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自乌台诗案以后,苏轼的人生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贬”。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些都是苏轼曾经贬谪去过的地方,在每一个地方,苏轼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为当地带去了改变。

每一个去过的地方,苏轼都深深的喜欢着,挖掘着贬谪生活中,不易被发现的快乐,有时候快乐的太过张扬,被朝廷中的政敌发现,就再贬去别处,于是再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黄州是苏东坡之名诞生的地方,也是东坡肉等名菜诞生的地方,买不起当时流行的羊肉,就去吃猪肉,写《猪肉颂》,就去买羊脊骨,流传下来成为今天的羊蝎子。在惠州吃荔枝,大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后来被贬去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学乖了,写信给亲戚的时候,偷偷说,这里的荔枝很好吃,不要往外说呀,我怕别人来抢。

后来,宋哲宗病死,苏轼终于“遇赦北还”,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养老的地方,但是也还没去成,就死在了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其诗境】

在从海南岛返回大陆的时候,需要乘船过海,这次渡海的经历,确切时间是在元符三年,也就是公元纪年的1100年的六月。

此时的苏轼虽然已到耳顺之年,但是能够重返北方,心中还是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

渡过海之后,就是一马平川回中原,结束了自己小半辈子的贬谪生涯,虽然自己的一生已经快要结束,但至少能够在喜欢的地方养老,这对于苏轼来说已经足慰其心了。

渡海之前,本来是阴风苦雨,雷电交加的,路程走了一大半之后,天气也慢慢地放晴,苏轼心情大好,写下这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堪称千古绝唱,各位细细品读。

【经典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条分缕析】

这首诗粗看来很浅显,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写景兼抒情的作品,前后分明。然而苏轼在前半部分的景物中多次运用“比”的手法,寄意深远,成为本诗的一大特色,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在诗中“疯狂暗示”。

毕竟要回家了,心中肯定有些“贴心的话”想要对当年迫害自己的政敌说,但是又不好明说,怕再得罪了谁,就一辈子待在海南了,于是苏轼把这些话寄托在了景色中,读来很是有趣。

起笔先从景色写起,参斗都是星宿的名字,参横斗转就意味着将要三更,也就是黎明将至,太阳将升起的一段时间,这一句已经暗示了天气的变化,星宿明亮,天空自然是无云遮挡的明净。后边说苦雨终风,老天爷也该放晴了吧,也就意味着天气已经转好了。

第二句还是写景,这一句就有点意味深远了。

云彩散了,月儿明亮挂在天空,它需要谁的点缀呢?我想并不需要,天的色彩,海的波浪本就是澄清无尘的。

即便豁达如苏轼,我们也听得出这首诗在暗示什么了,虽是写景之句,更有抒情和议论之笔。

第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孔子和黄帝,用来说明自己此时的心态和志向。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就是放下自己的政治包袱浪迹江湖,黄帝曾经奏乐刻画过大海的模样,如今我亲临其境。

由这两句,苏轼意兴大发,回顾自己贬谪以来的各种经历,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被贬谪在南荒,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为什么?因为这一段时间奇崛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冠绝平生,是端坐朝堂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境地。

苏轼终归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苏轼,即使从一个英姿勃发,大有作为的少年,被构陷成一个流离各地的贬官,老头儿,其心中的达观和豪迈却丝毫未减。

读着最后一句话,仿佛能想象到一个历经沧桑,仰天长笑的老者,笑尽了世间一切的烦恼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