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张人类小脑图谱揭示:小脑真的不“小”,而且还很强大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脑位于靠近脑干的位置,在后脑皮层的下面。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一项新研究,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的研究团队,对小脑的“小”这一术语提出了质疑。该研究团队用证据表明:小脑真的不“小”。

小脑本质上有如一张平坦的绉布,被成百上千次褶皱后形成一个团,以使它能“蜷缩”在大约八分之一大脑皮层的紧凑体积中。为了计算小脑的表面积,该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一台超高场9.4-T的磁共振扫描仪扫描了一个女性的小脑标本,并使用定制软件处理生成的图像。SDSU的一位神经成像专家发现,紧密堆积的褶皱实际上包含的表面积是大脑皮层表面积的80%。相比之下,猕猴的小脑皮层约为大脑的30%。

在小脑的认知部分可能存在类似的“解剖结构”,可以帮助支持高度复杂的认知功能,如语言或抽象推理。它的延展性及其从皮层中参与认知输入的新信息表明,它也可以处理像数学方程这样的高级概念。

2,PNAS | 刘聪/李艳梅合作揭示翻译后修饰调控帕金森病致病蛋白α-syn的液-固相转化与聚集的分子机制

来源:BioArt

pY39 α-syn淀粉样纤维的电镜结构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TM)在动态调控蛋白构象和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TM高度富集与蛋白质的固有无序区域intrinsic disordered region (IDR)。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的IDR是驱动蛋白质相分离与相转化的关键区域。

近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刘聪与清华大学李艳梅课题组合作,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富集的α-syn 39位Tyr磷酸化修饰 (pY39) 对于α-syn的液-固相转化以及致病淀粉样聚集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阐释pY39磷酸化介导α-syn形成病理性聚集体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相关的工作发表于PNAS上,题为: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phosphorylation at Tyr39 rearranges α-synuclein amyloid fibril structure revealed by cryo-EM。

3,Nat Metab | 童青春和束刚/江青艳合作揭示“嘴馋”的中枢调控机制

来源:BioA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丘脑弓状核作为食欲调控中枢,主要由GABA能神经元构成。7月27日,美国UT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童青春课题组与华南农业大学束刚/江青艳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Profound and Redundant Functions of Arcuate Neurons in Obesity Development 的论文。

研究系统阐述了食欲引起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下丘脑弓状核部分GABA能神经元的随机兴奋即可引起食欲的增加,最终导致肥胖的发生。相反,依靠降低采食来控制体重,则需要抑制整个弓状核GABA神经元活性。弓状核GABA神经元在诱导肥胖的“冗余”以及降低体重的“必要”功能,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减肥总是因为“嘴馋”而宣告失败,动物更容易产生对食物的渴望而不是厌恶。

4,Nat Commun:新研究有助于治疗大脑感染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来源:转化医学

超过3000万美国人被受污染的肉类所传播的脑部寄生虫感染,但大多数人永远不会表现出症状。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发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这一发现可能对脑部感染,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UVA研究人员发现,弓形虫会被大脑小胶质细胞控制。这些小胶质细胞释放出独特的免疫分子IL-1α,该分子从血液中募集免疫细胞来控制大脑中的寄生虫。

5,动物研究所合作揭示核心节律蛋白延缓干细胞衰老及促进再生的新功能

来源:细胞

CLOCK通过稳定异染色质延缓人干细胞衰老并促进老年动物关节软骨再生

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合作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abilization of heterochromatin by CLOCK promotes stem cell rejuvenation and cartilage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核心节律蛋白CLOCK具有拮抗人干细胞衰老的新型功能。此外,研究发现基于CLOCK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增龄性小鼠骨关节变性并促进关节软骨再生,为延缓人类衰老、防治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的干预靶标。

6,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氯氮平联用长效针剂对急诊及入院次数的影响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只有30%-60%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对氯氮平治疗产生反应。既往已有很多研究评估了氯氮平联用口服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但有关氯氮平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LAI)的证据仍然缺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Foothills医学中心Rachel Grimminck博士等开展了一项小规模回顾性观察研究,首次评估了氯氮平联合LAI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系列治疗转归的影响。本项研究近期发表于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研究显示,联用氯氮平与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后的2年内,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至急诊治疗的次数(P = .024)及入院治疗次数(P = .008)均较联用前的2年内显著下降;住院日同样大幅下降(71.15天 vs. 32.55天),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7,全文首发!中文核心《健康忠告》刊登2020年最新“睡眠白皮书”

来源:脑友记BrainUp

本文首先对当前的睡眠机制研究成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并对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和对人体的影响做了梳理,除此之外,对现有对睡眠状态的检测和对睡眠质量的评估及对现有的睡眠障碍问题及部分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最后调研了现有的针对不同睡眠障碍的干预手段与可治疗方法,并对当前和未来的睡眠相关研究做了分析和展望。

8,研究发现,要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他们呼吸

来源:大话精神

耶鲁大学(Yale)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当大学生学习了管理压力和焦虑的具体技巧后,他们的幸福感会在一系列指标上得到改善,从而带来更好的心理健康。研究团队评估了三个基于课堂的健康训练项目,其中包括呼吸和情绪智力策略,发现其中两个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最有效的项目改善了六个领域,包括抑郁症和社会联系。

研究人员在7月15日的《精神病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iatry)上报道了研究结果,他们说,这种适应力训练项目可能是解决大学校园心理健康危机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前文阅读

1,脑科学日报:吃饭时间影响生物钟与代谢健康;“脑残”有得治?

2,脑科学日报:科学家开发出非侵入性疗法,可直接修改记忆删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