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大余

上周末在小区楼下溜达时,碰见到一个小男孩追着自家的小猫跑来跑去,清脆的笑声和笑脸让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可没多久,他突然绊了一下,整个人往前扑了过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我赶紧上前将他抱起。

发现他的手肘手掌和膝盖都擦伤了,小男孩痛得小嘴一扁就要哭,这时妈妈走过来抱起他说:

「就一点小伤,有什么好哭的啊?你是男孩子,不要动不动就哭。你看,阿姨都要笑话你了。」

男孩眼圈红红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却强忍着没有哭出来。

那个样子,怎么看都让人心疼。

「男孩子要坚强」「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 」,这些话,我相信不少父母都对儿子说过。

乍听之下像是一种爱的鼓励,但细想之后才发现,这些随口说说的话,其实是给儿子的灵魂上了一道枷锁。

孩子小时候都需要父母的爱去灌溉,日后才能健康地向上生长。

有时候,男孩需要父母花更多的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孩需用更多的拥抱

记得有一次去幼儿园接孩子。因为去得比较晚,学校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在校门口等孩子的时候,看见不远处有个孩子坐在校门前的楼梯上,双膝上放着一本书,低头看得很认真。

老师说,那个是隔壁班的孩子,因为数学没考满分,心情不好,正在「重新复习」。

没多久他父母也过来了,妈妈走在前面,爸爸抱着妹妹紧随其后。

男孩闷闷地站起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抱抱。」

爸爸拍拍儿子的头说:「你都一年级了,是男子汉了,还让爸爸妈妈抱,羞不羞?」

爸爸接着又「开导」了男孩一番,男孩强忍着没哭出来,低着头跟在爸爸身后离开了。

那个伤心的背影,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身边有不少家长说,女孩要抱抱还能理解,但是男孩抱多了,容易变懦弱。

其实不然。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

「男孩大脑发育速度比同龄女孩较慢一些,男孩情感依恋需求会比女孩更强烈,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而言,男孩需要更多关怀,肌肤需要更多触摸。」

一个简单的拥抱,传递的是一份温暖的爱。

以前曾经和孩子一起读过一个绘本叫《抱抱》。

小猩猩独自在森林里玩耍,看到大象跟小象们拥抱在一起,它也想要妈妈的拥抱。

于是大象带着小猩猩找妈妈,沿途看到狮子、长颈鹿还有河马都在抱着自己的孩子,小猩猩难过得嚎啕大哭,它也很想要妈妈的抱抱。

直到猩猩妈妈出现,给了小猩猩一个大大的拥抱,小猩猩这才开心起来。

拥抱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却又有无穷的力量。

拥抱是在交换爱和温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孩需要被听见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说过:「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认真地去聆听孩子的倾诉,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袁咏仪说,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曾经一度非常紧张。儿子不愿意和她说话,还抱怨说想换一个妈妈。

袁咏仪觉得很痛心。明明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孩子会这么讨厌妈妈?

与此同时,学校的老师还也反映,袁咏仪的儿子在学校情绪暴躁,上课不专心,还影响其他孩子。老师建议她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没想到,在看了心理医生后发现,问题竟然出在袁咏仪身上。

成长在警察家庭的袁咏仪,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也采用父辈的严厉模式。

比如儿子想做一件事,只要她不同意,孩子就不能做;孩子做错事,她也不听任何解释,直接惩罚。

因为总是忽略儿子的感受和想法,才使得儿子对她越来越反感。

后来袁咏仪慢慢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选择去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遇到儿子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也不再粗暴干涉,而是会问孩子的想法和原因。

慢慢地,他们的母子关系终于日渐缓和了。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

对男孩来说,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听他把话说完。

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让孩子感受和接收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孩子在说完话的那一刻,内心已经得到了最有效的滋养。

养男孩,需要妈妈适当示弱

闺蜜最近跟我说,自家的那个「黏人精」终于不黏她了,一天到晚就围着他爸转来转去。

时不时就听到孩子用崇拜地语气说:

「爸爸,你真厉害!」

「爸爸,我也要跟你一样棒!」

其实不仅仅是闺蜜的儿子。

很多妈妈也会发现,儿子到了某一阶段以后,突然就特别爱跟爸爸凑在一起,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模仿爸爸的一举一动。

这个阶段,事实上是男孩想要模仿成为男人的敏感期。

男孩与父亲的相处过程,亦是他们观察和学习作为一个男人所要具备的条件的过程。

父亲在家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孩子内在的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父亲懦弱对孩子影响的问题。

有一个匿名答主说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他的姑姑和姑父是整天吵架的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姑姑在训姑父,表哥就在一边看着。

表哥小时候是一个特别man的男子汉,他惹了祸事或者被别人欺负了,表哥都会替自己出头。

但是长大以后,他就觉得表哥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做错事不敢吭声,还会找借口推卸责任,自私又没担当,有人欺负他也慢慢觉得「无所谓」。

他觉得,自己在表哥身上看到了姑父的影子。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

「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妈妈越强势,儿子越是容易变得懦弱和小心翼翼。

强势的妈妈剥夺了爸爸在一个家庭的存在感,也会让孩子对爸爸产生错误的认知。

爸爸这个角色,是很多男孩子渐渐成长为男人的时候模仿的榜样。

妈妈适当示弱,是体现父亲权威的最好方法。

养男孩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项智力劳动。

因为男孩的教育太复杂。

既想对他们呵护有加,又担心管得太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

既想和他们好好说话,却又总能被他们气到情绪失控……

「男孩」这本难念的经,不知道熬哭了多少家庭。

但是男孩也是个普通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用心陪伴,用爱养育。

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温暖的内心,去丰满羽翼,积累未来面对风雨的勇气。

作者:大余,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情,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