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大点后,就会开始扔东西,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一种坏的习惯,立马严厉禁止,但其实这种行为很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执笔:王筱铭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宝宝出生后,父母觉得很是可爱,就想要多陪伴他们,也喜欢逗孩子玩,可随着娃逐渐的长大,逐渐拥有了意识,学会了走路,就开始了调皮捣蛋,乱扔东西,经常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家长在这时就会变得很是烦躁,会立马呵斥,进行阻止,甚至有些脾气不好的父母直接开始了打骂。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爱扔东西的原因

首先,这是因为孩子在拥有意识后,会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想要通过去触碰或是啃咬的方式来进行了解,还会通过扔不同的东西的时间、力气来满足自己学习的心理需求。

其次,由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们对待这些新鲜的事物时不仅好奇,还会像对待玩具那般玩耍,将东西到处乱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具备的足够的抓握、投掷和手眼协调能力,扔东西的过程是娃在不断练习和测试自己的新本领,并因此而觉得很有成就感。

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在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是独立个体,属于分离状态时,就喜欢将东西扔出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知和发现物体分离,从而获得快乐。

最后,在宝宝2岁左右,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也正是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孩子渴望表达自己的欲望,但由于还不能够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父母没有理解到娃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很可能会通过扔东西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为什么孩子扔东西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孩子在学会乱扔东西时,其实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小手,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系统、脑神经、手部、眼睛等都可以完成相互的协调。

那么,孩子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就能够促进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还能够利于动作、手部及动作等的发展,从而逐渐促进大脑的智力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当扔的东西掉落在地上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也是宝宝发现声音来源的最初阶段,他们就会不断地通过自己制造出声音,再慢慢进行探索,因此孩子就会扔出不同的物品来感受不同的声音,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不断锻炼发散性思维和探索精神,促使创造力得到发展。

当孩子爱扔东西时,家长该如何处理?

1、理解孩子

孩子扔东西的行为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需求,家长要学会理解,不让认为他们是在搞破坏,不要进行制止,而是应该将一些危险物品藏起来,让娃能够安心,且安全地进行扔东西。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运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对心理素质起到一定促进发展的作用。”

2、和孩子一起扔

家长在孩子扔东西的过程中,可以和他们一起扔,就像是在和宝宝一起玩游戏一般,还可以进行科普认知,这就不仅能够促进亲子感情,还能够提升娃的认知能力。

3、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

家长不要对孩子扔东西的行为进行制止,而是让他们在一个规定的区间玩和指定可以玩的安全物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如让娃在一个区域或房间里面进去扔,且还需要告诉孩子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

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扔东西,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探索能力的发展,还能够让娃的心理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