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九五五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社会各界对艺术与艺术现象的认识上存在许多悖谬,由于长期的浸染,已经深人社会各界肌体,并被既得利益者所利用与操纵,导致诸多人在误区里越陷越深,对艺术秩序、艺术生态及艺术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与后果,函待厘清。

悖谬一

协会主席=高水平艺术

协会主席的艺术水平都很高的这种悖谬的产生基础是各类协会形成、产生之初。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九四九年七月成立的中国美协与一九八一年五月成立的中国书协,历史都是极短的。

以此为分界点,艺术家对协会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之前的文艺"大腕",多不以扛着某某协会的牌子为荣誉,如书法上开一代新论与新风的康有为,只是授意他人在上海成立并亲自参与孔教会,何香凝、于右任是同盟会会员,皆以政治、文化信仰为重,远没有今日文艺家如此之"纯粹"与"专业"。

协会出现之初,聚同好,行雅事而已,大家共同推选一个"德艺双馨"的人出来牵头,组成一个同气相通的交流平台而已,远不如今日书协、美协之"牛逼"。

究其原因,窃以为一是之前的那批人有更高的文化信仰,更深的文化修养与更大的文化视角。如担任过中国美协主席的何香凝,在她的一些资料中也没把"主席"当回事,可能在那批人眼里,协会之"主席"在整个文化发展序列中,或许"太年轻"了。

二是那时之协会没有今日这样的"官化"。如在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前者的主席与副主席并未成为第一届中国美协的主席,而是推举出既不是前全国美协主席、副主席,甚至不是常委的齐白石来任主席,放到今日,几无可能。

这如同今日诸多人哀叹北大已被诸多条条框框套住,再难觅昔日大师身影的道理一样。

三是那时之协会没有今日如此多的利益牵扯。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美协,还是比美协还年轻几十岁的书协,起初基本上都能举贤,当选者也多是些能极大地符合"德艺双馨"的人,于是,"协会主席=高水平艺术"认识雏形基本形成,而至今日,严重"官化”的美协与书协,主席与副主席之类,"艺馨"已不再是重要条件,另类的"德馨"却是很重要的了,那由什么决定呢?

只能说"你懂的"。

由此"协会主席=高水平艺术"的悖谬就形成了,二十世纪末以来,"主席"已成为艺术商人进行炒作的嘘头,无非大牟其利而已。最近,"学术=博士"的悖谬又在炒作与形成,与"协会主席=高水平艺术"的悖谬一样,已与艺术或学术的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悖谬二

传统=某家某法

书画史上诸多代表性人物的代表作,都凝结了诸多传统技法与文化的信息。书法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画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哉图》、马远《踏歌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这些作品,都是中国书画的经典之作,以之为范本进行临摹,是后人学习传统艺术的途径与方法。

然而,经典的东东看多了,学习的人多了,某家某法再无“牛逼”可言,且在视觉会“腻”,如何解决?如何再“牛逼”?于是,“聪明人”开始向“村里”与“土里”寻传统。“村里”是指向民间艺人或匠人学习,“土里”即指向新出土文物资料学习。

如刚出土的、人家未看过的民间旧帖或旧碑,自己马上拿过来临摹,然后拿出自己的“作品”示人,人或疑其野,而其则必理直气壮地广告:俺这是有来由的!是有传统的!

每每如此,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逻辑是简单地将某碑、某帖等同于传统。其实,某碑、某帖可能是“传统”的,并且可能是“优秀”的,当然也可能是“拙劣”的,“传统”绝不是某碑、某帖所能包含的,《兰亭序》是传统的,但传统并不是《兰亭序》的,其中关系必须厘清楚,这样,我们的学习才可能有更高的起点与视野。

悖谬三

深厚传统功底=成功创新

一旦有人对某一创新、探索型艺术家的作品发表一点意见,常有人马上出来说这个艺术家的传统功底是十分深厚的,高度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云云。

其意思是说,这艺术家的创新作品是很好的,不是一般人能看得懂的罢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来自两个基本认识:一是传统功底深厚就是好的;二是创新是以深厚传统功底来支撑的。

于是,有深厚传统功底的人,其创新、探索型作品就必然好的悖谬也就形成了。殊不知,传统功力深厚的人进行探索性创作,其作品并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作品,甚至极有可能是垃圾,传统功底深厚并不能与成功创新画等号,故冷静地看待当代探索型艺术及其作品,对探索型艺术家多些关注与容忍,比盲目地认同、崇拜及廉价地赞美要好得多。

悖谬四

年龄大=人艺俱老

当下艺术界崇尚装扮,也就是要有艺术家的范,譬如“老”即装扮之一。当代艺术界实多倚老卖老的人与现象,人们也片面地认为“老”即是年龄大,故艺术界八九十岁的人多易受追捧,于是,许多“艺术家”就开始留胡子装“老”,但他们忽略了其中的艺术上的“老”,并不是年龄上的“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十一届国展期间举办的讨论会上,有厦门大学陈胜凯教授论及“新人多”而“老人少”的现象,言“新人”是踩着“老人”的肩膀起来的,有诸多优势,在书写与认识方面都已超越了“老人”们,他驳斥了那些以“老人”自居自矜的人及相关论调,窃以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以年龄之“老”来概艺术之“老”,是荒唐的悖谬,真那样,那历史上的王勃不会名垂青史,创作了《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也将不值一提。

悖谬五

进乎道=技

中国的传统艺术皆以“道”为旨归,也可以说“道”是“技”之“家”,不归“家”的“技”是孤魂野鬼,将无所着依,故当代艺术界的人开口必言“技进乎道”,意思就是说技法了得了,就自然到“道”的境界了,由此而产生重“技法”而轻“传统文化”的一叶障目现象。

“技进乎道”之较完整表述,据说是源自魏源所说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其意思是说当某项技艺达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可以触及“道”,即天地规律。

其实,“道”还有另一种表述,即“道法自然”,这是告诫习艺者,要向“道”之上的”自然“学习。“自然”非“技”所能概括,而“进乎道”也绝非“技”所能了得,如简单以“技”概“道”,将陷于片面与狭隘之中,终将自己陷于匠人之险境。

原题:《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界亟待厘清的五个悖谬》

作者: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