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妈

之前,花时间推荐过一个话剧——《大卫不可以》,我和儿子一起去看了。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内容也很简单。

说的是一名叫大卫的小男孩,他喜欢在洁白的墙上涂鸦、喜欢把浴室变成一片汪洋、喜欢把头顶的铁锅敲得duang~duang~直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似乎在整本书中,他都在做各种各样妈妈不允许的事情,所以大卫每做一件事,妈妈就会叉着腰说一句:天啊,大卫,不可以!

这本书看似闻名天下,但我从周围妈妈那里也听到不少争议:

很多人觉得,千万别给孩子看这本书,因为大卫的很多错误行为,反而对孩子们是一种非常坏的示范:“孩子没看还好,看了反而会去模仿。”

就算有的妈妈愿意给孩子看,在讲的时候,也完全是把大卫当作错误的典型去教育孩子、点醒孩子:瞧,那些都是不能做的,你可别跟他一样。

以前,我差不多也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我学过了P.E.T父母效能课程,以及看过这部儿童话剧后,我才意识到成年人的视角有多固化

我们之所以认为大卫是调皮、淘气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一直在用我们的行为标准去看孩子,至少在我们眼里他是不听话的,是会制造麻烦的。

但反过来,难道我们真的想要一个非常听话非常乖的小孩吗?一个我们说做什么就立刻做什么的小孩吗?

好像也并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或许只有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是我们忽略了孩子本来的样子。

在这个年龄,他可能就会喜欢爬高、喜欢踩泥巴、喜欢玩食物......这就是孩子呀。

之前网上有一个视频,标题非常戳心: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

小男孩看见东西就扔,看见人就打......这些行为可以比“大卫”还要熊。而大人们反应也“不负众望”全程冷漠、严肃、警告......

孩子哭的歇斯底里,孩子的父母却都没有回应,直到育儿师强制着用“淘气椅”把孩子制服,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似乎大家都感到很满意,但却没人注意到小男孩绝望的表情。从父母和育儿师开始居高临下的管教起,小男孩就被迫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在这样一场大人和孩子的博弈中,小男孩从一开始就只能面对这样的结果:爸妈赢、我输。

为什么?

因为大人已经把孩子所有的行为归结为“问题行为”,把孩子定义为“问题孩子”,从这一刻起,再没有关心那个歇斯底里的孩子内心到底在想什么。

那我们还能怎么办?

在P.E.T里,有一个神奇的行为窗口

乍一看有点儿懵?没关系,其实很好理解,我一讲大家就明白了。

PET认为,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通常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接受”,第二种是“不接受”。

如果为孩子们的行为设一个窗口,那么我们能够接受的行为可以放在上窗口,不能够接受的行为放在下窗口。

可接纳行为

不可接纳行为

而在这两个窗口中,还可以进行再次划分:

在我们可以接纳的行为中:

  • 一种是我们和孩子都认为没有问题,比如他在看绘本;
  • 还有一种是我们觉得没问题,但孩子自己觉得很困扰的事情,比如他自己弄丢了一块喜欢的橡皮。

而在我们不能接纳的行为中:

  • 一种是孩子觉得没问题,但我们很难接受,比如他在墙上乱涂乱画;
  • 另一种是我们和孩子都觉得很困扰,比如孩子哭闹着想玩游戏,但你刚好有工作要处理。

我之所以觉得这是个神奇的窗口,是因为每次当我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淘气”时,通过这个窗口再去看,我就会清楚地顿悟到:

原来,那些所谓的淘气行为,不过是因为恰好出现在了我的“不可接纳区”,但在他们眼中只是正常的情感表达。

  • 当他敲击锅底的时候,或许只是在探索各种神奇的声音;
  • 当他摆弄食物时,也只是看到豆角就瞬间想起了人的四肢;
  • 当他穿着超人衣服在床上蹦跳不睡时,恰好是因为他希望像超人一样勇敢。

父母有时候是很矛盾的,都希望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主见,却又常会在不经意间,把“又不听话啦”“又不乖了”挂在嘴边。

面对孩子的淘气行为,我们总会容易生气,可生气过后又会后悔自责。

其实,这不是父母的错,相反比起指责,父母更需要的是帮助。

行为窗口的作用就在于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帮助工具,透过它,我会更容易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而当我们了解淘气只是表面之后,我们的处理方式也会大不相同。

比如花时间分享《当孩子说“妈妈,XXX不跟我玩儿!我很伤心……》”是孩子觉得有小朋友不跟她玩,她很伤心,这时候,花时间用的就是积极倾听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表达感受,面对问题。

比如在《父母是人不是神》中,看着孩子磨蹭我会发脾气,其实是孩子自己没问题,但我很困扰,这时候用的方法,就是向孩子陈述我的感受。在P.E.T中,也叫做“面质”。

话剧的最后,大卫的妈妈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大卫过于严厉,她愿意改变自己和大卫的相处方式,给大卫更多探索的自由,也用更温和的方式与大卫沟通。

当然,无论如何她会告诉大卫:不管你做了什么,妈妈都依然爱你。

看着大卫和妈妈紧紧拥抱,我内心很触动:无论什么时候,看见和爱才是治愈孩子“淘气行为”的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起一件小事儿,儿子3岁多时,有一天周末我忙着在家里赶稿子,就让老公带着娃在客厅玩。

可不过一会儿,他就黏到了我旁边。我顾不上看他,继续干活,他不知怎么的就抬起来脏衣篓,扣在了我头上。

当时的场面可想而知,我放下衣篓,顾不上周围的狼藉,问了他一句:你是不是想让妈妈陪陪你?

当下,小家伙的嘴角就撇下来了,叭嗒嗒缩在我怀里。

那一刻我就知道了,他不是要故意捣乱和淘气,他只是很想让我抱抱他。

如果说孩子所有这些淘气的行为背后有什么共同点,那一定是,他在呼唤妈妈的爱。

每当想起这些,我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柔软。

谁又不曾是孩子呢?

可我们一旦长大,却忘记了儿时的我们也曾用这样的方式探索世界,也不明白为什么大人总是容易生气?

我们常常说,做了父母才终于懂了我们的父母,可却很少在做了父母后,还记得孩子眼中的世界。

当我们已经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把那些童年天性的行为定义为淘气,我们就很难再真正感受到,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他,请千万别只用眼睛,因为眼睛只看得到行为,用心才能看到下面的冰山。

作者介绍:元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读,愿和你一起,用心理学的眼睛,看人间烟火。

花时间·说

去年,《大卫不可以》在全国巡演的时候,我去看了首演,回来就立刻向大家推荐。我当时特别感动于这部剧将原著充分解析,让孩子们理解到妈妈的爱意。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之所以火爆全球,就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在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孩子的好奇、尝试,在大人眼中都是屡禁不止的调皮捣蛋,他们在成长中最常听到的就是“不可以”(No!)。

但其实,无论对孩子说Yes,还是No,我们最应该传递的是那背后的爱和关心。如果说绘本是给了孩子们一种感同身受,那么PET是给了我们家长一种表达的方法吧——是的,不止是孩子,我们也需要学会表达。

—End—

作者:花时间。微信公众号「慢成长」创始人,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