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丽一世作为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心中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爱。她凭借与生俱来的坚韧和果敢夺取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但是她却因自身思想和行为上难以逃脱的束缚和局限,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玛丽”的恶名。

然而人们关注的多是她的王者之尊,却很少有人走进这位女王的内心,真正探知她那些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探究了历史的真相,在《女王的弄臣》一书中,用充满了同情和爱的笔触,写下了玛丽女王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王内心深处的善良慈悲在情感束缚和宗教偏执下的无奈和蜕变。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于情感、固有思维和内心偏执等因素的影响,玛丽女王也一样。在她短暂的为王之路上,既因慈悲善良,担当和勇敢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又因深陷在无以复加的伤痛和挣扎中而做了触怒民众的事情。

让我们和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一起心怀悲悯,走进古老的英格兰王宫,探究玛丽女王“血腥”恶行背后内心的善良和慈悲,无法摆脱情感束缚的痛苦和信仰执拗下的心性蜕变,客观地看待一个被众口一词所淹没的女王。

01

感同身受让她内心善良慈悲,宽容地对待身边众人

玛丽女王由出生时的幸运到后来的被无视,过山车般的遭遇让她饱尝了人情冷暖和生存的无奈。她不得不隐藏自己内心真正的信仰,屈尊于父亲的淫威和继母的陷害之下,苟且而隐忍地活下来。几乎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都认为玛丽女王是因为自己童年时遭受不公正的对待而形成了血腥残暴的性格,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些不幸的经历却恰恰使她多了一份对众人的理解和宽容,既造就了她的坚强和勇敢,也成就了她内心的慈悲和善良。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玛丽一世不管是对于拥护她的子民,还是对于对抗她的谋反者,亦或是对自己阴奉阳违的妹妹伊丽莎白,她都是心软如棉,心细如沙,不到迫不得已,终是下不了决心以严厉的手段去对待他们。

英格兰经历了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统治时期的新教改革,天主教的虔诚信徒逃亡别国。英国教会的财产被王公大臣们剥夺,修道院成为大领主们的私有财产,教会的便民福利也不复存在,宏大的修道院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此时,爱德华六世病危,诺森伯兰公爵妄图篡权夺位,面对迷失的英格兰,穷途末路的英格兰民众希望玛丽登上王位可以带领他们回到过去的生活。

玛丽公主在国家危难之际,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她决心保有自己的继承权,将她父亲因为推行新教而从教会和日常生活中夺去的富庶、美丽和仁爱带回来,为国家奉献一生,以子民为子嗣,守护他们。

这一次,玛丽像个男人一样与妄图夺权者们对抗,最终凭借女王的魄力和民众的支持打败了公爵的篡位阴谋,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成为了众望所归的女王。她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守护了英国格兰的王权,保证了自己和妹妹伊丽莎白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玛丽女王心怀悲悯,她并没有如其他掌权者一样,开始即位之初的血腥杀戮。对于谋反者们,她只是处死了谋反的罪魁祸首诺森伯兰公爵,而迟迟下不了决心处死被诺森伯兰公爵和自己父亲利用的简格雷以及其他被牵扯的人。尽管周围的人对她的仁慈心怀质疑,但是玛丽女王却言称,因为她也曾经经历过身不由己的时刻,所以她知道简格雷本人心地简单、沉迷于读书,根本不想涉入政治和王权,她只是被人利用而已。她不忍心处死这些原本无辜的人。直到后来简格雷的父亲再次谋反,玛丽才被迫处死了简格雷和她的丈夫。而对于参与谋反的罗伯特达德利,玛丽女王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因为自身曾经历了艰难处境,被迫做出过违背本心的行为,玛丽女王能真切地理解这些被谋权者所利用逼迫的人。她发自内心地同情、怜悯他们,哪怕他们触犯了王权,她也不忍心处死他们。

而作为妹妹的伊丽莎白,因为信仰的不同,总是阴奉阳违,与玛丽格格不入。面对伊丽莎白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玛丽女王伤心难过,却不忍心责罚。她只是自己承受煎熬,一次又一次地原谅,苦口婆心地劝说;把伊丽莎白投入伦敦塔,又放出来;软禁她,又派人照顾她。哪怕是伊丽莎白与她的丈夫菲利普眉来眼去,暗度陈仓,菲利普对自己越来越无视冷淡时,她仍是让自己一个人陷入悲伤落寞,无以复加的痛苦之中,而对伊丽莎白却没有一句指责。在自己最后的弥留之际,她还是选择了相信伊丽莎白的谎言,把王权交给了这个一直与她暗地里较量的妹妹。

玛丽女王身世坎坷,但是她却不是一个生性残暴,内心狠毒的人。她以王者的气魄夺得了王权,赢得了民心,对民众、亲人,甚至反抗者们都表现了内心的单纯善良,生性的悲悯仁慈。这些本是一个女人的优点,却成了一个女王的弱势。也许正是这些善良和悲悯,使她没有成为功勋卓著的女王,而是成了一个遭人嫌弃的弃妇。

02

追随丈夫的脚步却被情感束缚,使她失去了为王者的判断力

玛丽一世坐上王座后对王国的责任和使命感使她改变了自己当初那种不婚不育,只身守护英格兰的想法。她需要一个信奉天主教的男人来和她共同管理王国,在英国全面恢复天主教。同时她也需要生下一个孩子来继承她的王位。于是,她的这种女性思维使自己落入了被情感束缚的魔咒。

西班牙是天主教大国,西班牙的国王菲利普成为玛丽女王选中的丈夫。没想到的是这场政治婚姻使玛丽女王深陷爱河。而菲利普对这个年长他十几岁,又老又丑的女王,只认为这是自己在进行天主教的救赎,而不是尔侬我侬的真爱婚姻。菲利普想要的其实是对英国王权的染指和对教会的控制权,但是英国的议会只同意了他们婚姻,却未给与菲利普任何特权。经过了短暂的新婚甜蜜期,女王把自己生病当成怀孕的假妊娠让菲利普颜面尽失,他借口远征加莱离开了英格兰。而此时的玛丽女王却在爱情里失去了一个女王的担当,她因为听从菲利普的建议,把英国卷入了战争的灾难之中。

加莱失守,菲利普大败而归,玛丽女王尽管也无法接受,但是由于对丈夫的爱,她没有对菲利普加以谴责,反而选择原谅。可是她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王,也忘记了她担当的不只有她个人的幸福,还有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国家人民的幸福。

一个女王一旦落入了凡尘女子的狭隘和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就会失去王者的担当和眼界,这成了为王者的悲哀。玛丽女王的第二次假妊娠,不但给了伊丽莎白勾引菲利普的机会,使他们暗生情愫,也使菲利普彻底断了和她做夫妻的念头。菲利普借口管理低地国家而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英格兰,不再回来。

玛丽女王目睹丈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伤之中。她认为是因为英国宗教的不纯粹而使主降下了灾祸,给与了她惩罚。所以她执拗地认为,恢复天主教,肃清新教徒,是她谋求国家和平,赢得丈夫回心转意的最好方法。

玛丽女王被爱情缚住了心性,迷失了自己。就如许多平凡的女子一样,她在对爱情的追求中失去了自我,内心的慈悲变成了对宗教的执着。此时,郁积在她心中的信仰和压抑喷薄而出,她觉得父亲亨利八世和弟弟爱德华六世对宗教的亵渎,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她要用手中的权杖肃清异教徒,重新寻求主的庇护。

玛丽女王彻底改变了,她变成了爱情的牺牲品,信仰的狂热追求者,把钟爱她,对她寄予无限希望的英国民众逼成了她的反对者,使自己成为英国兰城中一座人人惧怕,充满怨恨的孤岛。昔日众望所归的女王变成了一个无人拥护的孤家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满心的愿景,却被信仰局限,从而背负“血腥玛丽”的恶名

对于英国大多数民众来说,信什么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所以英国民众在面对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推行新教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局面下,他们是希望玛丽女王通过恢复天主教来改变这种局面的。

所以在玛丽女王即位后,除了财产不能归还教会外,她推行的其它天主教政策,并没有受到议会的抵制。经过三次议会的斡旋,最终以不恢复教会财产为代价使宗教改革的议案通过。英国和罗马重修旧好,全面恢复天主教,新教成为非法宗教。玛丽一世取得了宗教名义上的成功。

玛丽恢复天主教的做法是通过议会的权威,经过合法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议会的地位和作用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她也没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来获取象征教会的地位和权利的教会财产,因此这并没有触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依然是英国教会之首,罗马教廷对英国教会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利。玛丽的宗教改革一直都是在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此看来,天主教在英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其存在的合理性。玛丽推行的天主教与国民利益和国家政治权利机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即便是玛丽和菲利普的联姻,原本也是她为了在英国全面推行天主教的举措。但是因为和西班牙国王联姻不但会使教会的权力落入罗马教皇的手中,也会使英国的王权有被菲利普染指的风险。所以玛丽女王的婚姻并未取得英国民众的支持,反而使她失去了民心。

玛丽的宗教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她想要肃清所有异教徒,以此获得纯粹的信仰。所以她的宗教政策也因此而变得激进。她手下的大臣在全国范围内布下天罗地网,搜寻异教徒,进行疯狂杀戮。但是他们却把这些血腥的杀戮隐瞒起来,只给女王一个所抓异教徒的数目和清除他们的结果。玛丽女王并没有亲自目睹过他们的严刑拷打,火刑柱,断头台,以及城内飘散着烧焦的尸体,人人自危的景象。她成了一个被隔绝在杀戮之外的女王。

然而那些被隔绝在她视线之外悲惨死去的300名异教徒,却使她背负了“血腥玛丽”的恶名。其实作为君主来说,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除异己在所难免。玛丽女王的行为远远不如其他君主的残酷。亨利八世统治后期残暴杀害的异教徒大概有八万人。欧洲大陆其它国家的宗教战争和残酷程度远不止与此。就算贤明的伊丽莎白一世在其统治期间也曾处死过200名天主教徒。

人们之所以如此丑化玛丽女王大多是因为伊丽莎白统治期间福克斯撰写的《殉道者书》以及其它一些为新教徒辩护者的著作中对玛丽怀着偏见,使人们认为玛丽除了进行宗教迫害一无是处。而玛丽女王对西班牙丈夫菲利普的忠实和顺从,沉迷感情,介入了对法战争,丢失了加莱,损失了英国的利益,更是使人民背离了她,让她统治的稳固岌岌可危。

然而玛丽的错误婚姻并没有完全使英国丧失荣誉,将英国带入危险之中。玛丽接受的下议院起草的婚约,实质上是不利于西班牙的。菲利普虽然得到了一个徒有虚名的英国国王的头衔,却仍只是“英国女王的丈夫”。他的各种政治计划在英国无法实现。最后不得不打点行装返回西班牙。

这个表面上看似错误而又失败的婚姻虽然违背了整个英国的民族利益。但是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加莱的失去却促使了英国向海外发展势力成为可能。其实这个美丽的错误更有利于英国的长远发展。

玛丽女王在其短暂的执政生涯中,以女王的魄力合理合法地夺取了王位。无论她最终被无法摆脱的情感所束缚还是被宗教的偏执所裹挟,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始终还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没有忘记一个女王肩上的责任。只不过是她生不逢时,在那样一个功利当道,女性没有话语权的时代,成为了一个女王。她没有学会摆脱女性的弱点,而又遇到了一个唯利是图的丈夫,没有那么幸运罢了。

我们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能以个人好恶为准,更不能以偏概全。玛丽女王虽然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血腥”女王,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慈悲善良的女人。她既心怀王者的愿景和希冀,又无法摆脱女性的情感束缚和偏执。她为王权勇敢争取,为爱情深陷卑微,被权利和情感撕扯,被亲人和爱人抛弃。

曲高和寡,位高人孤,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清醒理智地在权利的巅峰中能做到万事皆对,毫无过错呢?还是让我们以悲悯之心致敬古人,缅怀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