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人公,原名郑长庚,1922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后,台湾人处于亡国奴的境地。他的家境算是比较好的了,但从小学至中学一直被日本学生叫骂为“清国奴”。他们全家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民众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劳力紧缺,资源枯竭,从台湾疯狂掠夺人力和物力。1944年4月份,郑长庚从台南商业学校毕业。因为汉文课成绩较好,他被日军强征为翻译,被取了个日本名字“大河”,先到台北的日本海军武官府接受两个月的海南话学习和军事训练。

郑长庚的父亲得知他被征时,告诉了他祖籍地:福建省南靖县城头二甲十八山溪,叫他记在脑子里。同时嘱咐他:我们是中国人,对中国人坏事绝不能做,大事要化小,小事要化了。这些郑长庚都深深地铭记在了心里。

1944年6月,郑长庚从高雄港出发,被船运到海南岛三亚港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司令部,接受海南话和军事基础训练。两个月后被分派到第16警备队陵水县派遣队,接替服役期满3年的前任翻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后被强征到海南的台湾同胞有六、七万人。他们当中,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在矿山(主要是铁矿)当苦力挖矿;2、作为民夫修建铁路;3、修建桥梁、港口、仓库以及军事设施;4、当中小学教师;5、在日本开办的企业中担任技术员或职员;6、当警察做日本人的走狗(其他台湾人一般不和他们来往);7、当兵作为日本人的炮灰。

在海南岛,所有的日本机构中日本军队的实权最大。翻译因接近日军指挥官,属文职军属,待遇为下士官,被看作在海南日军的台湾人当中职位较好的人。翻译的工作处在日军指挥官与当地伪政府、伪军和其他部门之间,这就为接触当地百姓、当地各类机构中台籍人创造了便利条件。

影视作品中的日军翻译

郑长庚在陵水派遣队期间,交往较密切的台湾同胞是日本油脂公司陵水分公司负责人正岗和台拓公司技术员林桂吉。正岗是台北人,曾经担任过日军翻译,1944年与师范学校毕业的月娥小姐结婚。月娥小姐和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关系甚好,因此,对正岗的影响很大。由于谈得投机、经常往来,郑长庚常在他们家吃饭,谈论的话题也较深较广。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仇视日寇,希望日本战败。

林桂吉毕业于台湾宜兰农林学校,被陵水县的国民党县长李鼎京密委为“县参议”,在日本统治区为国民党做地下工作。郑长庚和他评论国共两党时,观点对立,经常争吵。但还是照常往来,互相为对方保密。

1944年底,郑长庚又要被调往崖县(现在的三亚市)竹六卡分遣队。临走前,他去陵水县城正岗家去玩。正岗热情地宴请了他。他们对日军评论的话题,已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深入。酒后,正岗提出要和郑长庚结拜为兄弟,郑长庚答应了。喝了鸡血,烧香拜祭天地,发过誓后,正岗向他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是中共领导的琼崖纵队第三支队秘密委任的参谋,在敌占区做地下工作。郑长庚当即表示愿意参加抗日,为了纪念这一人生转折点,正岗改名为邱德胜,郑长庚改名为郑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的陵水

日军竹六卡分遣队是为抗击美军从这一带沿海登陆而新建的哨站,兵力80人左右,装备不错,其中台湾士兵占了一大半,翻译只有郑兴华一人。台湾士兵在日军中是没有军衔的,最低级别的日籍士兵都可以随意指挥乃至打骂台湾士兵,军营里面也禁止台湾士兵用家乡话交流。不过此时已经是战争末期,日本人也不敢随便对台湾人采用高压手段了。

郑兴华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发现台湾人基本上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同程度的对日本人怀有仇恨,对投奔国共两党的台湾人也很同情,对自己生死前途表示担忧。想念家里的亲人,不愿漂泊在外,只求服役期满或日本战败,能平安返回家乡。

郑兴华到竹六卡后,邱德胜就派其联络员周亚根、周亚铁俩人轮流来和他联系。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郑兴华反复思考,发掘一个机会。距离竹六卡军营不足1公里的田岸村,有个日本西松组公司(西松建设公司的前身)事务所,负责人为台中人李朝山,和郑兴华谈得十分投机,常往来。如能利用其事务所和当地老百姓业务来往频繁为掩护,作为秘密工作的联络点来开展工作,那就万无一失了。

郑兴华与李朝山结拜为兄弟,郑兴华大李朝山三个月为兄长。从此,李朝山负责的事务所成为琼崖纵队的地下联络点。琼崖纵队第三支队的军需员王荣、半年前投奔琼崖纵队的台湾人邱火荣经常来往于此。第三支队第三大队长符文祥、政委潘招、支队参谋邱德胜通过这一联络点,经常相约于附近山中与郑兴华见面。

琼崖抗日先锋纪念碑

组织上交给郑兴华的任务为三项:一、组织日军里的台湾人伺机暴动起义;二、提供日军活动动态;三、提供我军医院需要的医药制品,特别是消炎、解痛、退烧的注射液和各种丸、片、粉等。

郑兴华常到红土坎的日军派遣队翻译室,通过与翻译同事交谈来得到有关日军的动态,凡是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情报,都及时口头转报了联络员,由他上报有关领导。

在海南岛的台湾人,来往中感情容易亲近。郑兴华通过李朝山的关系,结交了红土坎日本西松组公司总部的台湾职员杨昆郎、陈朝南、李基南、熊谷等人。又通过这些人的关系,在相互宴请中结识了支配药品的实权人物,西松组公司医院台湾院长李瑞壁和主治医师洪真。郑兴华以自己备用和送朋友的理由,请其提供各种药品,得到大力支持。因为郑兴华所求的品种多、数量大,且去取的次数多,可能引起怀疑。李瑞壁和洪真心照不宣地说:送去山里也没关系,但要小心。杨昆郎、陈朝南等几人也利用其开领之便,想法开领郑兴华所需的药品。

1945年7月,琼崖纵队在这一带活动的一名地方工作人员,不慎被日本林旺警察队抓获了。严刑拷打之下,那人可能供出了一些地下保甲长的名单和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日本林旺警察队开始抓捕地下保甲长,在这一情况下,组织上叫郑兴华立刻转移。郑兴华在联络员邱火荣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洞田岭的陵保崖乐边区政府,主任张开泰、党委书记林诗耀热情地接待了郑兴华。

在张开泰、林诗耀面前,郑兴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回来了”。隔天由第三支队队长符哥洛、参谋邱德胜亲自来接郑兴华,经约1小时的山区路程,带他回到琼崖纵队第三支队部。

李朝山和郑兴华同时撤退,他先退入附近的山林。郑兴华到第三支队部后,隔天又到李朝山隐蔽处,继续做日军中台湾兵的瓦解工作。他们从日本军营里,夺取、偷取轻机枪2挺,步枪10余支,手枪10多支。此时第三支队和边区政府的台胞也由邱德胜、罗金荣、李朝山、邱火荣和郑兴华5人增至20人左右。

日本投降前夕,琼崖纵队发起了全面反攻。为了瓦解日军军心,争取台湾士兵放下武器或弃暗投明,第三支队成立了“台湾解放军第三部队”,部队长是邱德胜,副部队长是郑兴华。编印的传单被大量散发,一时间风声四起,台湾人议论纷纷:“共军里有一支台湾解放军,神出鬼没……

2016年,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看望郑兴华老人

日本投降后,郑兴华由于身份已经暴露,不能返回台湾。于是留了下来,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担任支队排级服务员、连级副官。1950年,他奉命调华东军区台湾干部训练团学习,后来在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工作。1993年,郑兴华回台湾探亲,见到了自己在台湾的亲人。

本文作者:季雨,“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