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被朱元璋比喻为在世萧何,他在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身为文臣之首的他,本该是享受荣华富贵,但在晚年却遭到满门抄斩,其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善长智勇双全,被朱元璋比作萧何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李善长自小就爱读书,善于谋略,在跟随朱元璋之后,成为了朱元璋身边的重要参谋,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经常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被委任为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

朱元璋在还是吴王时,就委任李善长为右相国,之后改为左相国统领百官。李善长不但在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而且还使将吏顺从,居民安然,制定法令,让朱元璋的吴国可以逐渐强大起来。

《明史·李善长传》: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对明朝的有功之臣进行了一次大封。皇帝认为李善长虽然并没有什么汗马功劳,但跟随他多年,供给粮草,功劳非常大,应当晋封大国。

于是李善长被朱元璋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以及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李善长被朱元璋封为文臣之首,还特意在诏书中将他比为萧何,最后还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文臣之首,还是世袭的国公,并且还有免死金牌,这对李善长来说可是无上的荣耀,但他有个遗憾,就是没能得到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善长退休回家养老后,为何还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首先,李善长位极人臣后,傲慢自大的个性开始发作
《明史·李善长传》: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訽。基不自安,请告归。

李善长外表看似宽厚温和,但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经常与其他大臣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争吵,不但经常弹劾他人,甚至辱骂御史中丞刘基,让刘伯温心中不安,只能向皇上请求告老还乡。

朱元璋把公主嫁给李善长儿子后,李善长就更加目中无人了,在朱元璋生病有十日不能上朝期间,他并没有去问候过皇帝,就连驸马也不来朝见,这让朱元璋对李善长父子有所反感。

其次,因谋反罪被诛杀的胡惟庸是李善长推荐的

《明史·李善长传》:丞相胡惟庸初为宁国知县,以善长荐,擢太常少卿,后为丞相,因相往来。而善长弟存义子佑,惟庸从女婿也。

李善长亲侄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在胡惟庸任宁国知县时,在李善长推荐下,他被委任为太常少卿,之后还被李善长推荐给朱元璋任左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朱元璋诛杀,很多大臣因此受牵连被处死,而李善长并没有被牵扯进去,依然被重用。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党羽,被明太祖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实为软禁),而作为长兄的李善长并没有对皇上表示感谢,朱元璋因此对李善长心生恨意。

最后,李善长被自己的亲人给出卖了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此时离胡惟庸被诛杀已经过去10年,而胡惟庸案却继续在发酵。

李善长有个亲戚丁斌之前在胡惟庸家做事,因而将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多次去请求朱元璋赦免其罪,皇帝大怒将丁斌治罪,在严刑拷打之下丁斌供出李存义与胡惟庸有密切交往。

《明史·李善长传》:狱具,谓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朱元璋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他们在供词中说胡惟庸在谋反时是与李善长有过接触的,也就是说李善长对于胡惟庸谋反是知道的,这让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束语:

李善长因为长期受宠,在晚年并没有收敛自己,特别是推荐了一个“火药桶”胡惟庸给朱元璋,而李善长也被爆炸的火药桶给炸得粉身碎骨。

试想一下,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已经是文臣之首,并被朱元璋封为韩国公,子孙世袭,他能得到的可以说都得到了,而跟胡惟庸一起谋反,也不过是得到同等待遇而已,已经70多岁高龄的他又何苦再去折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