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秦国通过一系列猥琐发育,加上强行兼并霸占他人土地,在疆域土地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地理优势上都一家独大,甩其他国家好几条街,在兼并了韩国以后,其他五国都岌岌可危,燕太子丹害怕秦国,于是找来了荆轲,希望荆轲能去刺杀秦王,这是他最后的反抗。

然而对于刺杀秦王这件事,荆轲是矛盾的,虽不愿意去刺秦王,心理动机却驱使他去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荆轲的大脑:“其实我不想刺秦”

荆轲刺秦虽然是一段佳话,但是我们从史料中的记载,可以发现荆轲刚开始是不想去行动的。

刚开始,田光来找荆轲,希望他能去觐见燕太子丹,为太子丹排忧解难,可是当他说完,马上就自刎了,也不给荆轲拒绝的机会,是“欲自杀以激荆卿”(《史记·刺客列传》),因此荆轲也只能顺着好友田光最后的交代,来觐见燕太子丹。

当燕太子丹跟荆轲说了他的计划是“刺杀秦王”后,荆轲是拒绝的,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委婉地拒绝了,可是燕太子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才,不肯放手,“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如此诚恳,还给他跪下磕头,不得已才答应了。

于是荆轲就在燕太子丹的贵宾招待下过了一段时间,燕太子丹见秦兵都快攻来了,荆轲还迟迟没有动静,又来催他,“秦兵旦幕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提出要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来获取秦王的信任,才好动手。

燕太子不忍杀害樊将军,荆轲只能半夜自己动手了,然而当东西准备好,匕首也准备好了,荆轲还是迟迟没有出发去行动的意思。燕太子丹已经开始不相信荆轲了,“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在燕太子一再催促之下,只能马上离开燕国,出发秦国。

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荆轲都是被动的,都是在别人的催促安排下,无奈地进行着计划。

荆轲的内心:“不,你想刺秦”

虽然荆轲的大脑并不想去做行刺秦王如此危险的事情,但是荆轲是一个侠士,内心的动机还是驱使他去行动,驱使荆轲行动的一共有三个内心动机。

①表面的动机:报答知遇之恩

荆轲刚开始游说卫元君,卫元君并不赏识他,没有任用他,因此他又继续游列各国,在榆次跟盖聂讨论剑术,却被“怒而目之”(《史记》),到了邯郸与鲁句践博戏,被“怒而叱之”(《史记》),可以看出荆轲在到燕国之前,都没被人赏识,没被人尊重。

来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知道他不是平庸之人,真诚对待他,荆轲在燕国终于得到了赏识和尊重。当田光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后太子丹也非常赏识荆轲,将荆轲视为上宾,尊重有加。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适其意。

可以看出,燕太子丹不仅对荆轲礼遇有加,还天天到荆轲住处拜望。

在来燕国之前,荆轲一直得不到尊重和赏识,然而每个人内心都是渴望能被人尊重和赏识的。如威廉·詹姆斯所说:

人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他人的赏识。

来到燕国后,荆轲“尊重的需要”和“赏识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因此为了报答好友田光的知己之恩和燕太子的知遇之恩,荆轲如他们两人所愿,为燕太子丹执行刺杀秦王这个危险的活动。

这种为报知遇之恩付出生命的事情,在战国也经常见到,像豫让,曾经投靠范氏跟中行氏,都得不到尊重和赏识,到了智伯门下,智伯视其为知己,在智伯死后,豫让为报知遇之恩,也不顾自己生命,要为智伯报仇。

这也是这些游侠义气的体现,“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史记·太史公自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隐藏的动机:成就动机

荆轲刚开始就去游说卫元君,希望能得到任用,可以看出他是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也就是说他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个个体追求着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通过方法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它是一种内在驱动力的体现,同时也能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活动,思考方式,并且是一种长期的状态。

荆轲好读书击剑,因此希望能追求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可是在燕国之前都没人重用,因此郁郁不得志,才会在与朋友喝酒后“已而相泣”(《史记》)

当被燕太子丹重用后,太子丹给了他的任务就是刺杀秦王,因为荆轲一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一直得不到满足,因此产生的成就动机也一直存在,当接受了刺秦这个任务后,荆轲便将成就动机的目标设为刺杀秦王。

荆轲的成就动机也是在战国这样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给了低级层次的人一个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他们也都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成就动机,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他们能够为重用他们的君主随时奔波甚至付出生命。

像苏秦、豫让、张仪这些人,就都是为了追求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游列各国,希望能得到重用。

③高尚的动机:为各国诸侯国讨回土地

荆轲刺秦失败后,说道: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史记·刺客列传》

这个契就是先前跟太子丹约定好的,如果能够劫持秦王,逼迫他归还占据各国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

可以看出,荆轲刺秦真实的理由就是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和实现自我价值,而好听的理由就是为天下“反暴”,为各国诸侯拿回失去的土地,这个好听的理由也就是高尚的动机。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道:人在内心深处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思考的是那些听起来好听的动机,也就是高尚的动机。

因为当时秦国以残暴的方式兼并其他国家,天下苦秦久矣,因此荆轲才会有想替天下反暴,为各个诸侯讨回失去的土地的高尚动机。

结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是勇敢的,是侠义的,是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荆轲虽然大脑并不想去做如此危险的行动,但是他的内心是正义的,是沸腾的,所以他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视死如归地去完成这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这也是他作为侠士的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