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考过吗?为什么我们都不会在公共场合穿着睡衣?

1、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

2、我们会为了别人的看法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是人类的共性。

但一个光着屁股到处走来走去都无所谓的小婴儿,到一个因为害怕别人负面评价,而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成年人,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们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对别人的看法变得敏感的呢?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蓝橡树专栏作者:立正妈妈;

........................................

孩子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意别人评价?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心理学家Sara Botto花费了4年时间在埃默里大学进行研究。

首先,Sara教授安排一群14个月到24个月大的小朋友们参加一个名为“机器人任务”的游戏形式的实验,在孩子们让人啼笑皆非的反应中得出了答案。

  • 第一组研究:

Sara给婴儿简单的展示了如何用遥控器激活一个玩具机器人,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操作了。在没有给出反馈或指令时,宝宝们会如何去尝试新玩具呢?

实验中,当孩子知道Sara在看着他们时,他们会假装看上去好像对遥控器好像并不感兴趣。

注意屏幕右下角,每次出现「Audience」字样表示有人在注视她

可是Sara一转身假装拿东西或看杂志,这个小女孩马上就去按遥控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情况在另外一位宝宝身上再次重现,当Sara没有看他时,他拿着遥控器玩得兴致勃勃。

可是当Sara突然回过头来,他马上愣住了,很不好意思地配上无辜吐舌头的表情,脸上写满了大写的“囧”字。

Audience字样出现,表示实验人员回过头来开始注视宝宝

结果显示: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正面评价,什么是负面评价时,他们都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路径——就是等研究人员转过身后再去拿遥控器。

  • 第二组研究:

这次,Sara加入了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在使用第一个红色遥控器操作时,她会摆出一个消极的态度,假装摆弄下后很随意地说——“啊,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使用第二个蓝色遥控器操作时,她会给出一个积极的态度,边玩边神情夸张地说——“哇!好棒啊!”

然后,Sara教授偷偷观察这些孩子,看他们会选择拿哪个遥控器。

当有人看着时,宝宝只是东张西望,假装毫无在意。

可是当Sara转过身去,这时,这位宝宝先假装摸了下蓝色遥控器(积极的),然后就快速地捧起红色遥控器(消极的),一脸的兴奋表明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Audience字样消失,表示实验人员背过身去了

同样的情形在另外一位男宝宝身上也发生了,当没有工作人员注视时,他也同样选择了红色遥控器,并且邀请妈妈一起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Sara突然回过头来,小男孩愣了一下,然后特别难为情地缩到妈妈怀里,小眼睛从眼角偷瞄Sara。没错,有种被抓住现行的尴尬,让人忍俊不禁。

Audience字样出现时表示实验人员回过头来看他

结果显示:当研究人员看着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选择了代表积极的蓝色遥控器,但研究人员不看孩子或是出去时,孩子们却忽然放下了蓝色的遥控器,选择了代表消极的橙色遥控器。

孩子会因为自己选择了大人眼中代表消极的红色遥控器,而觉得不好意思,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在意大人的态度。

▲ 被观察时,选蓝色遥控器(代表积极)居多

不被关注时,选红色遥控器(代表消极)居多

  • 第三组实验:

在最后这组试验中,只有一个遥控器,可是有两名工作人员。

一名工作人员在操作遥控器时,表现出消极无趣的态度,说:“哦,玩具动了”。

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则显得兴致勃勃地喊道:“好棒!玩具动了!”

然后,当这两位工作人员分别注视着小女孩时,女孩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当给出消极反馈的工作人员看着她时,女孩浑身不自在,手足无措地不断想从妈妈身上寻求帮助和依靠。

▲ 当消极反馈人员在注视着她

而当积极反馈的工作人员注视着她时,女孩却有种卸下心理负担的轻松,嘴角扬起微微一笑,马上把遥控器拿过来玩儿。

▲ 消极反馈人员转身了(椅子转动),换积极人员看她

结果表明:成人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孩子更倾向于在能得到积极反馈的人面前表现自我。

通过这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样,对别人对物体和行为的反馈很敏感。重要的是,他们用这些反馈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两岁的孩子不仅会看人眼色,还会见风使舵,懂得用“假动作”去迷惑成人。

当我们都认为孩子懵懂无知时,孩子已经偷偷在看人下菜,根据大人的态度来做出适当的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你的眼色,决定着孩子的人设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并非与生俱来。其实,最初他们大脑对自己行为的评价,都是中性的,行为的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但在成长过程中,大人对不同行为赋予的含义,使得孩子逐步学会去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并且根据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我的认知。

孩子是如何一步步长成父母期待的模样?答案就藏在父母日常的语言和行为里。

美国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BurrhusSkinner)博士,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意即依靠强化,所有人的行为都能被塑造。换句话说,就是你越对某个行为进行奖励,就越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

为此,他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后人称为斯金纳箱实验。

实验1:将小白鼠放入一个装有按压杆的箱子里,每次按下按压杆,就会有食物掉下来。

结果: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学会按压杠杆获取食物。(奖励可以带来积极强化)

实验2:将小白鼠放入一个装有按压杆的箱子里,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压杆,则箱子通电。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压杆,通过断电避免被电击。(惩罚也能带来消极强化)

通过实验,斯金纳发现,带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可以导致动物产生学习行为,人类也是同理。当我们的某种行为被他人肯定、为我们带来利益时,我们就会受到鼓励,从而继续这个行为;可当我们受到批评或是伤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然后减少或停止这个行为。

而孩子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在接受着来自周围人的正向或负向的评价导向。

学步期的孩子不小心摔倒,父母总是冲上去又哄又抱,甚至狠狠打地板几下,责备“都怪这地板,把我们的宝贝绊倒了。”

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认为“哭泣有理,弱者最大“,往后遇到问题就习惯了扮演一个“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的被保护者的角色。

反之,如果父母每次都是在一旁用信任的眼色,赞赏的话语,鼓励孩子勇敢爬起来,那么孩子可能会更坚强更有韧性,遇到问题会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解决。

不同的评价强化,会带给孩子截然不同的行为选择。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当你鼓励认可孩子时,你是在对他做一个正向催眠(你是好的);当你批评否认孩子时,你是在对孩子做一个负向催眠(你是坏的)。

善用期望效应,

塑造期望中的孩子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也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被称为“人际期望效应”,证实了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的影响个体。

罗伯特·罗森塔尔在一所乡村小学一到六年级各抽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悄悄地从每个班随机挑选了 20% 的学生,写成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

事实上,他并未接触过任何孩子,只是利用权威性谎言,给老师们营造了一个“学霸名单”出炉的假象。

8个月后,再次对所有孩子进行第二次测试,结果显示,被贴上“学霸”标签的20%的孩子成绩普遍有了提高,而且更开朗、更自信、求知欲更强。

▲ 表格中,M 是两次测试的差值

(意味着 8 个月时间里孩子的进步值)

结果显示,一二年级的实验组孩子比控制组有显著更大的进步

有趣的是,这部分孩子并没有被透露过自己上了学霸名单的信息,老师们只是通过行为和语言、态度等方式,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但来自老师的赞赏,能力被认可,正向的强化效应,使得他们更有自信,更愿意向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努力,进而改变了他们的智商和学业等方面的表现,形成了正向循环。

这也就是罗森塔尔提出的——孩子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的机制可以对孩子产生期待效应。

▲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运作机制

正如清代教育家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外界的评价犹如登山,越夸越有能量,爬得越高,越损越泄气,下滑得越快。

大人的正面期望与鼓励,能够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导向,从而使其自发继续这个行为;反之,负面暗示也可能让孩子对自身产生消极的认知,引起恶性循环的后果。

被贴上“胆小”标签的孩子,遇事总是畏畏缩缩,被鼓励“你可以的,再试试吧”的孩子,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被训斥为“爱哭鬼”的孩子,眼泪总是像开闸的水库哗啦啦止不住,被允许“抱抱,想哭就哭吧”的孩子,更有能量去面对挫折。

每个孩子都如同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在父母对待自己的语气、眼神、态度、评价中,去建立自己的情感关系,形成自我认知。

你给孩子内心埋下了什么种子,孩子最终就会结出什么果实。

每一个父母都拥有塑造孩子的力量。

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认可,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正能量。

愿我们都能成为带来光和热的那个太阳,愿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