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杜甫与李白,到底谁更伟大?

这是一个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宋朝开始,研究杜甫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提起诗人,永远是李杜并提。

从文学方面,这两个人的高下永远都给不出答案,在同样伟大而影响深远的前提下,两人所侧重的方面,所擅长的风格则有所不同。

杜甫的伟大,在于他的“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是怀着真正的家国情怀写下这些诗的,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发自心底的声音,自然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是老杜穷其一生,将律诗的写作在自己身上发展到一个不可以被超越的高峰。

律诗,体制森严,杜甫却能在其中游刃有余的表达自己沉郁顿挫的感情,在所有格律的束缚下自由的抒发情感,这已经是到了化境。这种境界因为其独特的时代因素、个性因素,古今只有杜甫能够做到。

这样的巅峰,也最终导致了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杜甫的境界已经到了尽头,再也没有发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其诗境】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可是曾经的盛唐却只能停留在记忆当中,摆在杜甫面前的,是满眼的疮痍和凋敝的民生。

767年,大历二年,此时杜甫已经56岁,身在夔州。

有一天,兴致所到,独自登上了位于夔州白帝城外的一座高台,登高远望。广阔的视野、萧瑟的风景,一下子勾动了杜甫心中的万千思绪,身世飘零的感慨,岁月流逝的悲哀,潦倒孤病的惆怅,这些情绪与台外的秋景融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这首永垂不朽的七律压卷之作,《登高》。

后人称其为“七律之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经典原文】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条分缕析】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选本选集讲解了这首诗,杜甫想到的,后人全部解读了出来,杜甫当时没想到的,后人也补足了他的“疏忽”。以至于这首诗其实已经解读不出什么新意了。

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抛弃掉曾经读到的解读这首诗的观点,无论给出这个观点的,是知名教授,还是著名学者。

我们只从文字出发,从这首七律本身,看老杜当时的心境,感受这首“七律之冠”字句之间的美好。

开篇写景,秋风急、秋天高、猿哀鸣;江水清,江沙白,远处有鸟儿回旋。像是绘声绘色的讲述,也像一幅静默无声的水墨画。这一句是远景和大环境,风、天、外部的声音,江边的景色,江上的天空,全在这短短的14个字中间。

第二句是绝唱,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亦是在写景,可是这景色明显的沾染了杜甫本人的思想,夔州秋天的萧瑟,与杜甫心中的愁绪,慢慢开始融合。

3、4句写自己,万里写远,悲秋写悲,常作客写自己长年漂泊的凄楚;百年写长,多病是愁,独登台体现了自己在人世间的孤独之感。

艰难苦恨,不知不觉已花白了头发,近来因为身体不好,不得不再少一个老朋友,酒。

这样的诗,我们做不了解读,杜甫在这4句中写进去了太多的人生经验,我们只能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入其中,去体验,这就是诗的魅力。

所谓“诗无达诂”,好诗几乎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你说不清楚作者想要讲什么,但是读完整首诗,自己的心中就会生出某种感受,或喜或悲,或者与作者相同,或者不同,这时候,我们读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顾无说】

正是这首诗,将律诗的发展推到了绝境,后人的诗歌再难超越这一篇,唐诗也就逐渐的没落下去。

晚年的杜甫,在经历了盛唐的不得意和安史之乱的流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一生的蓄积,绽放出盛唐末世,最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