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近日,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相关团队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了大型食肉动物在大熊猫分布区的减少趋势,外界解读时指出这是由于过度保护单一种群,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这种说法存在误读,WWF中国副总干事周非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保护策略不是仅针对大熊猫这一物种,而是使整个生态系统受益,保护区内大中型食草动物和中型食肉动物的分布都是在扩大的,而大型食肉动物减少现象的发生绝不仅仅在大熊猫保护区内,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规模缩小,同时也呼吁利用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和保护地体制改革等机会,进一步推动将大型食肉动物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和指标融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的整体战略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生大熊猫。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

四种大型食肉动物几乎从大熊猫保护区消失

8月3日,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野生动物生态与保护实验室研究员李晟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豹、雪豹、狼和豺这4种大型食肉动物几乎从中国专为大熊猫保育而设立的大部分保护区中消失了。

从2008年至2018年间,研究团队在中国大熊猫分布区中的73个保护区内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66个官方认证的大熊猫保护区。这些保护区范围从北到南跨越五个山脉,分别是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和凉山。

研究结果显示,自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在50-60年前初次设立以来,豹、雪豹、狼和豺这4个物种在大部分保护区中逐渐难觅踪影。其中,豹从81%的保护区中消失了,雪豹从38%的保护区消失,狼从77%的保护区消失,豺从95%的保护区消失。

随后有舆论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过度保护大熊猫单一物种,而减少了对其他野生动物种群的保护。

专家否认猛兽消失要让熊猫保护政策“背锅”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副总干事周非跟新京报记者解释称,所谓熊猫保护影响生物多样性的说法存在着误读:“李晟老师的团队没有所谓过度保护大熊猫单一物种这样的说法。实际上,野生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早在近三十年前就脱离了单纯的‘物种抢救’的阶段,逐渐从单一物种的保护策略向生态系统保护转变。”

周非介绍,WWF从四川省王朗大熊猫保护区启动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时,所设计的保护策略就已经不是仅针对大熊猫这一物种,而是从保护栖息地的角度来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并使整个生态系统受益。

而对于保护区大型食肉动物减少的问题,周非表示,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大熊猫保护区内有所减少,这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规模退缩,“相比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对栖息地要求更高、对人类活动的干扰也更敏感。李晟教授团队在论文中也援引文献,说明他们所研究的四种大型食肉动物的消退趋势与这些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减少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光是针对大熊猫保护区一地发出质疑并不妥当。”

周非介绍,在过去两次大熊猫调查中均显示,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大中型食草动物和中型食肉动物的分布都是在扩大的,“由此可见,大熊猫作为‘伞护物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据悉,所谓伞护物种,就是某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能够涵盖其他物种的需求,对该物种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伞,而在中国,最佳的保护伞无疑就是大熊猫。

大型食肉动物保护方案需要精准数据

周非表示,其实在大熊猫分布区内,关于大型食肉动物的调查数据至今都非常缺乏,也并不系统。周非强调,大型食肉动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保护价值是毋容置疑的,他们近些年也一直开展着对大型食肉动物的调查与监测工作,而在调研中他们发现,在岷山山系的局部区域,由于大型食肉动物的缺失,导致有蹄类动物不受控制地增加。“这些动物的增加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植被被过度啃食,树皮受损增加病虫害危险,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

李晟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大熊猫保护区对保护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绝非没有贡献,“当前在大熊猫分布区内,之所以还有部分区域能够有豹、豺等大型食肉动物得以保留下来,主要就是得益于这些不同时期建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以及相关的保护投入。”

李晟建议,在保护区规划和设计方面,需要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虑建立区域性保护区群或更大面积的保护地,以满足大型食肉动物种群延续的需求,在所需的保护策略和保护区规划上与大熊猫保护应存在差异。

周非赞同李晟教授的说法,他们也希望在有精准数据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开发对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方案并推动针对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工作,“同时也希望利用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和保护地体制改革等机会,进一步推动将大型食肉动物保护作为重要的内容和指标融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的整体战略中。”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