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分刷掉一千人,今年高考结束,想必不少家长陷入了焦虑:竞争这么激烈,将来小孩高考的时候要怎么办?留学的费用要不要现在存起来?

这时候一个清流少年横空出世,无异于给焦虑的家长吃了一颗降压丸,告诉家长:别紧张,高考不行不等于前途就完了。

今年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招了四个号称全球顶尖的技术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这都是学神级的人物,普通人除了感慨一下华中科技大学真牛,挤掉了北清交复的学生,独占鳌头之外,咱也没什么别的想法。

等等,这里面好像有点哪里不对。最后一栏里名叫张霁的小哥哥,他的本科是武昌理工学院。这个学校好像不太有名的样子,985和211里貌似没有啊?

果然,一查之下,关键词:二本+民办。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三本院校吗?

哇,这么说三本毕业的孩子也能一步一步逆袭到金字塔的顶端,傲视群雄吗?

这个“天才少年”计划可不简单,早在去年华为就放话要招20-30个全球顶尖的天才少年,给予100万—200万的高薪。他们要的不是纯理论型人才,而是能将科研理论转化为应用的尖端人才。

要拿到顶尖的200万offer,需得经过7大关: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部长级面试、总裁面试再到HR面试。

得亏筛选简历那哥们不像有的公司那样功利,上来就把三本学历的给筛选出去了,这才留下了张霁这颗遗珠。(不是调侃,真有公司的HR只看第一学历,非985的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一路过关斩将走到最后,摘得200万年薪桂冠,张霁的实力可以说毋庸置疑。

张霁说自己一直就很努力。同时他也没有提到当年高考是因为失手才去了三本,那么大概率他当时的成绩就只能去三本。

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努力又智商在线的小伙子,只能考上3本,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高考制度筛选不出顶尖的人才?还是张霁并不适应通过做题定胜负的考试制度,抑或是纯粹因为他之前“没开窍”呢?

许是兼而有之。

这里做一些无责任个人猜测。

第一、张霁可能是一个偏科。

张霁对计算机饶有兴趣,实属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一点在他的访谈中可以得知。张霁一直就很喜欢计算机,他也曾表示过对考上北大选择考古的姑娘钟芳蓉的钦佩。

这样的孩子,是心中有梦想才会去读计算机的,而不是因为学计算机更赚钱才选了计算机,他报考专业那一年,计算机还没有这么火。

所以张霁很可能是偏科了,文科上拉了分,导致只能上三本。上了大学之后,没有“瘸腿”的科目拉后腿,肯定跑起来就快了。

这也提醒了父母:并不是学习好的孩子才厉害,有梦想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张霁可能不适应刷题拿分的考试制度。

张霁之所以后来能雀屏中选,并不是因为他考试有多牛,而是他在读博期间以一作的身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张霁很可能是个做题一般般,动手能力很强的科研型选手。他是个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天才。这刚好和“天才少年”的招人宗旨不谋而合。

我读高中的时候,班上就有个男生,成绩很一般,就是喜欢动手搞实验,物理化学实验都是满分。一让他背书就浑身没劲,一让他做实验每个细胞感觉都很欢快。后来,我记得他高考去了一家不太有名的北方211。

第三、张霁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

其实张霁也不算大器晚成,都读到博士了,该开的窍早就应该开好了。只有当一个人一直在努力,一直不变地朝着一个目标奋进的时候,量变渐渐才转为了质变。

张霁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对自己的将来做了一个规划,然后坚持下去,保持信心,不言放弃。

努力是有加速度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学一门新的课程时(比如考证、考研),一开始拿起专业书,多半什么也看不懂,跟看天书似的,很可能你捧着书本,满脑子想的都是:“这说的都是些啥?”“我怎么可能看得懂?”“我的理解能力肯定出了问题”“算了,不如去追个剧放松一下大脑再来”。

如果你能熬过最艰难的那段,坚持看下去,哪怕不懂也一直看。慢慢地你懂的就会越来越多,直到彻底理解乃至可以刷题。

这中间最难熬的,就是读不懂却逼自己一定要读,努力却完全看不见希望的黎明前夕。

张霁可能就是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努力,终于从一个三本学生读到博士,还发表了那么多论文。

正如他所说,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持久的努力弥补了他与清北学生的差距,终至后来居上。

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

曾国藩也是这样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

他考了七次秀才,才堪堪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中。又经过了3次会试不第,才以三甲之后的名次跌跌撞撞进入官场。

在古代,这样的成绩绝对属于“笨鸟”了,因为名次落后,他没有得到为官之人最引以为傲的进士出身,只能算是“同进士”,意思是勉强算是个进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的文人促狭,常常将“同进士”和“如夫人”做类比。“如夫人”,虽然听起来大小是个夫人,其实就是个妾,“同进士”和“如夫人”一样,名字里固然有进士二字,其实为正统文人所不齿。

曾国藩天资不行,但有一条,极为专注

他有个习惯,一本书没看完绝不碰第二本。这就造成他读书虽然慢,但是读一本算一本,读过的书都能够为其所用。

曾国藩后来率领湘军跟太平天国打仗时也是如此。

他是地主出身,又是个文人,哪里懂得打仗。就是靠了“结硬寨,打呆仗”6个字,所向披靡。

湘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建又高又厚的围墙,挖又深又宽的壕沟,而且不止挖一道,是挖三道,再在壕沟里插上密密麻麻的尖竹签。

这种打仗方式根本没什么战术可言,就是一只会移动的大乌龟,一有危险就缩进壳里。

即便如此,太平天国足智多谋,堪称战术鬼才的军师石达开就是拿他没办法。因为曾国藩是死脑筋,你派小部队去诱惑他,他绝不会脱了乌龟壳一路狂奔追过来。

这种认定一个道理,咬定一个目标绝不撒手的人,往往起点并不高,“聪明人”甚至会讥笑他榆木疙瘩。但往往就是这样的人,才能一步一步走到聪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曾国藩如此,张霁也是如此。

所以即便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依然能以三本之身达到清华北大的骄子也达不到的成就。

做家长的要看到,高考定不了终身,孩子的品性才是真正能定终身的东西。

什么也无法阻挡一个永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孩子。

哪怕他的起点只是个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