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系列屈辱后,到1870年代实在是忍受不了屈辱的清廷,终于看到海洋重要性。并决定打造新式的南洋与北洋水师,以拱卫海疆。而当时清廷共有四支水师(分别为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船政水师、广东水师),其中北洋水师,倒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海军。作为较晚成立的北洋水师最终在1886年正式成立(也说1888年年底正式成立),刚成立的北洋水师便已进入到他的辉煌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1888年,北洋水师的综合实力已达到了巅峰。此时北洋水师有从英国人手上购买了两艘排水量皆在2300吨的“致远”号和“靖远”号等军舰,也有从德国人手上订购的两艘排水量达到7000吨的“定远”号和“镇远”号装甲舰、两艘排水量皆在2900吨的“经远”号、“来远”号等军舰,加上清廷自造的“威远”号、“康济”号等等。至甲午海战爆发前夕,北洋水师共拥有大型军舰13艘、其中拥有较为强大的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也接近3.5万吨。这样的舰队阵容在亚洲地区确实有争当第一的潜力。

而在训练方面,北洋水师前期训练水平还是不错的,可以称得上训练有素。但自从1890年北洋水师发生琅威理的升旗事件后,舰队中服役的许多外国人被赶走了,进而导致北洋水师的训练水平大幅下降。北洋水师在训练方面开始懈怠下来,也使北洋水师的战力出现下滑。

而在火力上,自从普法战争后,德国的克虏伯大炮便使清朝着了迷。在后来成立北洋水师时,北洋舰队的一些舰船上也装备着克虏伯炮,诸如“致远”号装备3门210mm口径的克虏伯后膛炮,另外还有两门6英寸的阿姆斯特朗后膛炮以及8门57mm的哈奇开斯机关炮。而北洋舰队的整体火力水平直至甲午战争爆发时依然比邻国日本要高。只是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利用速射炮的射速弥补了火力上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洋水师的一个较大的缺陷可能就是舰船不能实现全国产化,还有舰队中服役的舰船由于出厂方不一,有从英国订购的,有从德国订购的也有自己造的。导致航速不一,也影响着北洋舰队的战力。而后来北洋水师装备又得不到及时改善,也影响着舰队的战力。

在北洋水师成立以来,对于北洋水师的排名可以说各不相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北洋水师至少在1890年之前,其综合实力居于东亚第一毫无问题。但对于北洋水师能否位居亚洲第一,争议性依然不小,而争议者主要是和奥斯曼帝国做比较。

尽管在1888年时,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舰船吨位整体要高于清廷的水师。但奥斯曼帝国海军整体战力是否也能像舰船吨位一样高于清廷就有待商议了。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一直都在向西方吸取技术,而在海军建设上,奥斯曼帝国海军的舰船性能放眼世界也是不俗。但是唯一诟病的就是实际战力。奥斯曼帝国海军的战绩自18世纪中叶以来就与纸面数据不对称。当然,清廷的水师自1683年澎湖海战以来也严重缺乏战绩支撑。此时无论谁高于谁,都不会有明显的差距。

另外北洋水师又只是清廷海上力量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尽管北洋水师时清朝海上力量的精华,但单拿北洋水师巅峰时期和日本或奥斯曼帝国整支国家海上力量相比谁是亚洲第一确实有点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