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月清风sx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年间,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朱棣的两个儿子: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位之争,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朱棣去世的那个晚上。

在这场斗争中,无数人头落地,无数大臣折腰,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双方各出奇谋,经过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朱棣的两个儿子。

长子是朱高炽。朱棣的这个儿子胖得像头猪,臃肿不堪,小时候得病,成了瘸子,走路都要人扶,简直就是个废人。朱棣实在想不通,英明威武的自己,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儿子。

除了外貌,朱高炽的性格也与朱棣截然相反,他是一个老实人,品性温和,虽然对父亲十分尊重,但对其对待建文帝和大臣们的残忍行为十分不满,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讨朱棣喜欢。

朱高煦是次子。他长得一表人才,相貌英俊,并且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很精明,也很无赖。

我们都知道,朱棣是明代的厚黑学专家,水平很高,说谎抵赖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无所不及。

做父亲的总是更喜欢像自己的儿子。朱棣也不例外,特别喜欢很像自己的朱高煦,在选择太子的时候,本想立朱高煦。

然而,朱高煦却没有看懂父亲。他一心想着在靖难的时候,拼了命为父亲的江山搏杀,数次出生入死,而只得了父亲一句“勉之,世子多疾!”,就再没有下文。

朱高煦认为父亲朱棣骗了自己,很愤怒。他恨朱高炽,更恨说话不算数的父亲朱棣。于是,开始了不择手段争夺皇位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对立太子这件大事拿不到主意,于是征求文武百官意见。

武将一致推举朱高煦。朱高熙的确有能力,况且战友上台好办事啊。

文臣则说,“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都主张立朱高炽。

文臣武将各执一词,明争暗斗,朱棣没了主意。

这时,朱高炽派出他的得力干将解缙,开展对朱棣的心理战术,这一招很凑效,打动了朱棣。朱棣立刻召见朱高炽,正式册封为太子。

至此,这场夺位之争,看似就要以朱高炽的胜利而结束,尘埃落定。然而,恰恰相反,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花落谁家未可知。

朱棣册封朱高炽为太子后,分封朱高熙到云南,朱高熙恼羞成怒,促使皇位之争达到了白热化。

朱高熙先赶走解缙,然后花重金买通朱棣身边的很多近臣侍卫,造出太子急于登基,抢夺皇位的传闻。

朱高熙的无端造谣生事,击中了朱棣的要害,在身边人的蛊惑下,不容权力有失的朱棣,果然开始怀疑一向老实的太子。

永乐十年(1412年)九月,朱棣北巡回京,对太子突然袭击,审查太子在监国期间的各项工作,严厉训斥太子,抓了一大批太子身边的官员,更改了太子颁布的多项政令,并将言辞激烈,直言上谏的大理寺丞耿通斩首示众。

太子党大受打击,太子地位岌岌可危。

1.杨士奇一问一答,稳住局势

1412年的风波过后,朱棣对太子产生怀疑,便向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时期表现如何。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暗藏杀机。

为什么朱棣要问杨士奇呢?

因为杨士奇非常低调,连朱棣都认为他不是太子党,是中间派,经常向他询问太子的情况。

殊不知,杨士奇看到太子虽然形象不好,却是一个能够仁怀天下的人,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与太子同甘共苦,携手并肩,早已成为太子的死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城府极深的杨士奇,听到朱棣的问话后,敏锐地觉察到,决定太子命运的关键时刻来到了。机智敏锐的他,像外交辞令般的回答,堪称两全其美。

杨士奇这样回答:“太子监国期间努力处理政事,能够听取大臣的合理意见,但对于不对的意见,也绝不会随便同意,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他会当面驳斥和批评。”

杨士奇的回答实在不简单,他描述太子既勤恳干活礼贤下士,又群而不党,与大臣保持距离。他一下子把朱高炽肥头大耳的形象,变得光辉高大起来。

朱棣听了,十分满意,脸上立刻阴转晴,还对杨士奇大大夸赞一番,夸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朱棣和杨士奇各出绝招,朱棣施展的是武当长拳,外柔内刚,杨士奇则是太极高手,左推右挡,来去自如。

永乐十年的这场纷争,由于杨士奇等人的努力,终于稳住了局势,就此结束。

但,太子前面的路还很长,只要朱棣不死,朱高熙就不会善罢甘休。事实也是如此,另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策划中。

2.杨士奇二问二答,主动揽责

永乐十二年,九月,朱棣北巡归来,当时太子及其下属官员奉命留守南京,闻听这个消息,立刻派人准备迎接,但迎接时由于准备不足,有所延误。本来这只是一点小事,朱棣却大发雷霆。

究其原因,是朱高熙在背后捣鬼。他不断地编造太子企图不轨的各种小道消息,并秘密报给朱棣。起初,朱棣不信,禁不住经年累月地造谣,加上朱高熙买通朱棣身边的人也不断地说坏话,朱棣渐渐开始怀疑太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一回来就碰上太子迎驾迟缓这件事,虽然不是大事,但成了导火索,被朱棣认为是太子藐视他的一种表现。

在朱高煦的精心策划和挑拨下,朱棣怒火越烧越旺,太子受到严厉斥责,太子党的主要官员骞义、黄淮、杨溥等关进监狱。

朱棣对太子党的失望情绪达到极点,他不再相信拥护太子的那些文官,但只有一个人除外,这个人就是杨士奇。

和两年前一样,虽然杨士奇一直在太子身边,但朱棣却一直认为杨士奇是一个公正客观的人。

于是,朱棣再次召见杨士奇,问了他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这次朱棣没有遮遮掩掩,他直截了当问杨士奇,太子是否有二心,不然为何违反礼仪,迟缓接驾?

杨士奇用勇敢的答案回复了朱棣,他说:“太子对您一直很尊敬孝顺,这次的事情是我们臣下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罪责在我们臣下,与太子无关(太子孝敬,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他说完,抬起来头,无畏地迎接朱棣锐利的目光。

朱棣终于释然。既然不是太子本意,不是太子有意怠慢,自己就放心了。

就这样,悬崖边上的朱高炽又一次被杨士奇拉了回来。

杨士奇主动揽责,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太子势孤,与他一同辅佐太子的人都下狱,只剩下他一人暂时幸免的情况下,主动替太子承担责任,冒着很大的风险。但他却宁愿坐牢,也舍命保太子。

从当时的情况看,朱高炽的太子地位难保,众叛亲离,继续跟随太子,还容易成为朱高煦的打击对象,是特别危险的。

很多大臣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在风雨飘摇中,杨士奇依然决然支持太子。这让我们看到,杨士奇立场坚定,决不是一个投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杨士奇三问三答,绝地反击

朱高煦阴谋诡计得逞,太子大受打击,太子党也奄奄一息。对朱高煦来说形势大好,前途光明。

但人往往容易得意忘形,胜利在望的朱高煦日益嚣张,就在朱棣对朱高煦感到厌恶的时候,太子党开始反击。

当时,正值朱高煦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引起了朱棣的警觉。朱棣改封朱高煦到青州。按说青州不是很差,但朱高煦为了夺权,不肯离开京城。

朱棣直截了当告诉朱高煦,既然被封,就赶紧上任,怎么能总赖在京城不走(既已藩封,岂可常居京邸)?

朱棣不断地打压太子,无非是告诉太子不要急于夺权,但他的这一行动却被朱高煦误解,他误认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越发专横跋扈,最终触怒的朱棣。

太子党抓住这个机会,发出致命的一击,而完成这一击的人,正是杨士奇。

说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与前两次一样,他的这次攻击也是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完成的。

此次对话,除了朱棣和杨士奇,还有骞义,不过他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朱棣问:“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朱高煦封号)行为不法的传闻,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吗?”

朱棣这话是对杨士奇和骞义两个人问的,但两个人的反应却大不同。

骞义虽然也是太子党,但被整怕了,唯恐是陷阱,便推说自己不知道。

杨士奇作为一个政治老手,十分清楚权力斗争。现在朱棣已经丧失了对朱高煦的信任,这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杨士奇从容不迫地回答:“我和骞义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有什么话也不会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不知道。”

这句话看似跟骞义的回答一样,啥也没说。别急,下面还有个“但是”呢。

“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在这个时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唯陛下熟察其意)。”

细细品来,杨士奇此言实在厉害,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杀机,要把朱高煦往死里整。

朱棣被杨士奇的话震惊了!朱高煦三番五次不肯去藩地,如今要迁都,他却执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干什么?

于是,永乐十五年,朱棣不顾朱高煦反复哀求,强行将他封到乐安州(今山东广饶)。

至此,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太子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稳住了宝座。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恐怕还轮不到仁、宣两位皇帝,此荣誉实非杨士奇莫属。因为如果没有他,朱高炽可能就不是所谓的明仁宗了。

这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讲的一个故事。在这本书中,他以诙谐的语言,逗趣的语气,讲述了明朝历史上许多有趣有料的史事。让读者以轻松的心情阅读的同时,传递着真善美,正义与忠诚。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的一句话“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道”的手段和工具。

细细读来,仔细品味,当年明月借用书,来极力传播着信念之道,《明朝那些事儿》“文以载道”,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