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张文艳

哪个啤酒屋最正宗?问了很多人,各有答案,因为喝酒是情趣,是舒服,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只不过,年轻生力军的加入给了啤酒屋新的可能。

所以,即便现在还有传统啤酒屋存在,但似乎环境也得到了提升。“啤酒是大家喜欢的聚会方式,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放松一下,之前的啤酒屋环境不好各种原因都有,有些人喜欢那样的环境,觉得更接地气,也有道理。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环境更好,更符合现在审美的地方。当然,我说的不是酒吧,那是另外一种消费层次,像这种酒馆的应运而生,是啤酒屋的新业态,也是一种新趋势”,安东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破桌烂椅的市井气”,过渡到环境优雅、价格平民的小酒馆,感情还是那份感情,只不过“不再乌烟瘴气,不再无处下脚,不再光膀子”。

“酒精最大的好处是放大快乐,我把杯子洗干净,把厕所刷干净,给朋友们营造一个舒心的地方,让他们尽情地解暑快乐,何乐而不为?”小咸说。

在采访中,人们引用最多的话是“每年青岛的夏天都充斥着两种泡沫,一种是海水的泡沫,另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他们从小生活在充满麦芽香的城市里,已经熟悉了啤酒泡沫的属性和味道。

联系音乐人、诗人王音约照片,是因为至今他坚持用相机记录城市的点滴,包括啤酒屋里的百态人生。他说,啤酒是青岛最生动的符号。它们散落在街头巷尾,有时又十分隐蔽,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因此他将它们记录下来,留存在电脑中,早已爆满,甚至请好友孙小宝先生帮忙整理。

在他的镜头下,啤酒的形态多样,有桶装,有袋装;顾客的姿态千奇百怪,有的呆滞,有的凝望,有的兴奋不已。曾经跟随他出去拍照,他手里的相机没有多高档,甚至是普通的手机,他说机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他不怕尴尬,只管记录,甚至不惜打架,后来还出了影集《啤酒屋里的青岛》。那是来自民间的真实的青岛。

2017年8月,中央电视台《啤酒屋里的青岛》纪录片在青岛取景拍摄,半岛记者跟随王音先生参加了即将拆迁的松苑啤酒屋最后的影像记录。这已经是第二次回忆当时的场景了,在那场以酒会友的聚会上,组成者来自各行各业,有画家、作家、音乐人、流浪歌者、出租车司机,还有城市文化的记录者,他们白天各自在城市中穿梭前行。夜幕降临,因为啤酒,聚在一起,抱起吉他,弹唱起熟悉的旋律。

这就是关于啤酒屋的种种,古人喜欢佐以豪迈的诗篇,现在,人们喜欢音乐,喜欢聊天,喜欢流淌在酒杯里的故事。

啤酒屋还在,故事也将续写。一批又一批的啤酒屋主角从年少轻狂到渐生华发,他们带着对青春的留恋,仍会干一杯情怀的酒,聊聊关于青春和梦想的往事……

正如老高所说,他的啤酒屋之旅会持续到12点,那时他会达到微醺的最佳状态,之后回家休息,“因为明天还要上班”。

醉一时,不能醉一世。

酒醒之后,一切都还要继续。

这就是人生,啤酒屋内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