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很多时候,我会强调健脾,在治疗疑难杂症过程中的意义。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觉得我只会“健脾”这一套把式。

其实,这么多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眼界的不断开拓,我深深感受到,健脾这件事儿,的确是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现在,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了解到,我为什么这么重视脾胃。

这张医案,是我早年在《新中医》上看到的,收藏至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94年刊载出来的。

话说当时啊,有一个少年,仅仅13岁,男性。什么病呢?就是睡觉磨牙。

据父母叙述,这个孩子从10岁开始,就有睡觉磨牙的毛病,但是并不严重。不过后来,渐渐严重了,几乎每天晚上都磨牙,而且声音很大,同室者根本无法入睡。

睡觉磨牙,到底因为啥呀?全家人开始到处求医。

有的说,这是消化不好,所以用消食药。结果不好。

有的说,这是肚子里有蛔虫啊,得用驱虫药。结果不好。

有的说,这是孩子缺了维生素了,得赶紧补维生素。结果不好。

到后来,连镇定剂都用上了,结果还是不好!

没办法了,一家人决定,咱们找中医试试吧。

刻诊,见患者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苍白,少气懒言,脉象细弱,舌淡苔白。再询问,得知患儿自幼体弱,经常生病。

于是,医师给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党参、熟地、山茱萸各12克,石菖蒲、五味子、远志、僵蚕各10克,炒枣仁30克,黄芪、生龙骨、生山楂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前后用药21剂,诸证悉平,未再复发。睡觉磨牙的毛病彻底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头怎么回事啊?现在,请你准备好你的脑袋,集中注意力,跟紧我的思路,我帮你一点一点来看。

你看,这个孩子,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脉象细弱、精神不振,这是不是典型的脾虚气弱的表现啊?另外,他从小就爱患病,说明先天资质太弱了。用中医话说,这就是肾精亏虚,精血不足啊。先天之本弱,直接导致后天之本虚弱。

那么,脾虚的结果是什么?

脾,主气血之生化。脾虚,气血不足,则肝血失养。肝主筋啊。肝血不足,则筋失养。筋失所养,因此它就拘挛、妄动。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它就是在“抽”啊。这一抽,孩子就磨牙不止!

另外,脾虚气弱,则气血不足,影响心血的供应。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心藏神,肝藏魂。魂,随神往来。如今心神失养,则肝魂不定。肝魂不定,则肝风内起,更加引起筋的拘挛。

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脾补好。气血旺盛了,肝血得养了,筋经得到濡润了,它自然就“不抽”了,磨牙就消失了。

你读懂这些,就明白上面配伍的意义了

其中,黄芪、党参、炙甘草,这是健脾益气啊。这是基础。然后,用熟地和山萸肉,以来滋补肾精,改善先天之本的羸弱,而来直接添精补血,濡养肝血。石菖蒲、五味子、远志、枣仁、龙骨五味药,安养心神。心神安,则肝魂安,人在夜里就安生下来了。僵蚕一味,用于解痉,改善经脉的拘挛。所有这些药,久用碍胃,所以用山楂来化瘀滞、助消化。

这就是来龙去脉。你看懂了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对此的调治思路,是以健脾为中心,填精补血和安养心神为辅。这个配伍的思路是周密的。

我把这个配伍经验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有需要的读者,若非专业人士,请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关键是,我想让您知道,中医健脾的思路,是治疗疑难杂症的钥匙。怪病先治脾,这是真理,颠扑不破的。从中,我们也该看到,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脾胃。尤其是小孩子,应该从小把脾胃养好。这是古老中医给我们的启迪。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