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人们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无数仁人志士通过不懈的努力攀上高峰。
但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因此,在人们努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挫折与失败。
有些人性格坚强,遇到困难不气馁,而是愈挫愈勇。
可还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沮丧甚至绝望,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就算以后有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再愿意去把握。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越努力的人越幸运。
可这句话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很多人怀着美好梦想去努力,幸运之星却总是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很多人开始信奉“努力无用论”,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结果,最终不得不与梦想背道而驰。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人们之所以感到很累而无法坚持努力,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惩罚”。
他们的行为结果使他们减少了努力这一行为的频率,又因为人们是体验到失败而产生消极行为,失败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刺激,所以这种惩罚是“正惩罚”。
与之相对,通过移除令人愉快的刺激而使人的行为频率减少,则称为“负惩罚”。
了解了行为的原理,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摆脱由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
行为主义认为,要想使人们的行为频率增加,则必须通过“强化”来实现,强化分为“正强化”以及“负强化”,它们都可以增加人们的行为频率。
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令人愉快的刺激而使行为频率提高。
按照这个思路,那些感觉努力无望的人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体验到成功的经验来提高努力这一行为的频率。
同时,成功的经验也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
例如,有一句话说得好:“努力比不上选择”。诚然 ,努力很重要,但如果人们选择了远高于自己目前状态的目标,就会导致失败。
所以人们需要合理地选择目标,有时候把目标放低一点,一步一个脚印,虽然不能使人取得大成就,但好在脚印踏实,能够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而且具有较高的可能性去达成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作用,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从而让自己受到惩罚,因此,选择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成为努力的幸运儿。
弗洛姆认为:动机=效价×期望

效价是指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重视程度,亦即喜欢程度;期望是指个体对于能够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人们的动机水平受到效价和期望的共同作用。

这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人们感到目标不可实现时,就会丧失努力的动力。

所以那些努力没有得到好结果的人之所会停止努力,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如果人们能够拥有对目标的忠诚追求的话,动机水平就不会大幅下降,从而就不会放弃努力。

从效价的角度讲,人们想要让自己变成努力的幸运儿,就必须对目标抱有高度的渴望感,甚至使它成为一种信仰。

如此一来,人们就不会因为成功无望而感到挫败,就可以维持比较适当的动机水平。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面对复杂任务,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的动机水平过高,即不能太期待成功、太努力,而应该让自己的动机保持一个较低的最佳水平。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不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然而他们却总是无功而返,这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过于努力导致的,随之而生的还有不稳定且急于求成的心态,这也促成了他们的失败。

总的说来,越努力的人越幸运依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些感到无法坚持的人往往是因为用错了努力的方法,或者是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认为努力必定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们通过努力为成功奠定基础,而想要成为努力的幸运儿,则必须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努力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r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