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客厅系列活动回顾 —

No.44

菲利普·罗斯

和他笔下的美国

我们都在伪装成我们所不是的

///

“你还是得承认这个作家是自多斯·帕索斯以来揭露美国最透彻的人。他把一支温度计插进了这个国家的屁眼。”

但汉松以半开玩笑的语气这样形容菲利普·罗斯笔下的美国。这个辛辣且令人不安的比喻其实出自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人性的污秽》,也是但汉松心中罗斯最好的作品之一。

在这个比喻里,“温度计”用于检测是否发烧,美国当下的狂热无疑亟需体温测量;而“插进屁眼”则是一个暗示,罗斯对于美国的历史的揭露和解构,大多是触目惊心、让人不安的,甚至有时是粗俗的——但是我们知道,肛门测体温是最准确的。

从五六十年代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到九十年代克林顿的性丑闻,菲利普·罗斯对于美国的揭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报道,而是用一个个平凡的美国人具体而微地串起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心灵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人性污点》 剧照(改编自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

冷战、学生革命、麦卡锡主义、美越战争——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成为故事不可或缺的底色。罗斯笔下的主人公们不仅是各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各自时代的人质。他们的意识是这些时代参与塑造的,他们的命运也被时代洪流所裹挟。他们是美国历史的“人质”,他们想反抗,但最终还是无能为力。

新京报·文化客厅NO.44,我们联合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但汉松,走近美国文坛神话菲利普·罗斯和他的“美国三部曲”,解读他笔下美国人精神生活的病理切片。

整理撰文 |崔健豪

编辑 |吕婉婷排版 |Cassie

校对 |李项玲

菲利普·罗斯作品《事实》《行话》《愤怒》

但汉松

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19-2020,弗吉利亚大学),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小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及批评随笔写作。

01

一位难以读懂的伟大小说家

关于菲利普·罗斯的文学地位,但汉松认为引用哈罗德·布鲁姆(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的论断再合适不过:在美国文学正典中,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就是菲利普·罗斯、科马克·麦卡锡、托马斯·品钦和唐·德里罗。

罗斯在美国文学正典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于其他三位作家很少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菲利普·罗斯还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他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会公共事业,还曾推动了一批东欧作家的作品在美国的出版。在但汉松看来,罗斯有一个非常大的自我,他喜欢接受采访,喜欢就公共议题发声,这也让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利普·罗斯

与知名度相伴的是巨大的争议性。作为一名犹太裔的美国人,罗斯对于美国犹太裔群体的刻画却是非常辛辣的,甚至于变成了一个社会丑闻。美国的犹太群体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犹主义者、一个“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人。而罗斯笔下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往往非常负面辛辣,也使一些女书评人如角谷美智子,公开指责菲利普·罗斯有厌女症。在罗斯的第二段婚姻瓦解后,前妻布鲁姆出版了一本自传,名为《离开玩偶之家》,讽刺罗斯是一个极度糟糕的丈夫。

不过,若抛开这些只谈作品,但汉松认为,从霍桑开始,到马克·吐温,再到海明威、福克纳,再到如今,罗斯无疑是这个时代“伟大美国小说”(GAN)创作传统的继承人。根据罗斯的自述,他一天之内最多只有两个小时可以不思考关于写作的问题。从27岁出版第一部作品便一举成名,到85岁离世,罗斯一生创作了三十余部作品,可谓笔耕不辍,也留下了大量的手稿。他在封笔之前曾将全部手稿捐给了宾州大学的一位教授,结果因为他的手稿实在太多,那位教授还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甚至比罗斯本人去世得更早。

罗斯曾经讲过:如果你在两个星期之内读完一本小说的话,那么你就不是在读小说。但汉松觉得这大概也是他的作品在国内热度不够的原因。罗斯的小说在召唤一种现代社会稀缺的美德,就是耐心。他认为自己的文学使命不在于制造扣人心弦的情节,而是创造一种意识、一种心灵。正如他的“美国三部曲”。

02

美国三部曲:失温的山巅之城

在但汉松的评价体系中,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是其30余部作品中写得最好的三部。它们写于罗斯人生的重要变轨期。1995年罗斯和第二任妻子布鲁姆离婚,因为离婚的一些纠纷争议,他的情绪一度处于低谷,甚至去看过几次心理医生。随后,从1997到2000年短短几年的时间,罗斯的创造力出现了一次大爆发,接连完成了《美国牧歌》、《背叛》和《人性的污秽》。

在这三部小说中,罗斯的写作回到了他熟悉的内森·祖克曼的模式,聚焦于历史思维,去重新审视对他生命影响最大的五六十年代和即将过去的九十年代,让小说家祖克曼作为自己的一个镜像,在故事中充当一名叙述者、倾听者,不断地探寻笔下那些悲剧人物内心的秘密。这三部作品塑造了三个现代悲剧意义上的反英雄:“瑞典佬”利沃夫(《美国牧歌》)、“共产主义者”艾拉(《背叛》)和“精神犹太人”科尔曼(《人性的污秽》),以他们个人戏剧化的失败来折射或隐喻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轨。

电影《人性污点》 剧照

但汉松认为,从历史上看,美国一直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国家。它从建国开始,就不是靠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或是一般的种族、民族这些联合而成的国家,它是一个靠神话构建的国家——“五月花号”就是它的神话。选择成为美国人,并不是在血统、族裔上去成为美国人,而是在于你相信这套美国梦的修辞。

这套修辞里包括了美国例外主义、天定命运论,包括了“山巅闪耀之城”和“上帝的选民”的想象,到后来它衍变成“美国是世界秩序的捍卫者”,“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体育,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技……”而这种美国式的天真也正是罗斯在作品里着力去解构的。

“郊区的房子、游泳池、一条狗、一辆车、一儿一女”,这是美国梦所营造的典型的美国中产生活,但遗憾的是,美国并不是生活在玻璃花园里面的国家。罗斯通过《美国牧歌》中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悲剧,鞭辟入里地批判了美国梦如何一步步演变成美国梦魇,揭示出美国式的天真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虚构。越战、种族暴力、麦卡锡主义、身份政治——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失乐园,也是国家的失乐园。

电影《美国牧歌》剧照

罗斯在小说中常使用一些“絮絮叨叨”、“长篇累牍”的对话,也应了祖克曼的感慨,即“人生就是漫长的谈话”。比如“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背叛》,但汉松觉得它更像是一部思想小说。

《背叛》带有非常浓厚的现实主义的影子,而且是19世纪巴尔扎克式、左拉式的现实主义。当他在讲一辆车的时候,他会事无巨细地描述细节,包括车的加热器、风挡玻璃、防泥板、车前灯等等,就在读者快要乏味的时候,他会冷不丁冒出一句“关于那辆车我可以不停地讲啊讲啊,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和女孩睡觉的地方”。这也可以看出,罗斯对自己的行文风格有着非常强大的文本自觉,他使用古典现实主义的手法,同时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用、知道怎样取得他理想的戏剧反讽效果。

“政治不正确”也是罗斯小说的一贯特色。在《人性的污秽》中,罗斯尖锐地批判了身份政治。在美国,身份政治是一种对差异性的崇拜,但在罗斯看来,这些政治正确的说辞背后,往往带有一种伪善和虚假。正是这样的伪善和虚假,让小说主人公科尔曼明明是一个黑人,却因为歧视黑人而堕入丑闻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人性污点》中的“精神犹太人”科尔曼

罗斯或许认为,所有的身份都是一种压迫,让我们去成为一个我们所不是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自由地成为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摆脱所有的身份束缚,不要让肤色、族裔、性别成为我们的第一属性?就如小说中的科尔曼,他背叛了自己的种族,他不想当黑人,也不想当白人,他说他就想当他自己。

如今,我们不难发现,罗斯小说背后所隐含的身份欲望与个体自由之间的戏剧性张力,无时无刻不在当下美国的现实中上演。

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美国牧歌》《背叛》《人性的污秽》
点击各个书封可进入单独购买链接

03

一部好的小说就是一部预言

在分享中,但汉松不止一次提到罗斯的作品具有惊人的预言性,针对读者提出的罗斯作品对当下美国社会的映射问题,但汉松引用了罗斯在《行话》中对卡夫卡作品的预言性的评论:

“这些作品它当然是预言到了奥斯维辛了,可是这些作品它不是天才的语言,它只是一个证明。一个知道如何深刻地真实地反映最为个人的经验的创作者,他也必然会触及超个人的或者社会的领域。所以文学跟政治是非常有趣的,就是文学没有必要去四处搜寻政治的现实或担忧兴衰更替的统治体系,文学可以超越这些,而且仍然可以回答统治体系在人们心中所激发出来的问题。”

这是菲利普·罗斯从卡夫卡那里学到的重要的一课,正如他曾在《背叛》一书中对文学与政治的反思。政治最会普遍化,文学最会个别化,所以文学跟政治必然有着一种紧张的关系,政治不断将世界简约成一些类型、阶级、关系的属性,但是小说家的使命是突破这些概念的束缚,把个体当中最幽微、最不可通约的那些东西,以最诚实的方式,戏剧性地展现出来。

罗斯无意于在文学当中去超越时代、预言时代,但当文学小说的创作者深刻地去履行自己的使命,去将自己笔下的人物忠实地个体化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那些具体而微的家庭和个人的故事跟命运的话,那么我们必然也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命运和时代未来的走向。

在但汉松看来,读这样的小说就是去读预言,虽然这样的预言本身并非小说家有意为之。

新京报文化客厅

用文字搬运想象

新京报书评周刊全力打造的直播系列,关注文化视野各式流行,邀请文化名家进行“云上”分享。云享文化生活,Live每周不停。

直播账号请关注:微博@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新京报书评周刊、B站@新京报·文化客厅。

新京报·文化客厅

新京报书评周刊全力打造的微信群读书会系列,关注国内外思想、文学、艺术、学术、出版动态,聚焦新书,打造文化深度分享。

预告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化客厅@新京报书评周刊。语音分享音频合集关注B站@新京报·文化客厅。

运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