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血暴 Fargo 1996

导演:科恩兄弟

主演: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 斯蒂夫·巴斯米

与《低俗小说》和《阿甘正传》对“命运无常”这一主题一脉相承的,是科恩兄弟的黑色犯罪片《冰血暴》。对于在80年代中期崛起的这两位风格另类的兄弟导演而言,这一主题从他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血迷宫》(Blood Simple,1984)中即已形成,在后来的《米勒倒戈》(Miller's Crossing,1990)、《金钱帝国》(The Hudsucker Proxy,1994)等片中一直延续,直至他们的巅峰之作《冰血暴》。

《冰血暴》的故事发生在冰天雪地的美国中西部,那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居民多为北欧移民后裔,保留了淳朴的民风,甚至说话都带有德语的腔调。编导科恩兄弟叫生长在这片土地,熟知这里的一切风俗民情。

影片有着一个典型的黑色电影结构:庸常的杰里想要管有钱的岳父威利借钱建一座停车场,从此可以摆脱在威利的公司里打工的附属地位。但威利却打心底里瞧不起杰里,拒绝他的借款,杰里于是想出了找两个歹徒绑架自己的妻子以换取巨额赎金的妙计。

然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杰里却意识不到他费尽周折找来的两个歹徒和他一样,都是难堪大任的主,接受了绑票任务的两人二话不说就把杰里的妻子给绑了去,看似杰里的计划将顺利的完成之时,一连串小岔子却让案情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雪在片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冷漠的人际关系、冰冷的杀戮、被掩埋的真相,都通过白茫茫的大雪表现出来),最终滚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两个笨贼一时疏忽忘记给杰里提供的新车装上临时车牌——而车牌其实就在车的后座上。因为车牌,两人在公路上被巡警拦下来盘问,心理紧张之下开枪打死了警察。此后,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从无辜的路人到吝啬的威利再到瘦小的歹徒卡尔自己一一命丧枪口。原本杰里计划的假戏不但真做,而且搭上了七条生命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承袭科恩兄弟一贯的黑色幽默风格,借助一桩离奇的罪案,将人性的贪婪与自私放大到极致。杰里的贪婪导致了他想出了绑架妻子的荒唐阴谋,而促使他干出这等卑鄙勾当的又是岳父威利的自私与吝啬。

他后来虽然接受了杰里的建议,却又把杰里排除在外,想独自完成这个赚钱的项目。女儿被绑架之后还要在赎金的数额上讨价还价,甚至在支付赎金的时候还与歹徒发生了无谓的争执,最终丢了性命。

而绑匪卡尔也极度自私与贪婪,屡屡坏事的他却坚持认为自己是绑架成功的主导,要求多拿账款,动辄拿自己沉默冷峻的同谋撒气,等待他的最终结局,注定是死于非命。

与之对应的是片中唯一的正面形象女警官玛吉,她尽管身怀六甲,但是仍然冒着生命危险,追捕歹徒。她按部就班地过着乏味的平常生活(影片花费了颇多笔墨着力表现这一点),却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两个歹徒的行为并最后成功地捉拿凶犯。

当然,最终案件的告破与其说是玛吉的功劳,不如说是命运的玩笑。如果没有心术不正又呆板滑稽的谢利和绑匪做出的种种可笑行为,案件无论如何也不会演变成现在的这番模样。

在科恩兄弟的影片中,命运总是和人物开着各种黑色幽默式玩笑。主人公往往不能按照事先预想的计划和安排行事,某些突发的事件或者是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节将事件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带来彻底的逆转。

试图杀人者阴差阳错地被杀(《血迷宫》),平凡无奇的小职员机缘巧合地成为百万富翁(《金钱帝国》),而始终牢牢掌控全局的黑帮头目也会有难以把握的麻烦(《米勒倒戈》)。《冰血暴》中的谢利和绑匪,只是科恩兄弟这一趣味的最新体现。

在《冰血暴》中,科恩兄弟还和观众开了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影片的开头字幕写道“由1987年发生在明尼苏达州的一起真实案件改编”,但在结尾处却又宣告片中的“人物和事件纯属虚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难免让观众一头雾水,其实本片的题材来源于神探李昌钰经历的真实案件《碎木机下的冤魂》。

科恩兄弟杀入影坛的处女作《血迷宫》就引发了轰动。这部电影被一些人视作希区柯克的风格再现,同时还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美国独立电影发轫于60年代前后约翰·卡萨维茨的一批代表作,而后于80年代逐渐开始兴盛,于90年代初迎来一个高潮。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吉姆·贾木许、史蒂文·索德伯格、理查德·林克莱特、昆汀·塔伦蒂诺和凯文·史密斯等一批年轻的出色导演,科恩兄弟正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独立电影”的概念,是相对于“制片厂电影”的概念而言。从好莱坞建立之日起,逐利的犹太老板们就喜欢插手电影制作的种种事务,从演员的摘选到成片的剪辑,事无巨细,皆要染指。

好莱坞的八大制片厂(现在只剩五大)体系内制作出来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资本的牵制和掣肘,导演的意见往往得不到资本的尊重,其风格也难以完整地得以表现。某种意义上,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导演与制片人和老板们的斗争史。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就连奥森·威尔斯和希区柯克这样的顶尖导演,也要向资本一再妥协。而独立电影,正是作者意识强烈的电影人试图挣脱制片厂资本束缚的有力尝试。

从《血迷宫》开始,科恩兄弟的每部电影从剧本创作到最终剪辑都牢牢把持着自己的控制权。这在好莱坞极其罕见,也殊为不易。与一心逐利、罔顾艺术的好莱坞大公司打交道是诸多和科恩兄弟一样的独立电影人的梦魇,兄弟两人也把这些经历与体会以荒诞戏谑的手法写进了电影《巴顿·芬克》(Barton Fink,1991)中。

《巴顿·芬克》所反映的,只是一名编剧在这个行当所遭遇的冰山一角。这部气质诡异的作品,为他们赢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也就此奠定了世界级艺术大导的声望。声名鹊起之后,科恩兄弟始终在独立制片与各大制片厂之间小心游走,很难被归属于任何一方。

他们的作品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饱含自己趣旨与风格的独立制作,以《巴顿·芬克》、《冰血暴》(1996)、《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1998)、《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为代表。

另一类则是拥有大明星的豪华商业片,多位喜剧,以《金钱帝国》(1994)、《逃狱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2000)、《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2008)、《凯撒万岁》(Hail, Caesar!,2016)为典型。

前者当中尽是约翰·托尔托罗(John Turturro)、史蒂夫·布希密(Steve Buscemi)等好莱坞边缘配角的面孔,成本低廉,无章可循。在这些作品里,总能窥见科恩兄弟出其不意的鬼马构想。它们很多都不吻合戏剧的传统三一律,却能在一个又一个细节处予以惊喜和回味。

后者当中却总有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汤姆·汉克斯等顶级明星自愿降薪出演。他们的新作《凯撒万岁》的卡司,甚至大有明星收藏册的架势。但这些明星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往往还是饰演那些典型的科恩兄弟式“傻子”,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藏在摄影机背后的科恩兄弟,始终聪明地保持着与好莱坞的距离,属于后者的范围,却不会待在它的中心。正像《凯撒万岁》所传递出的那样——好莱坞就是一个充斥着阴谋、罪恶、私欲和无知,同时又饱含着纯真、热情、活力与梦想的修罗秀场,让我们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