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亚地区庞大而漫长的大一统集权史上,任何政治家想要做一点切实可靠的事情,都不能以伤经动骨的大调整为代价。那样极有可能动摇国本,危机自身。幸好,聪明的先人有另一个办法,那便是划定新区,建立样板。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对外开疆拓土的时代,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在北部与西部地区多有经略。位于南方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界处的河套地区便成为了汉武帝北伐匈奴的重要基地。而汉武帝时代对于河套地区的一系列营建与管理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武帝本人所推崇的治国理念。这些理念也在当时及之后的年代里,左右着整个汉朝的治国方针与总体战略。

【西汉前期的版图】

河套—北伐匈奴的前进基地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建树颇多的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对于整个国家的体制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很多严禁而细致的政治改革家一样,汉武帝也需要一块全新的土地来作为自己执政理念的试验田。位于中原北方,黄河中游的河套地区便是这么一块理想的处女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治国有着一整套缜密方针的汉武帝】

虽然河套地区由于整一块地区由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水系众多,非常适合农业与牧业的发展。有着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但在汉朝初年,河套地区并不为汉朝版图所囊括。当时该地属于雄霸北方的游牧民族集团匈奴的控制。匈奴骑兵将河套地区作为其领地南部的冬季营地,并经常从这里南下,袭扰汉朝的北部边境。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也让掌握着粗放式农业耕作的匈奴可以在当地筑城耕作。此外,当地丰富的盐矿资源也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因而河套地区对于当时的匈奴来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河套的所在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继位后,一改过去两任皇帝对于匈奴所奉行的和亲与防御战略,希望通过主动进攻来一劳永逸的结局北方边境上的大患。为此他亲自策划了著名的马邑之围作战。但由于汉朝军队的策略被匈奴人提前识破,几路分头进军的部队中只有卫青一路获得小胜,其余各路不是战败便是一无所获。为了在战略上获得优势与主动权,汉武帝开始计划在北部边界建立新的前进基地,河套地区也因此进入了这位雄主的宏伟计划之中。

公元前127年,汉军在大将卫青和李息率领下,从靠近河套的北方重镇云中郡出击,首次挫败与重创了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并夺取了河套地区。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继续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在驻军之外,有计划的迁徙内地居民到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同时,一些选择依附汉朝的匈奴部落也被安置在河套地区附近,成为汉朝发展骑兵部队与战马的重要来源。虽然在一开始时,这里仅仅是汉朝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节点,却在此后的岁月里,逐渐成为了汉武帝自己治国理念的最佳实验基地。河套地区也因此成为了西汉政治史上的一个新区。

【北伐的汉朝骑兵大军】

治国理念试验田

早在汉朝之前,先秦时期的赵国与一统江山的秦朝就都对河套地区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发,但这些开发往往都是单纯的服务于军事防御目的。虽然这些先驱者也会将平民与奴隶迁徙到当地开发,但不过是在为当地驻军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支持。在秦末的战乱开始后,不仅驻军被调往内地后被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普通居民也大量逃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朝就曾经占据与开发河套地区】

而在汉武帝看来,河套地区不仅会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也会是一个他理想中治理国家所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汉武帝时代对河套地区的开发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在占据河套不仅便安置了官吏卒6万人到当地进行屯田养兵。也为了缓解内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汉朝又从京畿所在的关中地区迁徙了大量贫民到河套地区种地。汉庭还在当地设立了专门的农官,以政府组织的形式指导新来的移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并为了扩大产量而大力度的新修各种水利设施,每次参与修建的民众可达2-3万人之多。

汉武帝后的河套地区行政区域分布

河套地区的盐业资源也成为了汉朝开发当地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汉武帝时期为了聚集国内资源打击匈奴,因而对于汉初曾经开放的诸多经济生产灵域进行收归朝廷控制的改革。所谓冶铁专卖,便是汉武帝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在商人出生的著名大臣桑弘羊主持下,汉朝将盐业、冶铁和酿酒都进行了国家专卖改革。拥有丰富盐矿资源的河套也就成为了这一改革的重要实践之地,有专门的安排的盐官监督指导盐业生产。而当地的冶铁也由朝廷的官有制作坊来承担,力图在当地迅速推广铁质农具,促进农民的生产力水平提升。

靠着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开拓,河套地区很快成就从一片塞外沃土变成了汉朝北方边境上一个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这里不仅为不断同北方匈奴作战的汉朝提供了大量的军粮,也是汉军饲养战马、培养骑兵部队的重要马场。由大量放牧所产生的畜牧粪便,也成为了当地农业生产中最佳肥料来源。而储量巨大的牛群,也使得河套地区成为当时汉朝境内少有的牛耕地区。大量增加的耕地面积与国家控制的盐矿资源,也为汉武帝时代不断增涨的军费开支的重要财源。由于当地在诸多政策上拥有整个汉朝朝廷的支持与力挺,这个河套新区在当时已经在富庶程度上将内地的很多传统地区甩在身后。

【汉代石刻上的牛耕 在当时只有少数地区具备这样的条件】

汉武帝此后还将山东地区的大量贫民迁徙到当地进行进一步开发。经济看好且兴兴向荣的河套新区,也就成了汉朝朝廷解决内地因经济发展瓶颈而产生的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输出地。这些内地贫民或因天灾而生计无从着落,又或因汉武帝的长期战争战略而致贫。如果能在朝廷的政策关照下,到仍然在开发扩展中的河套新区来重新定居,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出路。

由于河套地区是一个汉朝重新设立的新区,所以在政策制定方面不需要顾及内地旧县所存在的各类传统与历史遗留问题。结果很多改革措施的实验在当地搞的颇为成功,并最终被汉武帝用于对内地的政策修订。后来汉军陆续征伐到了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河套新区的军屯与民屯相结合的模式也成为了当地汉朝殖民地的参考样本。

【汉朝在对西域的控制下建立了不少军事殖民地】

所以,河套新区的建立与成长,对于整个汉武帝时代的国家经济及战略调整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武帝无疑希望将当地的成功全面推广,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个富强的大汉王朝。

难以为继的王道乐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汉武帝一代人的经略 西汉版图大范围扩大】

虽然汉武帝对河套的开发下足了功夫也给足了资源与政策支持,但河套的繁荣很快就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首先便是环境问题。由于地处传统的游牧与农耕区域的交界处,河套地区实际上一直依靠自身的自然禀赋在对抗不断变冷的气候变迁。汉朝在当地大量修建的原始粗放水利设施,度消耗了原本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大量开发的军屯与民屯也使得植被大面积减少,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中游河道的淤积。到了后来的汉成帝时期,河套地区开始受到了沙尘暴的袭扰,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恶果可见一斑。而逐步淤积的黄河河道也定期来带水患和河流改道风波,严重的影响了河套地区的生产开发,并最终引发了汉武帝后期黄河下游地区的大面积水灾。结果更多灾民被安排到诸如河套一类的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垦殖,反过来继续加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灾难。

【泛滥的黄河是中国古代最可怕的灾难之一】

更要命的是匈奴人虽然在汉军历次大规模北伐中被大量杀伤,但依然可以利用北方草原游牧地带的广阔战略纵深与汉军周旋。一旦汉军结束军事行动,对于匈奴的打击有所放松,匈奴的各个部落便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并继续南下袭扰汉朝领地。因而,包括河套地区的众多汉朝新区都面临着类似的需要内地军事力量大力反哺,否则难以为继的窘迫。随着汉匈战争的持续,汉朝自身靠盐铁专卖获得的国力也难以为继。汉武帝晚年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公元前89年的《轮台罪己诏》出炉,就是暂停继续扩张这一战略的意思。然而对于已经建成的河套等新区,汉武帝显然不会选择自我打脸的方式予以调整。

【与匈奴的长期战争消耗了汉朝大量的国力与民力】

汉武帝死后,汉朝开始改变过去非常高压的经济政策,逐步开放了不少行业的全盘官营比例。而与匈奴关系的缓和也使得河套地区的安全形势有了缓解。但已经达到开发极限的屯田新区建设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时断时续。随着西汉王朝的国力衰退和王莽建立新朝前后的动荡,汉朝在西域地区的殖民地纷纷撤离,河套地区也陷入萧条。汉武帝之后的西汉朝廷经常用大规模迁徙的办法,力图以一揽子计划恢复当地的夕日繁华。但最后都难以收到预想中的结果。到了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由于西部的羌族叛乱,河套地区全面后撤,一度荒废了二十多年。光武帝后的汉朝朝廷虽然继续有进行河套地区的开发,但规模比起西汉时已经小了很多。最终河套地区成为了安置投降中原的南匈奴部落的最佳选择,河套变成了投诚匈奴的留居地。

千年抗击游牧之业

可以说,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于河套的开发建设,包含了太多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战略思想。河套地区的新区建设,也就从传统的军事驻防区变成了一个带有民生内政实验性质的实验室。从这里开始,诸多战时经济政策逐步走向广袤的汉朝内地,最终成为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内政特色。

【准备出关作战的汉军】

然而也正是过于繁重的期望与统治者内心的执念,使得河套的开发在经历了前期的迅速辉煌后,不可避免的衰退了。过度的集中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当地的环境与生产居住能力极度下降。北方游牧民族的持久威胁也让这类新区在缺乏中央强力支援的时候,根本无法长期坚持。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地安居置业的百姓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内逃的现象。

【一直到明代为止河套地区都是农耕与游牧激情碰撞的地方】

最终,河套地区成为了匈奴逐步南下的跳板,其恶果在后来的西晋五胡乱华时体现的玲离尽致。此后的千年里,河套地区也因为其战略地位而经常成为强权直接争夺的对象。而重新壮大起来的中原政权也随时可能继续北上河套,在这里驻军屯田。只是日益恶化的环境让农耕文明势力越来越难以立足当地。到了与蒙古人长期对峙的明朝,中原军队已经基本放弃了重拾河套防区的想法,当地也就成为了蒙古势力与中原流亡者的天堂。汉武帝泉下有知,不知道对这样的千年之战,作何感想。