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到了汉朝时期更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生低微的刘邦创建了汉朝后,将自己的出生跟龙联系起来,从而神化自己的出生,利用百姓对龙崇拜的心理,使百姓对他臣服归顺。

那么古代人民为何对龙如此崇拜,这其中的缘由倒值得探索。

汉代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龙的形状如鳞虫般,二是龙在古代是一种人民崇拜的灵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分析中的“集体无意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人民对于龙崇拜的本质。

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谈到:“集体无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相同的“集体无意识”,它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面,平时不会被发现,但是却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再通俗的解释,像我们现在都觉得自己是“龙的传人”,会觉得龙很神圣,但是我们并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这就是大家一致的“集体无意识”在影响着我们,是我们从祖先遗传的一种意识,所以古代人民对于龙崇拜也是同样的心理,受到祖先遗传的影响,对龙有着莫名的崇拜。

我国从远古时期,就有了龙的雏形,《鲁灵光殿赋》里记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砖墓画像中的女娲形象也是“蛇身人形”,这时的蛇就是龙的雏形,龙则是在蛇的基础上延伸发展的。

由于古代对龙的崇拜,因此有关这方面的传说一直存在。《归藏·启噬》记载,大禹的父亲鲧死后,化身为一条黄龙,可以看出大禹所在部落对于龙的崇拜。

民间也有一传说,有人看到龙从天上降到地上,用尾巴迅速蜷曲,发出闪电,从而降雨,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将龙化身为可以降雨的神灵。

到了汉朝,就更加神奇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一个故事,刘媪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太公去的时候看到有蛟龙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就怀孕了,生下了刘邦,这里可以看出汉朝对于龙的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周朝之前,对于龙的崇拜还只是个别部落,这时的龙崇拜更多地表现在图腾崇拜。

丁山先生在《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 》里说 :“在氏族社会,以图腾为宗神,每个家族的闾里之口部立有图腾柱,以保护他们的氏族,所谓图腾柱,大抵雕刻为鸟兽怪物形 。”

可见在原始社会,人民将图腾视为宗神,认为可以保护他们的氏族,而图腾形状大多为鸟兽怪物的形状,而这时个别部落的龙崇拜就相当于龙图腾崇拜。

翦伯赞先生在《先秦史》中也说到:“东方伏羲氏为蛇图腾,北方犬戎族为犬图腾,南方大多以猛兽为图腾,中部炎帝族,牛图腾。西方黄帝族的首领黄帝号有熊氏,为熊图腾。其它统率的氏族以熊、罴、貔、貅、虎为图腾。”

可以看出那时,每个部族都有着各自属于自己的图腾,并非所有部族都是崇拜龙,同一个图腾的成员,就是拥有同个祖先的亲族,所以那时的图腾崇拜起到了辨别宗族身份,增强同族成员之间关系的作用。

这时的图腾崇拜是人民最原始的宗教仪式,既是始祖崇拜,也是自然崇拜,人民的“集体无意识”相信自己的部落是起源于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那时人民的内心真实写照,那时的人们生产力低下,对外界认知有限,所以执着地认为祖先与神秘的自然界有着某种内在关系,坚信祖先的图腾有着超凡的力量可以保护自己,因此同个部落对于自己的图腾都有着莫名的崇拜。

其实对图腾的崇拜也不是我国独有,世界各国大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比如欧洲桑农人以飞隼为图腾,而且图腾这个词语也不是我国创造的,而是来自美洲印第安语,本意为“我的亲族”,尤其指代的是祖先。印第安人认为自己的祖先起源于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将这种动物或者植物作为本族的图腾,视作他们本族的保护神,因此产生了图腾崇拜这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认知水平升高,图腾崇拜也逐渐衰弱,龙崇拜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图腾崇拜和部分部落,而是开始普及到大部分人民,此时的龙崇拜更多的表现在神灵崇拜上。

民以食为天,而在粮食产量低下的古代,农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农耕对季节跟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春天万物复苏,农作物也开始发芽结果,古代人民逐渐发现,当春雷带来雨水后,农耕也迎来了最好的生长条件,于是懵懂的古人就以为是雷催生了万物,对雷神开始崇拜。

《太平御览》中也有说道,“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万物的生长跟雷有着一定的联系,而由于恐怖的雷形似一条蜿蜒而起的龙,所以人逐渐将“龙”当做雷神,对龙进行崇拜,认为龙是农耕的保护神,如《易·说卦》所说“震为雷, 为龙”。

因此人民普遍对龙开始崇拜,是由于认为龙是神灵,可以带来雨水滋润土地粮食,使农作物发展迅速,也就是龙在当时人民的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可以决定当时人民生死存亡的。

而随着国家的兼并与统一,到了汉朝时期,龙崇拜已经变成了王权崇拜。

由于龙神崇拜已经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人民的“集体无意识”早已经将龙视为自己的信仰,于是被帝王有心地利用起来强化自己的王权。汉朝开国君主刘邦由于出生低微,怕不能服众,于是就将自己的出生跟龙联系在一起,神话自己的出生,而且强调自己的长相“隆准而龙颜, 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是标准的帝王之相。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心理,鉴于农耕在人民心中的重要,龙这个能主宰风调雨顺的“神灵”自然在百姓心中有着非常神圣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是神灵,人民当然就会不断崇拜信仰,希望龙能够保佑自己。而刘邦就是利用百姓对龙崇拜信仰的心理,借助龙的出生来树立权威,将人民对龙的敬畏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坐稳这个皇位。

老爹出生跟龙有关,刘邦之子汉文帝出生也同样传奇,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薄姬“梦苍龙居吾腹”,然后就生下了汉文帝。这时汉朝的皇帝已经意识到龙对王权的认同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于是就不断以龙的出生来提高自己的高贵,并将龙纹视为王权的象征,只能皇家独享,平民不得应用。

而此时平民百姓的思维和“集体无意识”也慢慢由对龙崇拜转变为对王权的敬畏,臣服,相信并信仰帝王是龙子的传说,甚至发展到后来,一提起“龙”,人民先想到的是帝王,而不是神灵。闻一多先生在《闻一多全集》也说过,“图腾式的民族社会早已变成了国家”,“我们记忆中的龙凤,只是帝王与后妃的符瑞”,因此可以看出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在慢慢发生变化。

因此汉朝的每一代帝王都跟龙有些关系,这是汉朝帝王树立帝王之威的一种方式,就好像周武王伐纣后,祭祀时说自己是“君权神授”,是承受了上天的旨意而取代商朝一样,都是同个道理,汉朝帝王利用龙子的身份为自己帝王之位正名,让百姓信服臣服。这种现象各个地方都有,像古埃及以太阳神为尊,历代国王就都以太阳神之子自居来吸附百姓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人民为什么崇拜龙?社会环境与信仰文化是相随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信仰文化。落后的古人将功劳归功于神灵,而帝王则借助人民的信仰来显露自己的王权,人民对龙的信仰成为帝王强化王权的工具,而帝王对龙的独占又强化了百姓对龙的崇拜与敬畏。

帝王不断制造传说来神化自己,以维护自身继位的合法性,而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也早已承认龙就是权力的代表,是王权的象征。龙崇拜的信仰文化,早已经变味,成了等级观念的象征,成为了维护皇家地位的一种常规手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