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是国内学子寒窗十数载梦寐以求的大学,不过清华北大毕竟招生计划有限,每年只有各省份高考分数排名最靠前的上百位考生才有机会圆梦。然而,而由于各地高考制度的差异及大学不同招生计划的区别,有些高考分数比较高的考生也有可能落榜清华北大,比如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因为选测中有个B+并不符合清华、北大的录取条件,最后只能选择香港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白湘菱不一样的是,最近福州有一位同学,因为被北大法学院预录取而备受关注。原来这位同学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小学、初中以及高中都在国内上学,但因为是阿根廷国籍,却顺利地通过了北大外国学生的入学考试、面试,最后被北大法学院预录取。

对于此,很多网友表示质疑,认为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通过更改国籍就能轻松上北大,这对于寒窗苦读十多年的同学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有着外籍学生身份的同学不在少数,比如人大附中2017年届外籍学生共36个人,其中32人考上清华北大,而从照片不难看出,人大附中的这些外籍学生,大多都是中国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为了提高国际学生生比例,以提升大学的世界排名,对于招收外籍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优惠”政策,除了优厚的奖学金、助学金外,对于入学的要求也要比本地学生低不少。

以北京大学免笔试招收外国学生来华攻读学士学位的招生条件为例,除了SAT、IB、A-level或ACT其中一项成绩满足条件外,汉语水平只要达到HSK6级210分及以上就行,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而对于生长在国内的“外籍学生”来说,也颇具优势。

除此之外,北大外籍学生招生对于年龄也有要求,原则上要求18周岁到25周岁之间(从2002年9月1日开始计算),而前文网友提到的福州被北大预录取的这位外籍学生,还注明了是2002年9月2日出生的,也不知道是刚好符合还是刚好不符合,特意注明,颇有嘚瑟的味道,这也是很多网友争议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外籍学生”申请我国清华北大等名校或多或少的“优惠”政策,很多人打起了“改国籍”上名校的主意。而对于此,教育部早在两个月前就“发了话”,要求国际学生申请国内大学学习,需要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正因为此,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由于父母出国留学、旅游的原因,正好在国外出生,获得了外国国籍,但出生以后,基本上都在国内生活、上学的土生土长的“外籍学生”来说,想要通过“外籍”身份申请国内名校的难度增加了,而对于想要临时“改国籍”上清华北大的人来说,这条上名校的途径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最后,无论是白湘菱不符合录取条件,还是福州这位“外籍学生”被北大录取,其实都是符合录取规则的。

高考之所以“万众瞩目”,那是因为高考的公平性,能够促进和保证社会阶层有序的“向上流动”,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而面对高考,脚踏实地努力的人,往往都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