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乱世之下,必有勇夫,每当国家到了危急时刻,总会有灿若星辰的人才的出现。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发动了全面战争,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大批军事人才得以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说到汉朝的名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卫青与霍去病,因为这两个人自身的光芒太强烈,以至于同时期的将领都没有什么名气,而最然人感到叹息的莫过于李广。李广长期带兵守卫边疆,就连匈奴也称其为“飞将军”,后世也有大量的文人赞美李广的战功,同时也为李广终生没有封侯感到惋惜。但是否是汉武帝未能慧眼识珠?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二人的仕途对比

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一开始霍去病的身份并不是很显赫,他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但是他的母亲卫少儿有一个很厉害的妹妹,就是后来的皇后卫子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轻的霍去病就这样成为了皇亲国戚,以此为契机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跟随卫青进攻漠南的匈奴。霍去病率百余骑斩敌首两千余级,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三军,被封为冠军候。

19岁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进攻河西,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元狩四年,霍去病率大军进入漠北搜寻匈奴残余势力,歼敌七万余人,并且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从此“封狼居胥”成为了历朝武将的终极梦想。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

李广

李广的一生担任了七个郡的太守,分别是:上谷、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可以说一生都在与匈奴人斗争,匈奴人也称呼他为“飞将军”,对自己的这个对手充满了敬佩之情。虽然匈奴非常看重李广,但是李广始终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或许这真的是一种悲哀。

元狩四年,李广苦苦哀求才被任命为前将军跟随大军出征,但是由于自己年老多病加上道路不熟,到最后迷失了道路,错失了战机,战役结束之后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好人不一定当得了好将军

霍去病和李广二人的带兵方式截然不同,也展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当中记载: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爱兵如子到这种程度,吃的喝的都让战士先享用,这样的将军真的是世间少有。不仅如此,李广也很少责罚士兵,所以整个部队纪律都十分的涣散,虽然每个士兵都可以为了李广舍弃生命 ,但是战争的结果不是多少人的生死能够决定的,最需要的是士兵的绝对服从。在外驻扎的时候,为了少数将士能够休息,居然连岗哨都不设立,看似是对士兵们好,殊不知是在害了他们,所以李广的部队也常常处于危险当中。而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极度偏袒了这种行为: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而反观霍去病,他对待是士兵的方式甚至有些残忍。因为从小就当上了皇亲,霍去病不会体谅士兵们的疾苦,《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士兵们都饿得走不动道了,而霍去病的食物多的只能扔掉,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却成为了常胜之师,而李广爱兵如子却屡战屡败,这个结论似乎并不能够让人信服。其实还是我开头说的那样,“好人不一定当得了好将军”,事实上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有些人对他越好他就越无法无天,对他严厉他反而听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李广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将军

霍去病不是一个好人,但他是一个好将军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会极大地影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不同命运的发生,这一点在李广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 极度自负:

李广武艺高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战争不是个人的单挑,要考虑的还有自己麾下的千军万马,但是李广经常逞一时之勇,尝试以小击大,多次将自己和军队陷入绝境。元光六年(公元前129),李广轻率出雁门,遭遇了单于的大部队,整支部队被消灭殆尽,李广此役之后也被贬为庶人,他也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了代价。

  • 老实敦厚:

老实是一个优点,但太过老实就是缺点了。司马迁称李广“口不能道辞”,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平日里话不多,也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人怎么讨皇帝的欢心?反观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喊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正好也与汉武帝对外政策相符合,这样一个懂皇帝心思又会办实事的人,皇帝怎么会不喜欢?

  • 胸无城府:

李广一生历经七十余战,刀光血影都见识过了,到头来还是没有搞懂人心。

李广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本来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坏就坏在一件小事上没有仔细思考。李广击溃了叛军,解救了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功成名就就在眼前,可梁王却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李广居然还接受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队可不能站错,说严重了就是“结党营私”,但李广还是没有反应过来。回朝之后,朝廷也没有对李广进行封赏。

这个黑点伴随着李广的一生,导致皇帝不信任他,李广也没有指挥超过一万兵马,当卫青和霍去病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李广只能依靠有限的兵力进行小规模战役,消灭匈奴,生擒匈奴王的奇功自然也轮不到他。

小结

在诸多的成功因素中,性格无疑是最重要的。“李广难封”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李广的性格原因,纵使李广是一名值得我们尊敬的爱国将领,历史上也有无数人同情他的遭遇,但是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如果一味的用感情来代替理智,我们永远也进入不了他的内心世界,永远也不了解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或许是对飞将军李广最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