多一些更有味道,但盐吃多了会伤肾。

而茶叶当中的内含物质,包括咖啡碱,茶多酚,茶氨酸等等,它们都是有益的物质。(咖啡碱能提神利尿,茶多酚能消炎抑菌,茶氨酸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但这个有益的前提是,适量地摄入它们。

如果过量摄入,喝一杯闷得酽酽的浓茶,汤色很深,滋味很重,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含量非常高。

空腹或大量的饮用浓茶,喝茶过后不但容易醉茶头晕,还会伤胃。

另外,对咖啡碱耐受力弱的人,喝了浓茶后会有失眠的烦恼。午后连喝了几大杯浓茶后,结果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而本身肠胃不好的朋友喝到浓茶后,茶汤内的过量茶多酚容易刺激胃部的黏膜收缩,造成胃痛。

SO,从喝茶养生层面看,少喝浓茶为好!

《3》

喝茶趁鲜喝,隔夜茶不要喝

广义上理解隔夜茶,是指不新鲜的茶汤。

将茶汤泡出来后没有及时饮用而是放在一旁,放了足足小半天的时间。

晚上八点钟泡出来的一杯茶,放到第二天的早上八点,算隔夜茶。

而一早六、七点就煮好的一大壶茶,放到傍晚太阳落山还没喝完。从时间的跨度上看,这样从早放到晚的茶汤本质和隔夜茶没有分别。

甚至于,现在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还没有真正出伏,白天的燥热感不减,气温高食物的变质速度会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三伏天里将茶汤放置时间过长,最后喝到的会是不新鲜的、变质变味的茶汤,对健康没有好处。

养生喝茶,讲究趁着新鲜去喝,冲泡出来的茶汤要及时饮用。

如果隔夜后再去喝,那么一杯香甘清活的好茶,会彻底大变样。

茶香上,不新鲜隔夜茶喝起来香气极弱。

原因是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作为可挥发物,会不断地扩散到周围的空气里,用热水泡茶出汤后能感受到周围萦绕着袅袅清香。

将泡出来的茶汤放隔夜后,茶汤内的天然茶香早已经四处飘散,自然品尝不到茶香馥郁、落水香充沛的美好体验。

若是闷在保温壶里的隔夜茶,好茶内部释放出来的舒适清香、花香,果香等,大半已经被闷坏!

滋味上,隔夜的茶汤尝起来不新鲜。

品尝一杯好茶,最为难能可贵的风味特征,在于鲜爽感。

而放到隔夜后的茶汤,内部的鲜爽、鲜醇风味早已经变了味。

将隔夜的茶水喝下,品尝到的滋味肯定不如刚刚冲泡出来的茶汤那般鲜醇甘爽!

养分上,隔夜茶汤的饮用价值低。

变得不新鲜的隔夜茶,汤水内部的有益成分,比如茶氨酸、芳香物质、维生素等会受到氧化破坏。

导致喝茶养生的价值,大大下降。

另外,如果是已经滋生了细菌,发生了明显变质的隔夜茶,再继续喝下去,可就有害健康了!

对于鲜爽不再,清香消失的隔夜茶,当然是不喝为好。

《4》

带怪味道的茶,敬而远之为好

孔夫子曾有过教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臭恶不食。

大致的意思是,饮食是件有讲究和追求的事情。

健康生活里,对于尝入口的食物,可不能凑合和将就。

不新鲜的鱼肉,不吃;味道怪异的食物,同样也不吃。

而养生喝茶,有追求的喝一泡好茶,当然不能喝带有怪味的茶汤。

比如,带闷味、酸味、焦味等茶叶,最好是不喝。

带闷味的茶,工艺和储存上有明显的不足。要么是制茶时没能及时的摊晾,导致茶青鲜叶变得不新鲜后再加工;要么是储存时没有留意细节,导致茶叶沾染到了外界的杂味,串出了闷味。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这样的茶泡出来的汤水,尝起来不爽口,茶香闻起来不干净,当然不值得喝!

至于发出酸味的茶叶,在饮用前更是需要慎重。

遇到一款发出明显酸味的茶,大概率上是茶叶已经受潮变质。

当内含物质过度发酵后,发生了酸败,从而才会发出了这样的气味!

发散出焦味的茶叶,品质也很不堪。

原因在于,焦味的产生和茶叶受到高温伤害有关,制茶杀青/焙火/烘干等环节时,当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就会伤害茶叶的内含物质,生出焦味。

一款带着焦味的茶叶,可不能再继续喝!

品质出色,风味突出的好茶,茶香闻起来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一丝杂味和怪味。

清尘脱俗,清新自然,带有干燥的植物清香,才是一款好茶的本色。

有杂味的茶叶,喝下去未免会太糟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喝茶要“温饮”,太烫太冷都不妥

花看半开,月赏半圆,茶宜喝温。

刚用沸水泡出来的茶汤,温度过烫,不宜直接饮用。

喝茶温度太高,滚烫的汤水会损伤人体的口腔和肠胃壁黏膜。

甚至于,好不容易将一杯烫茶咽下喉咙后,嘴巴里烫起一层皮。

可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喝太烫的茶,对健康没好处。

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超过65℃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长期饮用有致癌的风险。

娇弱的口腔黏膜,可经不起烫茶的反复伤害。

健康喝茶,茶汤温度不宜高,也不宜太冰冷。

三伏天里喝茶,不少朋友会贪凉,喝冷泡出来的茶汤,或者冰镇后的汤水。

但养生喝茶,这样的做法并不健康,按中医上的说法会加重人体的湿气。

现代的都市人群,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不少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湿气重,脸上容易浮肿和长痘。

而饮食上如果再贪凉,将冰的、冷的东西吃进胃里,内冷外热,更是不妥。

将一杯冰镇后的茶汤直接喝下,容易让胃壁收缩,导致不适,肚子不舒服。

可见,喝茶温度过烫或者过冷,都不是件好事情。

喝一杯与体温相宜的热茶,才能让身心更舒爽和惬意!

《6》

南方的长夏漫漫,暑气一时还难以消散。

立秋后,燥意不减,秋老虎会盘踞好长的一段时间。

而空气里的水分少,更显干燥。

季节轮转,草木荣枯。

又燥又闷的时节,自然要多喝好茶,润一润唇舌和喉咙。

好茶一杯,轻松百倍。

但一杯隔夜茶,冰镇茶、浓茶等,为了养生起见,最好不喝!

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健康喝茶,贵在精,而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